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6年6月17日,麦地那
伊斯兰教第三代哈里发奥斯曼被叛军杀死在自己的房间内。
656年,阿拉伯帝国
先知穆罕默德的堂弟阿里·本·阿比·塔利卜被推举为第四任哈里发。阿里继位遭到了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的抵制,双方因此爆发战争,这是伊斯兰教的第一次内战。
穆阿维叶并不是唯一抵制阿里继位的人。曾和阿里一起追随穆罕默德的祖拜尔、泰勒哈等元老,因为觊觎哈里发之位,拒不承认阿里继位的合法性,率领军队占据巴士底城,和阿里对抗。
阿里来到巴士底西北边的库费,对当地人许诺说,如果他们支持自己,他就把首都从麦地那迁到库费。这很快得到了库费人的响应,阿里有了一支超过一万人的大军。靠着这支军队,阿里击败了巴士底军队,祖拜尔和泰勒哈死在了战场上。
这个时候,阿里才算是坐稳了哈里发之位,开始按自己的想法打造国家,撤换前任哈里发留下的地方大员,就是整个行动的第一步。阿里没想到,就是这个第一步,惹出了天大的麻烦。
在哈里发国的疆域里,叙利亚北接拜占庭帝国,东、南分别是伊拉克和阿拉伯半岛,帝国新旧首都的所在地,位置再重要不过。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是前任哈里发奥斯曼的侄子,阿里又曾经反对奥斯曼,所以阿里就想撤掉穆阿维叶。
穆阿维叶当然不肯轻易放权,他拒绝宣誓效忠阿里,也拒绝和新派来的总督交接。由于前任哈里发奥斯曼是被叛军杀死的,穆阿维叶就要求阿里严惩凶手,否则就不承认阿里是哈里发。穆阿维叶在清真寺当众展示奥斯曼的血衣和奥斯曼妻子的几根断指,声称这是为了保护奥斯曼而被砍断的,暗示阿里就是凶手,煽动叙利亚人和他一起反抗阿里。
穆阿维叶当然不肯轻易放权,他拒绝宣誓效忠阿里,也拒绝和新派来的总督交接。由于前任哈里发奥斯曼是被叛军杀死的,穆阿维叶就要求阿里严惩凶手,否则就不承认阿里是哈里发。穆阿维叶在清真寺当众展示奥斯曼的血衣和奥斯曼妻子的几根断指,声称这是为了保护奥斯曼而被砍断的,暗示阿里就是凶手,煽动叙利亚人和他一起反抗阿里。
穆阿维叶已经做了二十多年叙利亚总督,在当地威信很高,一呼百应,叙利亚很快就打出了反对阿里的旗帜。
阿里接到消息,马上决定动武,率领五万伊拉克军队西征叙利亚。双方在叙利亚境内的隋芬展开激战,你来我往,战争持续了一百多天。
这么打下去流得都是穆斯林的血,对谁都没好处,于是穆阿维叶的手下阿慕尔建议,让士兵把《古兰经》绑在长矛上,倡议“让安拉来审判”,提出了议和。对方用《古兰经》来施压,加上担心拜占庭趁机来偷袭,阿里也就接受了和谈。
这一谈不要紧,不仅没达成共识,反而损害了阿里的威信。哈里发屈尊去和一个反叛的总督谈判,那这位哈里发是不是连国家都控制不住?类似的疑虑开始在阿里的军内蔓延。与此相反,穆阿维叶威信大增,他的手下甚至开始称呼他为哈里发。
此消彼长,后果就是阿里的军队发生了分裂,主战的台米姆部落离开了阿里。台米姆部落推举了自己的哈里发,公开反叛,形成了一个名为“哈瓦利吉派”(意为“出走者”)的组织。这导致阿里陷入了腹背受敌的险境,只能暂时和穆阿维叶脱离接触,去攻击哈瓦利吉派。
阿里剿灭哈瓦利吉派的同时,穆阿维叶调兵向西,攻占了埃及,占据了帝国的半壁江山。阿里的实力更加衰弱了。
阿里对哈瓦利吉派的镇压,让该派别对他的仇视与日俱增。终于,阿里在一天清晨前往清真寺礼拜的途中,被哈瓦利吉派的一个极端分子刺死。
阿里死后,再也没有能和穆阿维叶抗衡的对手。穆阿维叶顺利被推举为哈里发,建立了倭马亚家族的世袭统治,这就是阿拉伯帝国的倭马亚王朝。
第一次伊斯兰内战后,哈里发阿里遇刺身亡,正统哈里发时期结束,倭马亚王朝建立,一个强大的阿拉伯帝国开始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