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虚门在雾气中若隐若现,叶若依伸手触碰的瞬间,青金石地面突然泛起涟漪。
她绣着金线的袖口距离门环仅剩三寸时,整扇门竟如水中倒影般向后荡开。
"保持队列!"她喝止想要上前探查的侍卫,从发间拔下鎏金点翠步摇掷向虚门。
步摇穿透门扉的刹那,十二根金丝穗子突然定格在半空——前半截已消失不见,后半截仍在海风中飘动。
暗河地质师突然跪地干呕,他手中碎裂的罗盘迸出火星:"天地...磁极在倒转!"
叶若依闻言瞳孔骤缩,她猛然扯开朱雀舰送来的勘探图谱,发现三日前标注的硫磺矿脉坐标竟在缓缓蠕动。
"取玄武岩样本!"她指尖凝聚剑气劈向最近的六边形石柱。
碎石断面暴露出的不是岩石纹理,而是蜂窝状金属结构,每个孔洞中都嵌着米粒大小的青铜齿轮。
观测台的机关钟突然发出七长两短的怪响,这是《天工谱》记载的"七星避厄"之兆。
叶若依反手抽出千机伞,伞面旋转间将磁粉洒成浑天仪图案。
磁粉在触及某块"礁石"时突然悬停,勾勒出一扇与虚门完全对称的镜面轮廓。
"我们被困在幻境里了。"她将残魂玉珏按在磁粉悬浮处,玉珏裂痕突然渗出青光,"所有人触碰身边之人的膻中穴!"
当侍卫们形成真气闭环的刹那,整片海岸的景象如同被撕开的画布。
叶若依看到自己的玄铁舰队竟倒映在头顶天空,而脚下"海水"中沉浮的正是《归墟志》记载的星槎残骸。
"破!"她震碎腰间盛放火山灰的琉璃瓶。
灰烬在磁力场中凝成三千枚细针,随着千机伞的牵引刺向二十八处星位。
当第三百枚针没入危宿方位时,静止的虚门突然传出锁链断裂声。
暗河密匣中的《地煞百炼图》自动焚毁,灰烬在虚空拼出上古篆文——"见门非门,踏影为真"。
叶若依福至心灵,拽过身旁侍卫的雁翎刀劈向自己倒影。
刀锋割裂影子的瞬间,众人耳畔响起琉璃碎裂的清音。
齿轮虚门终于显现实体,门缝中渗出的却不是气流,而是《火器本源经》记载的"混沌元息"。
叶若依抚过门上与青金矿石契合的凹槽,突然转头望向正在蒸发的"海水"——那些所谓的浪花,实则是一种液态金属。
"登船。"她将残魂玉珏嵌入主控台,看着星槎舱门滑开时照亮岩层深处的青铜星图,"这根本不是岛屿,而是沉睡了三千年的星际罗盘。"
叶若依的鲛绡靴在星槎舱门上擦出细碎火花。
她俯身细看舱门纹路,那些看似无序的青铜凹槽里,竟藏着与《天工谱·机枢卷》相同的榫卯规律。
只是眼前这些结构比墨家典籍记载的复杂百倍,每道沟壑深处都嵌着米粒大小的青金石齿轮。
"取六号勘探筒。"她将千机伞倒置,伞骨尖端弹出三棱镜。
当阳光穿过镜片折射在舱门时,青铜表面突然显现出蜂窝状暗格——每个六边形暗格中都悬浮着水银珠,随着海风起伏变幻出星宿图谱。
暗河密匣突然发出金石相击之声。
叶若依挑开珊瑚扣,发现匣中那枚火山石正与舱门产生共鸣。
她将石块按向显现出的紫微垣星位,整面舱壁突然如莲花般绽开,露出内里三百六十层环形齿轮组。
最中央的枢轴位置,赫然呈现着与青金矿石完全契合的凹槽。
"丙三队测绘周边岩层。"叶若依将矿石嵌入凹槽的刹那,脚下传来地动山摇的震颤。
六边形玄武岩柱突然开始顺时针旋转,柱体表面的蜂窝孔洞中射出青铜锁链,在半空交织成二十八宿星图。
机关侍从突然惊呼:"木鸢传回的矿脉图在变化!"
琉璃筒中的勘探图纸上,原本标注硫磺矿的位置正渗出墨迹,自动勾勒出与星槎齿轮咬合的轨迹。
叶若依抽出袖中改良自唐门的牵星尺,发现尺端磁针正指向星图中心的天枢位。
"这不是陷阱,"她突然用千机伞尖刺破指尖,血珠滴落在青铜锁链上竟燃起幽蓝火焰,"是考验。"
火焰顺着星宿轨迹蔓延,当烧至摇光位时,众人头顶传来机括轰鸣。
十二尊青铜人偶破浪而出,每尊人偶关节都镶嵌着与青金矿石同源的晶石。
它们手持的兵器上刻满螺旋纹路,与叶若依在剑心冢古籍所见的神秘符号如出一辙。
"坎位三步,震位七尺!"她挥动令旗,侍卫们按九宫方位列阵。
当最后一人踏准离宫火位时,青铜人偶突然静止,兵器尖端射出光束,在虚空拼出立体的海疆图——正是她们登陆时见过的黑色海岸线放大百倍的模型。
叶若依瞳孔骤缩。
模型中央的火山口位置,浮现出与星槎舱门相同的莲花纹。
她突然扯开朱雀舰送来的潮汐记录册,发现每月朔望之时,此处海域的磁偏角会与星槎齿轮产生特殊共振。
"备好墨家潜水匣,"她将三枚玉算筹嵌入人偶额间,"下次月圆之时,我们去火山口找真正的控制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