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书说到,将军刘备已到徐州。少年孔明多次访问而未能得见,心中多有不满。然而,正如本期的主题:
“相见争如不见”。
…………………………
有些人,有些事,好像就是那么回事,无论你是在远处眺望,还是在底层仰望,他们看上去高尚无比,被当作英雄式的偶像,可当真见着了,细细观察,原来他是依靠着两只黏土脚,才站立在那里。
…………………………
不提这恼人的人世,且说唯一因美好而弥足珍贵的感情。
…………………………
话说陈淑收到孔明的来信,急切地揭开那纸封,读道:
“子淑安好,我与伯父已达糜家,宴会虽乐,只是少了你,待几日后便反,不必担忧。我不在的日子,也要照顾好自己,回家之后,给你细讲这里的故事。”
她脱口便道:“好啊,我等着你回来给我讲故事!!”言语出口,才忽然想起他并不在身旁,这只是一封普普通通的书信。可在她的眼中,这可是比地契更加重要,比银票更加珍贵,比拥有一切都更加让她开心的宝贝。
就这样,她一遍又一遍地回顾着这家书上的一字一句,心里幽幽地想着:
“孔明哥哥,你知道吗?我真的很想你,真的想去找你,可是我不能,我要答应你们和爹爹守在家里,你应该知道我的心意,因为我也懂你的心意,这几日没有你的日子,虽然很难熬,可我能坚持住,盼望你能够完成自己的目标,也盼着你早日回来,我……”
思来想去,虽然极力在控制自己的心情,可眼泪还是不听话地流出来。眼泪啊,你怎么恁地不听话,恁地不争气,就不能学着你的主人,乖乖的。
其实,哪有那么多乖女孩儿,只是为了自己喜欢的一切,而去做一切不喜欢的。就好像我心爱的陈淑姑娘,她不是很喜欢读那些先贤贞女的规矩书,可是为了做孔明的妻子,作诸葛家的媳妇儿,她必须要学会这些礼节。可是,她喜欢和孔明在一起,一起讲故事,一起荡秋千,一起看那些好看的花花草草,一起……
好了,伤感的话还是少说,人生还有许多美好的事情,比如听听小弟的小故事书。
那么,对于陈淑姑娘呢?她现在更重要的事,就是抓紧给孔明回复一封信。
她把写好的信整整齐齐地束封起来,就好像侍弄着自己的心。当她把书信送去去的时候,连带着自己的心也交了出去。
(私以为上一段写得妙极,美极,不知君儿你感觉如何?)
…………………………
且跟着书信之去向,故事到了住在糜家的诸葛孔明这里。
腊月二十七日,孔明已在糜家住了两夜,渐渐厌恶这里的生活,陈登伯父通常日出便不在,日落时分才回,说是与糜竺、刘备等人聊天。
陈登道:“孔明啊,你还年少,待十年之后,你或许就会明白了。”
毕竟糜家谈判究竟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说书人在下——人间逍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