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天晴,破庙中弥漫着泥土的气息。
三人走出破庙,阳光透过云层洒下,在山间小路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宋青书对莫声谷道:“七师叔,不如你与我们一同回武当。”
莫声谷却摇头:“我此次下山,确有要事在身,不能半途而废。你们先回武当,待我办完事,自会回去。”
宋青书见莫声谷态度坚决,也不强求:“那师叔一路小心。”
接下来的七八日,宋青书和赵敏一路向武当山行进。越接近武当,宋青书越是能感受到赵敏内心的忐忑。
宋青书走到她身后,轻轻握住她的手:“过往恩怨,皆有缘由。如今你已不是郡主,父亲和师公都是明理之人。”
赵敏转身靠入宋青书怀中,低声道:“我只怕因我之故,让你与师门产生隔阂。”
宋青书坚定地道:“无论如何,我不会与你分离。”
次日清晨,二人终于来到武当山下。蜿蜒的石阶直通山顶,云雾缭绕中,隐约可见武当派的建筑群。
守山弟子见到宋青书,又惊又喜:“大师兄回来了!快去通报掌门!”
宋青书作为武当派第三代弟子中的佼佼者,向来深受师弟们敬重。他微笑着与众人打招呼,同时紧紧握着赵敏的手。
不多时,宋远桥快步从真武大殿中走出。他年约五旬,面容清癯,目光炯炯,一身道袍更添仙风道骨。
“青书!”宋远桥见到爱子,眼中闪过喜悦之色,但当他目光落在赵敏身上时,脸色顿时凝重起来。
“父亲。”宋青书上前行礼,“孩儿回来了。”
宋远桥微微点头,目光仍停留在赵敏身上:“赵姑娘大驾光临,不知有何贵干?”
赵敏不卑不亢地施了一礼:“宋大侠。”
宋青书上前一步,“父亲,敏妹已与孩儿情定终身。她已不是朝廷的郡主,也不再与武林为敌。”
宋远桥眉头微皱,深深看了儿子一眼,缓缓道:“青书,你随我来。”又对赵敏客气但疏远地说:“赵姑娘请先至客院休息。”
当晚,宋远桥将宋青书叫到自己的书房。烛光下,父子二人相对而坐。
“青书,你可知赵敏的身份特殊?她不仅是蒙古郡主,昔日更曾设计害我武当。”宋远桥语气严肃。
宋青书平静地回答:“父亲,这些孩儿都清楚,但敏敏已与朝廷决裂,昔日作为也是各为其主。”
宋远桥凝视儿子良久,语气缓和下来:“为父了解你的性子,若非真心相爱,绝不会如此坚定。只是,武林中人对赵敏成见已深,你若要与她在一起,必将面临诸多非议。”
宋青书坚定地道:“无论外界如何评说,我都会与敏敏相守一生。”
宋远桥长叹一声,眼中既有担忧,也有理解:“既然你心意已决,为父不会阻拦。但此事还需你师公定夺。”
次日清晨,宋远桥带宋青书和赵敏来到紫霄宫后方的竹林小院。这里是张三丰清修之地,环境清幽,鸟语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