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博文事件详情
下面我就把故事给大家讲一下
故事主人公是天津塘沽人,从小在海河边长大。故事的另一个主人公,也就故事当中消失的那个关键人啊。叫潘博文,1996年8月18日生人,老家河北唐山迁西,身材偏瘦,戴眼镜,皮肤比较白。喜欢徐良的歌,是泰达队的球迷,小学是在新港四小就读。作者跟潘博文他们俩啊,关系特别好,在塘沽二中上初中,一个班级,都在3班。班主任老师姓刘,教数学的,英语老师姓徐,他俩都是英语徐老师的课代表,到了初三的时候啊,都要上晚自习,放了学之后呢,天都比较晚了,作者每天都是陪着潘博文一路聊着游戏,送他去浙小的公交站等107路,等潘博文上了公交之后,自己才回家的。因为作者的家,住火车站附近,离学校比较近,潘博文家呢,住港口那边,位置大概在新港路街道北仑里小区,这个小区是个老式小区,离学校比较远
中考后的暑假,主人公还去过潘博文家一回,因为去的次数比较少,所以潘博文家的门牌号作者已经记不太清了。只记得他家是一室一厅。潘博文他爸是在国企上班,他妈是在中原百货卖化妆品的,因为送了作者他姐一套dior的彩妆,所以作者这事记得特别清楚。潘博文和作者都比较喜欢玩游戏,那时候的小游戏,他俩几乎都玩了个遍。
到了高中的时候,主人公和潘博文都考入了以素质教育文明的塘沽一中,但不在一个班,潘博文在10班,主人公记得潘博文高中的时候比较低调,没进学生会,足球赛貌似参加过。高一的时候有一回潘博文在政治课上写数学,让老师发现了,还被拎出去数落了一顿,然后潘博文去找过作者跟他吐槽,所以到现在作者印象还很深刻。潘博文的物理也不错,经常学老师用方言说话,还借了作者一本物理竞赛用书,落款还有潘博文的名字。印象最深的是11年,就是高一那年,清明节那天,作者和潘博文一起去泰达足球场看了场泰达对墨尔本胜利队的比赛,最后1-1战平。
这一转眼就到了高三了,距离高考还有43天,也就是2013年4月25日星期四,这一天成了作者永远不能忘怀的一天,潘文博事件的发生也就是在这一天!
4月25号这一天上午第四节体育课,这是他们高三的最后一节体育课。作者他们学校的体育课,和咱们传统意义上的体育课不太一样,他们的体育课都是走班制,每个人可以选择自己想上的项目,比如说篮球啊、足球啊、瑜伽啊武术啊什么的,都能自己选,作者选的是羽毛球。这最后一节体育课刚好就轮到了羽毛球,别的班选择打羽毛球的同学,也是在这节体育课上。没选羽毛球的同学这节体育课就改上自习。
羽毛球项目的体育老师姓金,他和学生们最能打成一片,通晓日语和摄影,当天金老师跟他们说了几句道别的话,又录了一段高考加油的视频,就开始自由活动了。一部分同学就选择回教师继续复习了。也有带羽毛球拍的留下来打球,毕竟高三遇上这样忙里偷闲的时光不容易。主人公也带羽毛球拍了,准备和同班的同学小温来一局, 一开始他们在甬道上打球,打着打着就觉得有点热,特别的晒,就准备找个阴凉地继续打,然后就走到了宿舍楼的前面,宿舍楼和食堂连在一起,他们这个宿舍楼原先是给所有的学生提供住宿的。后来全部变成走读了,就没有人住宿了,那个宿舍楼就空了下来,这个宿舍楼前面有个阴凉地儿,作者走过去发现,潘博文和他的一个同学小李,正在宿舍楼过道的树荫下打羽毛球,两人打得正酣。
主人公走过去之后向潘博文打了个招呼,俩人简单的聊了几句,潘博文也向作者介绍,他的同学小李,好基友之类的。然后作者和小温同学继续打,潘博文和小李继续打。打着打着,后来小温嫌作者手劲儿太大了,就换成作者和潘博文打,小温和小李打。
