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少室山后山,薄雾缭绕,松柏苍翠。各派武林人士在空闻大师的引领下,来到达摩院后的松林。三株苍松呈三角之势而立,树下各坐一位老僧,正是少林三大神僧渡厄、渡劫、渡难。
三位高僧面容枯槁,却目光如电,显然内功已臻化境。他们盘膝而坐,仿佛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空闻大师合十道:“阿弥陀佛!金毛狮王便囚于这三株苍松间的枯井中。宋少侠只需胜了敝派三位长老,便可破井取人。”
宋青书上前一步,躬身施礼:“三位高僧既是少林派长老,武学深湛。要在下一敌三,非但不公,也是不敬。听闻三位神僧曾答应张教主,他可再寻两位帮手共破金刚伏魔圈。不知晚辈是否也可请一人相助?”
渡厄缓缓睁眼,声音苍老却铿锵有力:“自然可以。不知宋少侠欲寻何人相助?”
宋青书转身看向张无忌:“晚辈想请张教主联手破阵。”
渡厄微微颔首:“张教主今日又来赐教了。”
张无忌拱手道:“三位大师见谅。”
渡厄目光如电,在宋青书身上打量:“听说宋少侠昨日艺胜天下群雄,难道武功还能在张教主之上?”
张无忌诚恳道:“正是。青书师兄武功修为,确在无忌之上。”
渡难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讶异:“这就奇了。”
话音刚落,三条长索已从三位神僧袖中缓缓抖出。黑、白、黄三索在空中轻轻摆动,宛如灵蛇吐信,隐隐封死了所有进攻路线。
宋青书与张无忌对视一眼,双双跃入其中。宋青书长箫在手,身形飘逸;张无忌双掌微错,九阳神功已运至巅峰。
渡厄的黑索率先发难,如毒蛇出洞,直取宋青书面门。这一索来得又快又狠,带着破空之声。
宋青书不慌不忙,长箫轻点,使出流霜风月剑法中的“月华流照”,箫尖精准地点在索头三寸处。这一招妙到毫巅,正是以巧破力的精髓。
“好!”观战人群中爆出一声喝彩。
与此同时,渡难的白索和渡劫的黄索分别攻向张无忌。张无忌施展乾坤大挪移,身形如鬼魅般闪避,双掌时而拍出,与长索硬碰硬地对攻。
三条长索配合无间,时而分进合击,时而交织成网。黑索主攻,凌厉狠辣;白索主守,绵密严谨;黄索策应,变化多端。
宋青书越战越是心惊。这三条长索非钢非金非铁,质地奇特,他的长箫每次与索身相碰,都感到一股奇特的反弹之力。更可怕的是三索上蕴含的内力阴柔诡异,竟能透过箫身传来。
他心知若是再用长箫硬接几次攻击,这柄长箫必将碎裂。心念电转间,宋青书在闪避间隙将长箫轻轻别回腰间。
只见宋青书赤手空拳,招式陡然一变。他双掌划圆,使出武当太极拳法,顿时场上气流动荡,仿佛形成了一个无形的漩涡。
渡厄的黑索攻来,宋青书不闪不避,左掌轻引,右掌轻送,竟将索上力道引向渡难的白索。两索相碰,发出“啪”的一声脆响。
“太极引字诀!”俞莲舟在旁观战,忍不住赞叹,“青书已得太极精髓!”
张无忌见状,也改变策略,九阳神功配合乾坤大挪移,专攻渡劫的黄索。他与宋青书虽未事先商量,却配合得天衣无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