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清晨,阳光尚未完全驱散薄雾,陈千寻便已早早地驻足于学校门前,心中涌动着期待与紧张。
陆熙年昨天晚上还在调侃他像带媳妇见家长一样,不过就是邀请人家来家里吃饭,和一害羞小媳妇一样。
陈千寻默默在心底为自己铸就勇气的堡垒,浑然未觉姜澜悄然而至,直至她的身影猛然跃入视线,令他不期而遇地心下一惊。
今日的姜澜身着一袭素白裙装,如月光轻拂,清雅脱俗,让人不禁眼前一亮。这幕景象,对陈千寻而言,宛如初见雪峰之巅,心中那份惊艳,难以言表,也是他第一次领略姜澜这般裙角飞扬的风姿。
“你今天很好看。”
“班婳给我选的裙子,我很少穿。”
“很适合你。”
“谢谢,走吧。”
“吃了吗?”
“嗯,吃过了。”
“嗯,好。”
今天的陈千寻,心中仿佛揣着千万只小鹿,与姜澜并行的步履显得尤为局促,几近错乱的步调险些让他们两人的步伐交织在一起。
一丛娇艳的粉色花朵,点缀在深绿色的叶幕上。这四朵盛开的鲜花,宛如夏天的笑容,以其明亮的粉色吸引着所有经过的目光。每朵花都有着五瓣精致的裙摆,环绕着那颗心形的小宇宙——花蕊,那儿是生命的秘密所在,雄蕊们聚集,诉说着生命的韵律。
姜澜的思绪飘向窗外,路边随处可见这种粉色的野花。
这条路她再熟悉不了……
“到了。”
陈君清清晨便吩咐陈千寻早早出发去迎接她,再三叮嘱切莫让姜澜携带礼物前来。她是小寻的朋友,无需如此周到,以免增添负担。
“好。”
“你就是姜澜吧,真漂亮,真像公主啊。”
“阿姨好,我是姜澜。”
“来来来,快进来。”
陈君清凝眸细观,那姑娘的容颜犹如淡墨晕染的画,越品越觉其熟悉。似乎在梦回萦绕的某个转角,或是流年碎影里,她们曾有过交集。然而,记忆的丝线却如雾里看花,模糊不清,任凭她如何搜寻,那确切的相遇之地始终藏匿在时间的迷雾之中。
“我叫你小澜吧。”
“好,阿姨您随意。”
“阿姨还得谢谢你外婆对我家小寻的招待。”
“没事的,阿姨,应该的。”
“饿不饿?吃点水果,阿姨不知道你爱吃什么,就都买了一些。”
“谢谢阿姨。”
陈君清缓步踏入厨房,手中挽起的袖口尽显用心,烹饪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陈千寻则带姜澜去了自己的房间。
“你的房间真干净。”
“我每天都会收拾。”
“你喜欢航天吗?好多飞机模型。”
“还行吧,要不要看看?”
“好。”
姜澜手中紧握的飞机模型,仿佛承载了无尽的梦想与热情,每一处细节都雕琢得栩栩如生,精致得让人惊叹。
流线型的机身在光线的照耀下闪烁着金属的光泽,仿佛下一刻就能破空而去,翱翔在无垠的蓝天之中。这份美感,不只是视觉的享受,更是一种工艺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让观者不禁沉醉于它的魅力之中。
陈千寻的书房,犹如知识的宝藏,书册琳琅满目,堆砌成思想的城堡。姜澜从其中精心拣选了一册,沉醉于字句的海洋。
因为姜澜是女生,陈千寻保持房门开启,他顺势而坐,以桌面为台,目光温柔地追随着姜澜的一举一动,她在书的世界里游走,而他在她的世界里凝眸。
陈君清精心烹制了一桌佳肴,每一道菜都透露着她的巧思与用心。此外,餐桌上还摆放着她亲手烘焙的甜点,那诱人的香气在空气中编织出温暖的甜蜜……
“阿暮啊,你放开吃,别客气,就像在家一样。对了,小寻说你小名叫阿暮,很好听。”
陈千寻告诉妈妈她的小名是阿暮,这样称呼也可以。
“谢谢阿姨,您辛苦了。”
“哎,不碍事,放开吃啊,小寻,你多照顾照顾阿暮。”
“知道了,妈。”
夜幕低垂,陈君清辗转反侧之际,记忆的碎片拼凑出了姜澜的轮廓。那是在市图书馆的一隅,当她驱车匆匆去接小寻时,儿子眼中闪烁着的秘密光芒,正是投向了姜澜。原来自家儿子那么早就注意到姜澜了。
【两年前市图书馆】
陈千寻的日子总被书页间的墨香悄然填满,每日必有的仪式便是那不期而遇的图书馆之旅,时刻仿佛在他手中流转,时而清晨的露珠未褪,时而黄昏的余晖轻洒。
那一日,命运的丝线悄然牵引,让他邂逅了她——那个尚未烙印姓名的女生。她纤手轻执一本恐怖小说,那画面竟与周遭的宁静形成了微妙的和谐。她的纯净犹如初雪,给人以舒心的抚慰,那份恬淡的气质,在不经意间已深深烙印在陈千寻的心扉。
自那天起,陈千寻仿佛步入了一个无声的默契之中,每日都会在书海的一隅邂逅她。她宛如一幅静谧的画,专注的神情与图书馆的沉静相得益彰,仅以清水面包为伴,度过漫长白昼。
受其感染,那天陈千寻也选择沉浸在这知识的海洋,日升至日落,夜幕降临,陈君清柔和轻声的呼唤才将他从书的世界中唤醒,牵着他离开那片宁静的殿堂。
陈千寻是什么确信姜澜注意到自己的呢?是陆熙年在图书馆的大声呼唤……后来的二十多天,他因为母亲出差再也没有来过图书馆,也再没和姜澜见过面。
他后悔过为什么没有和她打招呼……但是没想到他们又见面了,还是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