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棋出嫁之后,春闱也即将开始。全家都很重视,青柏这些日子一直闭门读书,除了知棋成亲那日送新娘出嫁。整整四个月,一直挑灯夜读到三更,次日五更就要起床读书。
陈邦直学识渊博,又在翰林院,眼界更是提高了。青柏离开了纪先生,又有了伯父的指导,文章精进了许多。
贡院里条件不好,陈夫人打点了吃食衣物和棉被,一家人都来送他进考场。
青柏还没有进去,一个老熟人却先过来打招呼。
容音认了一会儿,才认出眼前人是戚云。
数年不见,戚云变得更加丰神俊朗,整个人意气风发。
大家似乎都忘了那些年戚云苦苦追求知琴的事情,谈笑了几句,便各自进了贡院。
“还是年轻人好,这小子中了解元,怪不得意气风发。”陈邦直感叹。
“你怎么知道的?”陈夫人疑惑的问道。
“翰林院每年会关注一些饱学的年轻后生,以备将来入选。”
回去路上,容音问父亲,“爹爹,二哥有没有把握考中?”
“嘘!这个时候什么也别说,回去了咱们就去庙里上香。”陈夫人连忙阻止了两人的话头。
陈邦直却呵呵笑道,“夫人别太紧张了!”
这三天一家子都在焦急中度过,好容易等到青柏一身疲惫的出了贡院。
春闱出榜要一月左右,陈家夫妇心疼青柏,想让他放松放松。
青柏却一回来就躺下睡了,连睡了好几日,才恢复了正常的作息。
陈夫人笑道,“你这下可稳了!”
“大伯母现在也学会未卜先知了,那我就借你吉言了。”青柏喝了一口热汤,胃里舒服多了。
“我可不是未卜先知,当年你大伯和你爹,每考一回就要睡上好几天,可不是平日劳累的结果,如此用功,怎么不会考中。”陈夫人自信的说道。
黄融也跟着笑道,“岳父岳母对二哥都有信心,那必中无疑了。到时候咱们可得好好庆祝一番才是。”
“这可是好呢,融哥你是京城人,到时候给咱们推荐好的馆子,咱们好好庆贺。”陈夫人笑道。
三月十五,各个寺庙都有庙会。陈家人第一次上京,女眷们自然要凑这个热闹去的。
陈邦直要上衙门里去,为了避免人多拥挤,黄融和青柏便护送几人去庙会。黄夫人自然是要去的,便大家一同去了。
士女游人,红围翠绕,摩肩接踵,货郎吆喝,香烟缭绕。容音十三岁就入了王府,对之前去庙会的事情几乎都淡忘了。如今在这拥挤的人群里,她似乎感受到了一种生活的踏实感。
大家好不容易挤到庙里去上香,黄夫人要拜送子观音,陈夫人既要拜月老,又要拜文昌帝君,还要拜送子观音。忙得不亦乐乎。知书被知棋拉着各处都拜了。
容音走到土地庙跟前,虔诚的跪下去,心里默默地祈祷,她的心里总有一股执念,或者说是一种离谱的想法。
身后也有人跪下来,容音觉得他的气息很是熟悉,回头一看,果然是青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