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常说:“神爱世人”。实则不然,所谓“神”不过一个身份、一种称谓而已,何况神有时也会有自己的私心。
人类恶行的根源包括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暴食和色欲。
傲慢:对上帝不敬,对他人凶残。
嫉妒:嫉妒他人比自己更成功而引发的罪恶。
暴怒:无端憎恨他人,意欲伤害惩罚他人。
懒惰:缺乏责任感、怠惰、逃避现实。
贪婪:过分追求不属于自己的食物、金钱和权力。
暴食:沉迷享乐不思进取。
色欲:放纵自己的肉体欲望。
每一个恶性都对应着一位恶神,他们通过放大人类内心深处的欲望来强化自己的力量,于是人类经历了一段痛苦的时期。在无数遭受了恶神带来的不公、灾害以及痛苦的凡人之中,有极少的人因为“恨”而产生神性,从而成为与之恨意来源性质相似属性的神。
因此,每一位神的诞生都伴随着痛苦,鲜少有神会因为对于某种事物产生爱意而引发神念,不论什么时候,神的存在都是十分稀少、珍贵的。
白阮的诞生地是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村庄,他作为医者行走在各家各户,只因他可以治疗那些身患恶疾的人。但无人知晓,他为身患绝症的人们治疗的方法是将一部分病“因”引到自己身上,再治配相关草药,从而达到让患者痊愈的效果。
医者仁心,白阮行医救人,名声大噪,有不少人慕名而来请求获得治疗方法。白阮都一一应下,但从没有人留意他逐渐变得苍白的脸色。
“或许我生来就是为了给予人们希望”。
不久,一场灾害席卷而来,中症病发者皆是全身没有一处完好,白阮渐渐动了恻隐之心,或许我可以试试将病原引到自己身上。
强大的引术的确如他所愿了,他再度看到了人们幸福的笑容,但代价却是他全身出现病纹,为了不吓到大家他戴上了斗篷,还是以自己的方式救助他人。
纸终究包不住火,白阮的暴露使他不得不离开,不久灾害再度爆发,整个村子的人无一幸免。世间只流传着有一位戴着斗篷的神医,医术高超,但只救自己想救的人。
在他离开村庄之后其实他过的并不好,雷雨、冰雹、霜冻,什么时候都不能停下,因为他没有地方可以栖身。一年,天大寒,他赶路时遇见了一只受伤的松鼠。正逢冬季,它瑟瑟发抖,清明的眼眸望着白阮显得十分可怜,白阮却并没有救它。他亲手埋葬了它,他想了很多很多,在他想起自己所遭受的一切时,他对人类第一次产生了名为“憎恶”的情绪,他流下的一滴泪消融了一小片雪,他的神念便是在这时产生的。
“因为自己遭受了不公,所以才更想让世界变得公平,我倾听了许多愿望,我要为了自己‘许愿’,我要代表公平,进行审判。”
冬天我们钻进一节玫瑰色的车厢里面有蓝色的座椅 每个温软的角落都有一个热吻的巢我们舒适无比。
“黄粱一梦吗……”
————————————————————————
最后第二段出自法国诗人兰波的诗《冬梦》,第一次读到的时候我真的很喜欢这首诗,而且小阮的番外也是有一段冬天的情节。后面会在其他番外把这首诗完整地“拼凑”出来。
这篇番外不完整,只是从某个小人物的出发点来看,具体的还是要看主角自己的,但是背景故事肯定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