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众人谈论近日种种,无不感慨万千。张无忌对宋青书感激不已:“若非青书师兄相助,我义父恐怕难以脱困。”
宋青书谦逊道:“无忌言重了,这是谢前辈自己的造化。”
赵敏却笑道:“你们师兄弟就别客气了。倒是张教主日后有何打算?”
张无忌神色凝重:“明教抗元大业未成,我自当全力以赴。待驱除鞑虏,还我河山,我便辞去教主之位,过平凡生活。”
数日后,众人抵达武当山。紫霄宫中,张三丰早已得讯,笑吟吟地迎接众人。
张无忌跪拜在地:“徒孙张无忌,拜见太师父。”
张三丰扶起他,细细打量,眼中满是慈爱:“好好好,无忌孩儿长大了。听说你在少林寺大展身手,不愧是我张三丰的徒孙。”
张无忌惭愧道:“太师父过奖了,若非青书师兄相助,无忌恐怕难以救出义父。”
张三丰转向宋青书,满意地点头:“青书这些年来进步神速,不仅武功大进,心境更是开阔,实乃武当之福。”
当晚,武当山大摆筵席,庆贺众人平安归来。宴席间,张三丰对张无忌谆谆教诲:“无忌孩儿,你天性仁厚,这是好事。但江湖险恶,有时过仁反而误事。明教抗元大业固然重要,但也要懂得保全自己。”
张无忌恭敬受教:“太师父教诲,无忌铭记于心。”
数日后,张无忌辞别武当,重返明教,继续领导抗元大业。数年间,明教势力日益壮大,最终成功驱除元室,恢复汉人江山。
功成身退,张无忌辞去明教教主之位,他本性软弱,本来就不适合做明教教主,何况天下共主。
而武当山上,宋青书和赵敏过着神仙眷侣般的生活。每日清晨,二人会在紫霄宫前练剑。赵敏的流霜风月剑越发精妙,武功大进。
这日练剑完毕,赵敏靠在宋青书肩上,赵敏眼中满是幸福:“还记得我们初遇时吗?那时在绿柳山庄,你是我的阶下囚,谁曾想会有今日。”
宋青书笑道:“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在绿柳山庄,但我第一次见你是在汴梁城。”
赵敏疑惑抬头看他,宋青书吻了吻她的额头:“我当时在汴梁城见到你时,你一身男装在街上闲逛,还时不时去看街上摊铺的珠花。”
赵敏眉眼如画,笑道:“绿柳山庄是我们第一次见面,但其实在汴梁城我也见过你,那时你还出手帮了张无忌和蛛儿。”
宋青书微笑:“缘分妙不可言,原来我们在同一天就彼此见过了,只是没有正式见面而已。就像太师父常说的,大道无形,生育天地。一切自有天意。”
二人相视而笑,携手望向远方的云海。武当山云雾缭绕,宛如仙境,过着只羡鸳鸯不羡仙的生活。
夕阳西下,宋青书和赵敏携手返回住处。院中,几株赵敏亲手栽种的花树正开得绚烂,暗香浮动。简单的生活中,处处洋溢着幸福的气息。
在这里,他们找到了真正的平静与满足,江湖的恩怨情仇,都化作云烟,只剩下武当山上的清风明月,和彼此眼中永恒的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