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上,女子只能被动的局限在家庭和婚姻中,认为女性应当顺从于家长和丈夫。女子的社会地位主要通过结婚生子和履行家庭责任来体现。强调男尊女卑,对于女子的教育多数限于家庭中,注重女子的家务和礼仪规范的学习。
自宋程朱理学到本朝以来进入大乘,所谓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等观点皆出自此时;还要求女子贞节。如今朝廷将理学作为官学,我们女子,在本朝的社会地位将至最低。
四小姐,你那么能干,却只能躲在幕后经营,你可心有不甘?可想过,有朝一日,能正大光明的站在前台?想吗?若是想,就同我合作。”
想吗?窦昭当然想了,可是她知道那条路千难万难,可是她又想到自己都死过一次了,连死都不怕,还怕什么,最终窦昭下了决心,对薛定非坚定的道:“我答应同你合作!”
窦昭和薛定非将手紧紧的握在一起,后世再看这段历史,才知道后世女子能有那么高的社会地位,就是有两位奇女子,在昭闻书铺后院凉亭里达成了合作。
薛定非在和窦昭达成了合作后,薛定非就将自己查到的有关济宁侯府的一些事情交给了窦昭,薛定非相信凭借这么消息,以窦昭的聪明才智一定能合理利用这些消息,达成退婚的目的。
济宁侯府就是窦昭上辈子的夫家,上辈子窦昭带着丰厚的嫁妆嫁给济宁侯魏廷瑜,多年来辛苦操持全府,为丈夫谋划前程,不惜用自己的钱填补夫家亏空,将济宁侯府一点点扶持起来,可最后换来的却是悲惨结局。因为操劳过度,耗尽心血,窦昭小产,身体也油尽灯枯。
魏廷瑜此人没什么本事,就喜欢附庸风雅,还好高骛远,不理俗事,要不是窦昭为他操持家世,弥补亏空,魏廷瑜根本过不了逍遥日子,可是魏廷瑜不仅丝毫没有怜惜妻子窦昭的付出,还出轨、污蔑窦昭。
窦昭自然不想再嫁进济宁侯府,毕竟那就是个深坑,窦昭看到了薛定非给她的消息,发现济宁侯魏廷瑜的姐姐,景国公夫人魏廷珍身为济宁侯府已经嫁出去的姑奶奶,不在自己的府里好好掌家,做好她的国公夫人,却整日待在娘家,而且魏廷珍刚开始为了弥补济宁侯府的亏空,从夫家拿银子接济娘家,被丈夫发现,训斥了一番。后来她就不再拿夫家钱贴补娘家,反而是放印子钱赚钱来贴补济宁侯府。
当然,不只是魏廷珍如此做,跟魏廷珍关系还算不错的窦昭的继母王映雪也如此。放印子钱是违法的,属于“私铸钱”、“行滥钱”等货币犯罪的范畴,会受到严惩。而且根据薛定非给的消息,魏廷珍放印子钱,还弄出过人命来,而魏廷瑜对自己的封地疏于管理,导致封地百姓苦不堪言,而为了获得财产,对方还鱼肉百姓。
而若是这些事情被揭露出来,不仅魏廷珍倒霉,王映雪也倒霉,魏廷瑜也没有好果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