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将军,”李沉舟声音缓和下来,“朕闻你早年有一幼妹,不幸夭折,引为毕生憾事。皇后出身海外,在中原无显赫亲族,朕欲请你认皇后为义妹,全其名分,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这一招可谓高明至极。吴将军战功赫赫,在军中和民间威望极高,且以其刚正不阿的品性,绝无结党营私之嫌。
由他认花楹为义妹,既抬高了花楹的出身门第,堵住了悠悠众口,又不会引入新的外戚势力,更彰显了皇帝对忠臣的倚重与对皇后的爱护。
吴将军出列,沉声应道:“臣,荣幸之至!皇后娘娘贤德,臣必视若亲妹,竭力维护!”
至此,再无反对之声。
封后大典的隆重,更胜登基。那一日,皇城张灯结彩,百官命妇朝服恭迎。
花楹身着繁复华美的凤冠霞帔,那凤凰展翅的金冠上镶嵌着无数东海明珠,流光溢彩。她妆容精致,绝美的面容在珠帘后若隐若现,端庄华贵之中,依旧保留了那份独特的灵动与妩媚。
在庄重的礼乐声中,一步步走向那至高无上的位置。李沉舟自龙椅上起身,不等内侍引领,亲自步下丹陛,在万众瞩目之下,郑重地执起花楹的手,与她并肩,共同走向那象征着天下权柄的九龙金銮宝座。
他紧握着她的手,面向朝臣四海,声音清晰而坚定,传遍大殿每一个角落:“皇后于朕微末之时结发,患难与共,情深义重。这龙椅,需有她一半。朕之皇后,与朕同尊!”
此言既出,奠定了花楹无人能及的地位。
李沉舟登基,定鼎天下,改元“海清”。岁月流转,深宫之中再传喜讯,花楹先后又为他诞下一子一女。李沉舟珍视无比,为儿子取名李钦,寓“钦慕敬爱”之意,女儿取名李慕,直抒胸臆,表达对爱妻的倾慕之情。
成为皇后的花楹并未被宫廷的四方天地所束缚。李沉舟给予她极大的自由与尊重,她依然是那个可以随心所欲出入宫闱的沧溟宗主,掌管着海外三十六岛的辽阔疆域。她的身影时常出现在金殿之上,以独特的视角参与朝政,建言献策;也能离开皇宫回到东海波涛之间,处理宗务,威仪四海。
曾经的权力帮,在李沉舟的授意下,由柳随风正式接管。柳随风与赵师容,也终于在帮众的祝福中结为连理。权力帮转型为沟通朝廷与江湖的坚实桥梁,维系着天下的另一种平衡。
时光荏苒,李沉舟与花楹的孩子们在父母言传身教与严格培养下,皆成长为栋梁之才。皇长子李羡沉稳刚毅,二子李诺机敏善断,三子李钦博学仁厚。
而女儿李悦、李慕亦是文武全才,前者成为大熙朝第一个女将军,而后者成年后远走海外打下一片广阔天地,成为一代女帝。
皇室定下规矩,凡皇子公主,成年后皆需隐去身份,前往边关驻守至少三年,体察民情,磨砺意志。孩子们无一例外,都在边关的风沙与峥嵘中褪去青涩,成为了真正能守护家国的基石。
花楹曾暗暗担忧的“帝王心术”、“真心易变”,并未在李沉舟身上发生。他终其一生,目光始终追随着她,爱意未曾因岁月流逝而减损分毫,宠溺更胜往昔。
后来,哪怕他猜到当年皇城惊变的真相,也从未质问,只是莞尔一笑,纵容宠溺中带着一丝骄傲。
当皇太子李羡在边关屡立奇功,以卓越的才能和仁厚的品德赢得朝野上下一致赞誉,载誉归来后,李沉舟便毫不犹豫地举行禅位大典,将万里江山与千秋重任,交托给了他们最出色的长子。
卸下龙袍的那一日,他紧握着花楹的手,如同多年前离开权力帮总舵时一样,目光温柔而期待:“阿楹,我们回家吧。回沧溟宗,带我去看看你从小生长的海岛,看看那孕育了你的沧海明月。”
他们携手东归,远离庙堂,回到了那片蔚蓝的国度。在只属于他们的海天一色间,看潮起潮落,共享宁静岁月。
后世史书工笔,无不以浓墨重彩书写白帝李沉舟与皇后花楹的传奇爱情。他们的故事,始于微末之际,定于风雨飘摇之时。大厦将倾,山河欲裂,他们并肩护社稷于危难之中。
一生一世一双人,其绝美的爱情与共治的佳话,超越朝代数数更迭,感动无数后人,成为世间最圆满的注脚。


Mo琳琅感谢 E星辰 的会员,加更!
Mo琳琅趁着热度,接下来打算写柳随风、萧秋水的短篇。而后才会写其他,例如袁慎、润玉呼声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