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那承载着无尽岁月与期许的意念消散,苍穹之顶的玄奥印记永恒流转,无声宣告着时代的更迭。
云海之上,那由亿万劫波淬炼出的沉寂并未持续太久。
一种新的韵律开始流淌,不再是天道降临时绝对的寂静,而是无数真灵意志碰撞、交织的微妙波动,如同深海之下的潜流,无声却汹涌。
意念的涟漪在纯净的云气间无声传递、试探、融合。
无需凡俗的言语,一个清晰的共识便在众维序者的真灵深处迅速凝聚——敕令已下,职责在肩,当务之急是构建起运转这庞大新秩序的框架。
“诸位同道,”一道意念率先凝实,化作清越而沉稳的声音,在云海间清晰回荡,来自一位气息如古树般苍劲、身形似星河流动的存在,“天道敕命已明,维序寰宇,平衡阴阳,梳理因果,此非一己之力可成。我等虽历劫归来,然相对于广袤天地,仍如沧海一粟。”
“然也。”另一道意念应和,声音温润却带着金石之质,属于一位周身萦绕不同法则韵律的身影,“首要之务,便是‘力’。维序者之职,需有更多同道参与。我等需广纳贤才,以补不足。”
“善。”又一道简洁意念响起,带着一丝遗世独立的孤高,“然招聘非盲目。需定章程,明要求。天地秩序,非有德、有能、有恒心者不可担。”
无声的意念浪潮中,赞同的波纹层层叠叠。
云海之上,无形的思维在高速运转、碰撞、推演。
“任务需细化。”天欢清冷的声音加入讨论,她的目光扫过脚下翻涌的云气,“天道敕命宏大,需拆解为具体可执之事。梳理山河脉络,记载生灵变迁,监察法则运转,调解因果纠缠……诸如此类,当分门别类,各司其职。”
“驻地亦不可少。”那位气息如星河的存在补充道,“此处云海,乃我等归来之地,亦是天道印记所在,灵机交汇,沟通寰宇,可为中枢。当于此筑基,以为维序者之‘庭’。”
提议一出,立刻得到广泛共鸣。无需繁杂的商议,共识在瞬间达成。
行动开始了。
无声的敕令在维序者间传递。只见那浩瀚无垠的纯净云海,在众多强大意志的共同引导下,开始发生奇妙的变化。
云气不再是随意流淌,而是如同被无形巨手揉捏、塑形。
一座座由纯粹灵光与凝练云霞构成的殿宇、廊桥、观星台、悟道坛……拔地而起,并非人间建筑的砖瓦结构,而是流动着法则纹路、散发着永恒光辉的奇观。
它们彼此勾连,错落有致地悬浮于云海之上,拱卫着苍穹之顶那枚玄奥印记,形成一片既缥缈又庄严的云上神庭——这便是未来维序者的中枢,“天道之庭”。
庭宇初成,任务的分派便如水到渠成。一道道意念化作清晰的“职司”信息,在庭中流转,供众维序者感应、选择。
那位气息如星河的存在,选择了“监察时空异动”,他的身影瞬间淡去,融入无形的法则脉络,去感知大千世界的时空涟漪。
那位萦绕驳杂法则韵律者,选择了“调解因果纠缠”,身影化作一道流光,循着无形的因果之线,投向凡尘深处。
那位气息如古树苍劲者,则选择了“记载生灵衍变”,其意念化作无数细微的感知触角,悄然洒向生机勃勃的万千世界……
天欢静静感应着流转的职司信息,她的目光最终落在“梳理山河地脉,详载气候流转”这一项上。
这与她源自“石”的本源,以及那份在轮回中沉淀的对大地沧桑的感悟,隐隐契合。
她没有言语,只是意念微动,一道代表接受此任的柔和光点便从她身上飞出,融入中枢流转的信息洪流中。
任务既领,她便不再停留。身形微动,已化作一道凝练的流光,自云海之庭的边缘悄然滑落,投向下方那片在视野中逐渐清晰、辽阔无边的山河大地。
云靴踏过之处,星轨隐现。
她将用脚步丈量这新生纪元的山河,以指尖感知大地的脉动,用真灵铭刻气候的变迁。
这是维序者的职责,亦是石的本质在无尽轮回后的归宿——成为这片天地最坚实、最细微的记录者与梳理者。
她的旅程,亦是这方天地新秩序落下的第一道清晰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