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一家有女百家求,段夫人接了两个媒人,只觉得那帖子如同长了刺一般棘手。
王家大郎功名富贵都有,且是沾亲带故。陈家又是自己夫妻挑中的。两下里都不好得罪。
周嬷嬷笑道,“老爷和夫人思虑周全,为大小姐殚精竭虑。可是日子终究是要大小姐自己过。”
段夫人点点头叹道,“你说得是。”
说着便去了眉卿的屋里。
谁知眉卿去看余卿了,并不在屋里。
周嬷嬷连忙去何姨娘那边请眉卿,屋里只有段夫人,几个小丫头在外面伺候着。
妆匣开着,像是来不及合上,余卿这孩子最近风寒反反复复的,总是不得全好。
段夫人便走过去替她合上,忽然瞅见匣子里有一块羊脂白玉,样式是自己从来没有见过的玉兰花。她记得陈家六小姐说过,她二哥哥最喜欢的就是家乡的玉兰花。
“娘,你来了!”眉卿一进门就着急的问了起来,段夫人连忙合上匣子离开。
“余卿怎么样了?”段夫人问道。
“还好,刚给她送了些药膏子。”眉卿答道。
“罢了!小孩子体弱,我瞧着不打紧。养养就好了。”段夫人说着,便示意周嬷嬷带了下人们出去了。
眉卿知道她这是有话要说,便亲自给母亲斟了一杯茶,这才坐下。
“你父亲不在家里,家里又有这样多的姨娘和子女,如果没有你,我一个人真是力不从心。”段夫人拉过她的手,真切的说道。
眉卿靠在母亲的怀里,笑道,“娘,你怎么说起这些来了,女儿帮着你,那不是应该的么?”
段夫人想到这些年经历的种种,不由得心里很是动容,“好孩子,女人这一辈子过日子,无论丈夫是谁,自己要活得开心,也要有开心的资本,才是最要紧的。”
“母亲说过许多次了,女儿都记得了。”眉卿不满的嘟囔。
“是啊!娘是说过许多回了。但是选择丈夫是谁,也很重要。世上的男人一样,也不一样。”
“娘!”
“你是个有主意的,娘和你爹爹都看中了陈家的二公子。你瞧着如何?”段夫人看着女儿慢慢低下头,脸上一片红晕,接着又说道,“那王家大郎你早就认识了,这两家都遣了媒人来提亲了。”
听到王鹤年也来提亲,眉卿顿时震惊,抬起头来瞧着母亲,心里的慌乱再也掩饰不住了。
段夫人有些惊诧,指了指妆台,“那个玉佩,是陈家二郎,还是王家大郎?”
眉卿顿时站起来捂住脸,支支吾吾的说道,“娘,你,我……”
“孩子,日子是自己过,娘也是想听听你的想法,你得给娘个准信啊!”
眉卿又放下手,知道母亲误会了,“娘,我不是那个意思。王公子虽然是早认识的,可是这许多年也不曾来往。倒是陈公子,那个给余卿的药膏子也是他送的。”
段夫人笑着拉住她的手,“既然你有了决断,那娘也心里有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