后来潘博文一发力,把这个羽毛球打歪了,球被打进了宿舍楼一楼的通风口里边去了,它这个宿舍楼很老,有地下室,地下室没有窗户嘛,就会有通风的窗口,正好这个球啊,就被打进这个窗口里面去了,这个时候啊,作者就有点为难了,因为这个球,是专业用球,有点小贵,他就有点不舍得,但是想要捡球,首先得进到宿舍楼里去,但是这个楼啊,已经很久没人住了,通常楼门都是用锁封死的,一开始他也不太抱什么希望,所以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就走到了宿舍楼的门口,但那天鬼使神差地楼门并没有上锁,用手一推就开了,于是这个主人公啊,就做出了让他至今懊悔的决定——去捡球
推开门的那一刹那,里面一股凉风和发霉的味道扑面而来,作者就想进去捡,这个时候潘博文就跟他说,既然球是我打进去的,我去捡。作者说,这样吧,咱俩一起进去,那个小李呢也比较好事儿,就一块跟了过来,于是啊,他们就把小温留下来看拍,他们三个人进去了。
推门进去以后,对面是一堵墙,墙上写着住宿规定,落款是03年,往左走就是一楼的宿舍,都是老式的木门,虚掩着。宿舍的走廊并不暗,因为是一楼,又是晴天,有光能照进来,走廊的尽头是个洗漱间,弥漫着那种骚臭的味儿,楼梯间在一个阴暗的角落里。
进到楼梯间,里面也不是很黑,正午的阳光正好能照进来。只是往下走的楼梯上,横七竖八地堆了很多课桌椅,看了有点发怵。主人公跟他俩说要不然不捡了。小李说,哎呀,来都来了,咱就下去呗,小李比较瘦,身子轻便,直接翻了过去。这么一看的话,主人公就跟着绕了过去,顺便给潘博文搭了把手,他们仨沿着没有护栏的水泥楼梯一直往下走,由于堆得东西很多,光是下到负一层,就废了很挺大劲,花了大概一刻钟。此时光线已经很暗了,他们发现这个楼梯啊,还有向下的台阶,只是被铁门锁上了,旁边只有个小门,是敞开着的,连接着负一层有个大厅,在走廊的尽头还能看到隐约的光线。他们刚要从小门进去,潘博文突然说,哎呀,刚才翻桌子的时候,自己的钥匙好像掉到楼梯上了,要回去找一下,让他们俩先走,自己一会就赶过来。说完呢,潘博文就上楼去找钥匙,于是,主人公跟小李就先进了小门,走进去之后,就觉得这里面有点阴森恐怖了。小李这时候就有点害怕了,作者跟小李说,别怕,我带了手机,我有门卫张伯的电话,实在被困住了还可以打电话叫人,大不了领两张过失单,要高考了也不能把我们怎么样。于是给小李看了下他的小米2手机,还有3G信号。这时候的两个人呢,没有等潘博文回来,就开始往里面走,但是进去走了一段路,主人公就感觉不太对了,走廊的光线就在前面,但自己却失去了方向感,原本是下来找羽毛球的,但是现在这种感觉好像也很难,此时作者就感觉这个走廊啊,无比的空旷,像一个地下停车场一样,他并不知道小李当时是什么感觉,但是应该和自己差不多,因为他在和小李说,朝亮光跑的时候,得到了迅速的响应,主人公说当时自己的感觉已经不是恐惧了,而是热血上涌,两个人也不知怎的就跑到了走廊的尽头,亮光就在眼前,亮光处是个楼梯,两个人呢便连滚带爬的上了楼梯,来到了地面上的两个人,如释重负,而后发现他们是从学校后门,对着的那所小学的楼道里出来的,旁边是一群小学生在出校门,现在应该是中午放学的时间,他们就顺着学生和家长的人流出了门,连午饭都没顾得上买,直接从一中的后门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