在邺城三害一案圆满解决之后,五人相聚于客栈门前,氛围轻松而愉悦。花琉璃好奇地探出头来,眼中闪烁着灵动的光芒,问道:
花琉璃你们怎么来邺城了?
包拯闻言,眉头微蹙,似乎有些难以启齿。他平时沉稳内敛,此刻却显得有些局促不安,仿佛有什么心事藏在心底。
公孙策见状,轻轻一笑,走上前来,凑近花琉璃耳边低声道:
公孙策包大人本来是打算拜访你爹的。
花琉璃闻言,微微一愣,随即摸了摸被公孙策碰到时摇曳生姿的流苏。那流苏随风轻摆,如同她此刻的心情一般,既有些惊讶又有些期待。她轻声道:
花琉璃去京城啊,那可得好几天呢?我跟鸢尾都是快马加鞭赶回来的。
此时,一辆马车缓缓驶到客栈门前停下。
花琉璃看了看那马车,又看了看眼前的五人,摇了摇头道:
花琉璃就你们用这交通工具,怕是不行。
公孙策闻言,不以为意地打开折扇,轻轻扇了几下,笑道:
公孙策就当出来游玩不是?我们也不急于一时,沿途欣赏风景也是极好的。
展昭也在一旁附和着,他原本紧锁的眉头此刻舒展开来,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容。他说道:
展昭我们原本确实是在赶时间,但现在花姐姐不是已经回来了吗?如此一来,我们也就不用那么着急了。
鸢尾闻言,向前走了几步,她身着淡雅的衣裙,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她准备侍候自家小姐上马车,轻声说道:
鸢尾小姐,我们现在不用赶时间了,可以慢慢上路。
然而,包拯却显得有些犹豫。他眉头紧锁,看向公孙策,有些退缩地问道:
包拯花琉璃既然已经回来了,我们是不是就不必再去京城了?
似乎对即将面临的行程有些顾虑。
公孙策闻言,轻轻一笑,他推搡着包拯,说道:
公孙策来了都来了,既然已经到了这里,何不去拜访一下花琉璃的家属呢?她身为我们开封府的员工,我们理应去探望一下她的家人。
他的语气坚定而有力,让包拯没有拒绝的余地。
他们五人同乘一辆马车,展昭坐在车外驾车,而公孙策、鸢尾、花琉璃和包拯则坐在马车内部。
随着展昭一声嘹亮的“驾”,马儿开始稳健地行驶起来,载着他们穿越邺城的街道。
鸢尾好奇地撩开车帘,向外张望。她看到邺城的街道依旧热闹非凡,仿佛李都尉一案并未对这里的生活造成太大的影响。街上的行人络绎不绝,商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包拯、公孙策和花琉璃也透过帘子的缝隙看向外面。
花琉璃不禁感叹着
花琉璃想不到三个年幼的孩童竟能做出如此残忍的杀人之事。
包拯回想起自己小时候因为智商不高、肤色黝黑而遭受同龄人的欺负,他深深理解被欺凌的感受。他沉声道:
包拯花琉璃,你是富家千金,可能无法理解这世间的许多不公平之事。
包拯像王耀祖这样的孩子,还有千千万万个像他一样的人,在生活的角落里默默忍受着欺辱。
公孙策从马车抽屉里拿出一本医术,虽然他的目光落在书页上,但嘴上却也在说着:
公孙策所以啊,我们北宋的法律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公孙策只有这样,才能减少这样的悲剧发生,让每个人都能得到公平的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