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魏嬿婉见皇帝吃的开心,自己的眼角眉梢也染上了几分喜色,心知过犹不及,便行礼要退下。
皇帝很是满意这糕点,见她现下又变得如此知情识趣,心下满意,道:
皇帝(弘历)冬日寒凉,免得感染风寒,早点回去也好,朕改日再去看你!让……就让进忠送你回宫吧!
皇帝不喜欢自己的御前总管与妃嫔有什么牵扯,故而,他有意重用进忠,让他与李玉分庭抗礼,他不能打如懿的脸,就只能减少李玉与她的牵扯。小事上,他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大事,他绝不会退让……
可他不知道的是,进忠早就找好了魏嬿婉,来做他的登云梯……
魏嬿婉一听,暗道:阿姝此次真是歪打正着了,看来,如今贵妃在皇上心里还是很重要的,她还是要避其锋芒才是……
魏嬿婉早早得便回了宫,所以,并不知道七阿哥染上痘疫的事情,还是第二日才知晓的。
乾隆十二年的腊月二十九,那是除夕的前一夜,人人都以为新的一年快到了,一切都会好起来。
然而,皇七子永琮却是在熬了六日后,于这日去世了。
皇后也在闻知永琮死讯的一刻昏厥过去,且忧伤成疾,再难起身。
魏嬿婉却没有半点同情之心,只有淡淡的释然。
不过,倒也正常,虽然是她失礼在先,但当初皇后却以她这张与如懿有几分神似的脸,送与嘉妃做了顺水人情。若非如此,她也不必到嘉妃那里侍候,受尽折磨欺辱……
之后,就听闻,皇帝大悲之余,特颁谕旨:“皇七子永琮,毓粹中宫,性成夙慧。甫及两周,岐嶷表异。圣母皇太后因其出自正嫡,聪颖殊常,钟爱最笃。朕亦深望教养成立,可属承祧。今不意以出痘薨逝,深为轸悼。”
然而活着的人哀痛再深,如何能换回死去的孩子,一切也不过徒劳而已。
披着离丧之痛,这个新年自然是过得黯淡无比。
过了大年初一,皇帝便开始郑重其事为爱子治丧。正月初二,将永琮遗体盛入“金棺”。诸王、大臣、官员及公主、福晋等齐集致哀。初四,将“金棺”移至城外暂安,沿途设亲王仪卫。初六,赐永琮谥号为“悼敏皇子”。十一,行“初祭礼”,用金银纸锭一万、纸钱一万、馔筵三十一席。宗室贵族,内廷命妇齐集祭所行礼。二十三,行“大祭礼”。乾隆皇帝亲临祭所,奠酒三爵。
丧仪再隆重盛大,也洗不去皇帝的哀恸。嫡子夭折,皇后病重,嫔妃们自然不能不极尽哀仪。
如懿协理六宫,亦费尽心神,料理永琮身后之事,以求极尽哀荣。
乾隆十三年二月初四,皇帝奉皇太后,欲携后妃,东巡齐地鲁地。秦皇汉武皆有东巡之举,尤以登泰山封禅为盛。皇帝登基十三年,自以为江山安定,民众富庶。放眼四海之内,唯一不足唯有嫡子之事,然而困在宫内,亦不过举目伤心罢了,于是便动了效仿皇祖东巡之意。
如此,二月二十四,帝后至山东曲阜谒孔庙。二月二十九,登东岳泰山。三月初四,游济南览趵突泉。这般游山玩水,舟车劳顿,皇后却时时陪伴在皇帝身侧,须臾不离。沿途臣民官员们偶然窥见,亦不觉感叹帝后鹣鲽情深,形影相随。
然而,唯有素练与和敬公主知道,皇后每天是如何服下剂量极重的提神益气之药,又以大补人参提气,才支撑着她日渐枯竭的身体陪着皇帝言笑晏晏,游历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