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强撑着病体,与皇上接受官员与百姓朝拜 已经是勉力为之,而眼下 却又传来科尔沁上书求娶公主一事。
皇上发愁,御前当差的,也就是慎之又慎了。
李玉也叹气,“适龄的公主,无非是太后的姮媞长公主和皇后娘娘的和敬公主了。”
可难就难在,恒娖长公主已经嫁往准格尔,再嫁姮媞公主,有违孝道。但皇后失了两个嫡子 如今只有和敬公主陪在身边,再者公主年纪尚浅,也非和亲最佳人选。
皇上是左右为难,太后与皇后更是深夜就打起了心理战术,僵持不下。
她们都希望留住自己的女儿。
昭明站在殿里当起了背景板,皇上忽然问她,“昭明,此事你如何看?”
毓湖姑姑都有些愣住了,昭明当即跪地,“国家大事,奴婢不敢妄言。”
乾隆捏了捏鼻梁,“起来回话吧,你只管说说你的看法,朕不怪罪你。这几日他们来来回回,吵得朕头疼。”
进忠都屏住呼吸,生怕皇上降罪于她。
昭明脑子转了一转,皇后的身子已是强弩之末,往后宫里头当家做主的是谁,还未可知。
但总归太后还是太后,不好得罪,而且……张廷玉刚走。
“皇上是天下子民的君父,自然是劳心劳力,辛苦万分了。”昭明感叹着 从进忠手里接过茶奉给他。
这话乾隆爱听,也露出个笑影来。
她又道,“奴婢不懂政事,但是奴婢以前听夫君说过,科尔沁是很强大的势力,也是大清最忠实的盟友。”
乾隆看她,她道,“这股力量,奴婢私心,是希望皇上您握在自己手里的。”她跪了下来,“奴婢妄言了。”
乾隆叫她起来:“你说的没错,你很好。进忠也很好。这股力量,是该朕握在自己手中啊。”
他想,昭明说的对,他不仅是皇后的丈夫,璟瑟的父亲,他更是天下万民的君父,他要为大清考虑。
如懿还未去给太后献计,皇上忽然松了口,要嫁璟瑟去科尔沁。
太后疑惑不已,福伽悄声告诉太后,那日养心殿内皇上似乎问起过昭明此事,太后心中了然。
皇上想做什么事,自然是有充足准备的,不日朝中便有人上书悉数公主嫁与科尔沁的种种好处,富察氏一族也就此妥协,上书劝慰皇后,皇后只能忍痛嫁女。
因而皇后倒是没有怀疑为何突然皇上决定璟瑟出嫁,作为枕边人,她十分了解皇上对权柄的看重。
皇后身体越发不好,夏日炎炎她都要穿着极厚的衣服,如今立秋了,白日时秋老虎余威甚重,皇后却已经开始身着袄子。
皇上担心皇后身体,圣驾回銮时,改走水路,想着更快回紫禁城。
进忠想,上辈子皇后落水 就是圣驾回銮时了。所以上了御船,他就有些担忧。
到了晚上 几乎是不让昭明出门的,免得谁冲撞了她,或者皇后的事情连累她。
“送个食盒你还要跟着我呀。”昭明拉着进忠的手,开心的摇晃着。
进忠温柔的看她,今夜天色不错,船也行驶的极为稳当,船桨划过水,声音柔和。
他俩送了食盒,进忠陪着她在甲板上看了会儿月亮,才回到房内。
船摇摇晃晃的,昭明抱着进忠睡得也很舒服。爱人的体温让进忠暂时忘去了那些纷纷扰扰的事情,也不再想着什么皇后崩逝,也不想着日后忙的人要飞起来的事情了。
但这件事不是想不想那么简单的。
九月授衣,天气越发寒冷,离紫禁城更近了些。
进忠还没有回来。
往常这个点儿,他早就下值了。
昭明听着船上脚步凌乱,不知道是出了什么事儿。不大一会儿,小顺子敲响了昭明的门,他低声道:“皇后娘娘落水,进忠公公让奴才转述您,请您在房间内歇息,莫要出门。”
她道了句知道了。
眼下最是混乱的时候,昭明确实也不敢乱跑,但别的地方不去,御膳房她却是得走一遭的。
趁着别人忙活皇后的事儿,她溜去那御膳船只,跟小德子买了肉冻并卤肉,又拿了好些个咸鸭蛋和鸡蛋走。
今晚本来也是要吃面条,她自己下了一碗吃饱,又把汤热在了炉子上。
想来进忠这几日就要忙坏了——皇后那身子又落水,撑不撑得过今夜都是问题。
她往汤里加了些肉冻,熬的更浓厚些,想着他什么时候回来了,就赶紧吃一碗,补充体力。
然后就开始抓紧时间和面。
出了这么大的事儿,往后几天进忠怕是都没空好好吃午膳了。晚膳她当然能让他吃好,可午膳,忙起来哪有功夫正经吃。
她又想起那日做的小馒头了。
这次做了卤肉馅和鸭蛋黄馅儿的。
咸鸭蛋清剁成绒,放进打好的鸡蛋,和了面,做成一个个小点心。
心里装着进忠,有些担忧,加上船悬停在水上,四周笼罩着黑影,她有些害怕。
实在是睡不着,她想着,拿了件进忠的外褂蟒袍,抱在怀里,上面有她最熟悉的茶叶香味,这才迷迷糊糊睡过去。
那边进忠并李玉忙着查皇后落水的事情,没叫周卓与进保换值,结果这一忙起来,天都快亮了。皇后还没醒,皇上也歇下了,李玉叫进忠先去睡一下,他等着周卓来换值。
接下来几天,恐怕有得忙了。
——
我白天的时候把自己写的这本从头到尾看了一下,不要脸的讲,我感觉我写的还可以,感情戏份也还算甜美哈,hhhhh(我真的厚脸皮,居然自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