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平郡主专心修整自己的庄子,又将陆陆续续购置下附近的良田数百亩,并着一处小山林,连成一片。】
诸天万界的皇帝们:“……”
“这也值当拿到天幕上来说?”
赵匡胤挠了挠头,“忙活了一辈子,趁着年轻享受享受,咱们也不是不理解,天幕不至于还要挂出来吧?”
这天幕怎么比他还苛刻?
没错。
赵老大误以为是天幕看不惯郦后殿下玩物丧志,特此警示众人。
那什么,何至于此啊?
赵普:“……”
他捋着长髯的手微微一顿,随即轻笑一声,“官家此言,何以见得?依臣愚见,天幕此行怕是另有深意。”
寻常玩乐,何必着墨太多?
“什么深意?”
赵匡胤直咧咧道,“京郊风光好,阡陌农田、山林自然,若非为了游玩赏景,总不至于是来种地的吧?”
说罢,他哈哈一笑,显然自己也觉得这个说法有些荒谬。
虽然依照周礼,皇帝也要领着百官行籍田亲耕礼,但这个礼的水分有多大,但凡是当过皇帝的人,懂得都懂。
堂堂皇后殿下,还是能与皇帝二圣临朝的那种,在朝堂之上叱咤风云也就罢了,但捋袖子下地去干农活……
恕赵官家想象力有些匮乏。
而很显然,如赵官家这般想的人,并不在少数。
不是他们偏见。
或者说,这不是男子对女子的“偏见”,而是上位者本身以及居于其下之人对整个上位者群体的固有印象。
——没必要啊。
天底下农夫农妇这样多,用得着堂堂皇后亲自下地?
怎么?
你种的地比旁人要好啊?
——还真是。
嘎嘎笑的赵匡胤眼睁睁看着咸平郡主派人搜罗了来自于不同州县的五谷稻种,连带着土壤一起打包送到汴京,然后就带着一批老农开始热火朝天地改进农具、改良稻种。
赵匡胤:“……???”
诸天万界的皇帝们:“……???”
“我眼花了?”
赵匡胤傻愣愣地抬手揉了揉眼睛,又用力地眨了眨,然后抬头一看二看、三看四看,却发现都是一样的画面。
哦,还是有些不一样的。
毕竟,天幕自带剪辑和加速功效,他这么一怀疑、一揉眼的功夫,人家咸平郡主都已经搞出成果来了。
赵匡胤:“……???”
诸天万界的皇帝们:“……”
卧槽!
阿耶阿娘,你们快来看啊,这他爹的妥妥的农神转世啊!
瞅着那压弯了腰、一看就产量翻倍的小麦与稻谷,天幕之下,皇帝与群臣皆是目瞪口呆,百姓们震惊过后,已经开始满怀期待地磕头求天赐良种了。
“我了个天爷啊!”
李二陛下眼珠子都直了,“这就是大汉明珠的含金量吗?”
徒手搓高产良种啊?
放汉朝能增汉朝的粮产,放宋朝能增宋朝的粮产,这他爹的妥妥地自带环境适应系统。
真·高端技术人才啊!
从前他还不懂二圣临朝、帝后共治的好处,但现在,他懂了。
“观音婢。”
馋坏了的李二陛下转头去看长孙皇后,满眼渴望,“咱们再生一个女儿吧?说不准,就撞上郦后投胎了呢?”
有没有这个运气暂且不说,但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长孙皇后:“……”
她沉默一瞬,诚恳道,“二郎与稚奴,果真是至亲父子。”
一个从前已经抢了小妈当老婆,一个现在打算抢了儿媳当女儿。
你俩绝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