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丰正在院中练拳,虽已年过百岁,但动作行云流水,宛若仙人。见众人到来,他缓缓收势,面带微笑地看着他们。
“师公。”宋青书恭敬行礼。
赵敏上前一步,深深一揖:“晚辈赵敏,拜见张真人。昔日多有得罪,特来请罪。”
张三丰哈哈一笑,声音洪亮:“赵姑娘不必多礼。往事如过眼云烟,老道早已不放在心上。”
他示意众人坐下,亲自斟茶:“倒是老道要谢谢赵姑娘献出黑玉断续膏,治好了梨亭和岱岩的伤。”
赵敏面露惭愧:“真人言重了。此前晚辈设计让二位大侠中了七虫七花膏,实在当不起真人的感谢。”
张三丰捋须微笑:“江湖恩怨,孰是孰非,本就难以分明。赵姑娘能迷途知返,实属难得。”
宋青书道:“师公,弟子与敏敏两情相悦,希望能结为连理,望师公成全。”
张三丰目光扫过二人,见他们双手紧握,眼神坚定,不禁微笑点头:“好!既然你们心意已决,老道岂会做那迂腐之人?这桩婚事,老道答应了!”
宋远桥闻言,面露释然之色。宋青书和赵敏相视一笑,眼中满是喜悦。
傍晚,宋青书带赵敏游览武当山后山,夕阳西下,群山披上一层金辉。
“没想到张真人如此开明。”赵敏感慨道,“我原以为要费更多唇舌。”
宋青书微笑:“师公修为已臻化境,对世事看得通透。他常说‘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种族身份、江湖恩怨,在他眼中不过是表象罢了。”
赵敏笑道:“是啊。”
武当山上,一片喜庆繁忙。自张三丰允准宋青书与赵敏的婚事后,婚礼便定在三月后的黄道吉日。
紫霄宫前的广场上,几名年轻弟子正在悬挂红灯笼,檐角廊下,处处可见筹备婚事的忙碌景象。
这一日清晨,宋青书站在真武大殿前,指导弟子们布置场地。阳光透过古柏的枝叶,在他青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大师兄,喜堂的方位如此布置可好?”一名年轻弟子恭敬地问道。
宋青书微微点头:“甚好。只是东面的红绸再抬高三分,需与西面对称。”
正当他细心指导时,宋远桥从大殿中走出,手中拿着一封烫金请柬。
“青书,你来看这个。”宋远桥将请柬递过。
宋青书接过一看,竟是明教教主张无忌与峨眉派掌门周芷若的婚礼请柬,日期定在一月后的濠州。
“无忌师弟这么快就和周姑娘要成婚了。”宋青书语气平静。
宋远桥道:“无忌与我武当渊源深厚,他大婚之喜,武当于情于理都应当派人前往祝贺。”
“爹打算亲自前往?”宋青书问道。
“我与你六师叔同去。”宋远桥道,随即犹豫片刻,“青书,你与赵姑娘...”
“我与敏敏即将成婚,不便前去。”宋青书淡然道,“况且敏敏与无忌、周师妹之间多有误会,此时相见恐生事端。”
宋远桥点头称是,目光中透着一丝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