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着这种心思,若兰也慢慢稳了下来。
时间来到康熙四十二年,若兰的肚子也像是吹气球似的胀大起来。
年初,康熙带着人出宫巡视了一趟,然后回来就不怎么高兴。
若兰没问原因就知道肯定是前朝争端,大阿哥和太子一脉的问题太大,两个人见面就跟个火药桶似的。
后面又有索额图与明珠各种推波助澜,皇上简直烦死。
“太子最近行事越发不端,也不知是自己的问题还是身边的奴才没有做好规劝。”
像是前朝的事,康熙一般会挑不重要的和若兰说。
不然总是自己一个人憋着也不好受。
这种时候,若兰能做的就是劝康熙别想这么多,那肯定是奴才的错啊,不能规劝主子就是不合格。
然后康熙就像是看见了知己一样拉着若兰的手批判奴才们的各种问题。
两个人谴责完事,若兰需要休息,康熙也心情舒畅的回了乾清宫继续办公。
系统:……
‘宿主,你这么做,和那些朝臣们口中说的妖妃好像啊,’
简直就是一模一样,助纣为孽,还不知道悔改。
若兰翻了个白眼,‘去去去,不懂就别乱说话,皇上想听什么我就说什么,不然得罪皇上,我能免了妖妃的名声,却改不了失宠的命运。’
若兰在这方面看的最明白,皇上那是怪罪太子吗?那是再给太子找借口。
既然如此,若兰当然不能开口说太子的问题,反正她没什么其它想法,就想自己过的舒服。
‘宿主,你这么做,当心后宫的奴才们对你有怨言。’
‘有什么怨言,有奶便是娘,我又没有在银钱上亏待他们,’若兰完全不怕,‘再说太子的住所出事,与后宫有什么关系。’
毓庆宫的事可不能算后宫,太子妃虽然握着皇后的册宝和凤印,但如今后宫还有两位贵妃,也不需要她伸手多管。
再者说了,太子妃直到现在都没有自己的子嗣,哪里还有心情关注其他。
……
三月里,若兰在永寿宫再一次顺利生下两个男孩。
尽管容貌相似,但因为康熙的儿子多,也就没有什么流言蜚语出现。
洗三满月结束,康熙赐了胤祈和胤祾。
至此,从十七阿哥到二十一阿哥,都是若兰所生。
进宫九年,生了四胎,膝下五子一女,简直就是福气的代名词。
也因为若兰表现的格外亮眼,使得已经动身前往京城的若曦备受一些福晋关注。
不仅仅是因为若曦有若兰这样一位出身贵妃的姐姐,还有就是古代女子多子多福,那就是有寓意的。
“巧慧,阿玛和若曦他们到哪了?本宫还没有出月子。”
真是有些烦躁。
若兰有外挂,孕期和生孩子不难受,但唯独后面的坐月子,让她忍不住扯头发。
不大点的房间一待就要一个月多,若兰再好的性子也受不住。
“娘娘,老爷和二小姐在路上,再有几日就能到达京城,等您出了月子,就能见到二小姐啦。”
巧慧安抚若兰,同时也期盼二小姐进宫能给自己带来一些家里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