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座镶嵌在童年记忆深处的土坯房,是姜澜心中温暖的港湾,满载着无尽的欢笑与纯真。那幢简朴的平房,虽不富丽堂皇,却在朴素的日子里孕育出了最纯粹的快乐。
每当想起那段时光,姜澜的眼眸里总会闪烁着对外婆家的深深眷恋,尤其是那份萦绕舌尖、令人魂牵梦绕的酒糟鸡蛋,仿佛是幸福的味觉坐标,标记着她最宝贵的记忆。
童年时,皑皑白雪如绒毯般覆盖群山,那时的姜澜,乘着简陋的滑板,在银装素裹的世界里穿梭。笑声与雪花一同飞扬,偶尔的跌倒,像是一幅冬日素描中的小小插曲,如今想来,那些略带冻红的面庞和模糊了视线的睫毛上的冰晶,都成为了岁月宝盒中最璀璨的宝珠。
心里愕然,姜澜远远地见了外婆最后一眼。自那一刻起,外婆熟悉的身影便化作了一道永恒的记忆,深深镌刻在她心灵的深处,再也无法在现实中寻觅。
“纤纤啊,来来来,过来。”
姜澜坐在爸爸奶奶的侧畔共进餐食,身边的位置空荡荡的,再无熟悉的笑颜相伴。
姜澜的目光穿透离她较远的那一桌,母爱如水与孝道似糖的温馨画面,在她此刻的心境中却显得无比冷酷。
姜杉怀中的许栀,像是一幅和谐的画卷,而她的归来却是深夜的秘密访客,那初次邂逅的陌生弟弟,悄然拉开了家族故事的新篇章。
姜杉毅然决然带许栀一起,全然不顾姜澜父亲的任何想法,甚至对许淑华的顾虑也置若罔闻。姜澜曾经懵懂于大人们的面子游戏,这两天,她心中那份疑惑终于被无尽的理解所替代。
那个夜晚,许栀带着稚气的固执,央求与姜澜一起玩,却被姜杉那双坚决的眼眸无情地阻隔在外。
姜杉的每一个动作,无不在强调着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她的孩子,不容许与她太过亲近。那一瞬,姜澜心底对母爱的微弱烛火,如被夜风拂过的烛焰,悄无声息地黯淡,直至永恒的熄灭。
“妈妈,我要吃肉。”
“好,栀栀乖。妈妈喂啊。”
“妈妈,我要姐姐,要姐姐。”
“姐姐在家啊,明天带你回去。”
姜杉心中如明镜般清楚,儿子寻觅的那位姐姐,实为姜澜而非姜离,然而,她只能将这份洞悉深藏,佯装不解。
“姐姐在那,我要去找她。”
“妈妈带你去休息啊。”
许栀带着淡淡的抗拒,被轻轻拥上楼去,犹如梦游般恍惚,渐渐沉入了温柔的梦境之中。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存在着一片被时间遗忘的湖泊,它的名字早已被风轻轻带走,只留下那无边的宁静。
湖面如一块精心打磨的碧玉,映照着天空的深邃蓝调和悠闲漂浮的白云,仿佛是大地的眼睛,静静地凝视着宇宙的奥秘。一棵生机盎然的树木,根系深深扎入水中,枝叶婆娑,像是在水中起舞,诉说着与湖水共生的秘密。
远处,连绵的山丘宛如水墨画卷中的淡墨一笔,时而被流云遮掩,时而显露出它们苍翠的轮廓。山间的小径,电线杆静静矗立,像是自然与文明的微妙交汇,却不曾打破这份和谐。这是一个尚未被人类足迹踏破的天堂,每一刻都弥漫着宁静与原始的美,等待着那些寻找心灵宁静的人来此驻足。
第三日,姜澜向敬爱的王老师请了假,内心深处涌动着一份纯真的渴望,她想重拾那份儿时的足迹,让自己的灵魂在熟悉的街头巷尾自由漫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