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同人小说 > (盗笔张家前传)一家三口的旅途第一站
本书标签: 小说同人  1V1  冒险     

番外—美好

(盗笔张家前传)一家三口的旅途第一站

那小孩瞧出张海琪神色松动,急忙又补了句:“小京最乖了,保证不哭不闹不添乱!”说着又换上副讨好的模样,仰着脸道,“贵人您这么厉害,带上我们绝不亏……当然,能把我们四个都带上最好了!”眼里满是眼巴巴的希冀。

张海琪却只勾了勾唇角,语气冷淡:“求别人给活路,不如求自己。这世道,壮大自己才是根本……只是在如今这乱世里……”

话没说完,一个戏谑的声音插了进来:“哎呦,我才出去一早上,怎么又冒出四个小鬼头?看来我挣的钱还不太够啊!”

“青叔!”张海盐像只小炮仗似的,“噔噔噔”冲到一辆马车前,对着车上的董青兴奋地直跳。

董青笑着摸了摸他圆滚滚的脑袋,反手掏出两个布包扔过去:“给你们的新衣服,去洗洗换了。”

看着两个孩子捧着衣服乐颠颠地窜到树后,张海琪挑了挑眉:“挣了多少?竟还给小鬼头买衣服,看来收获不小。”

董青晃了晃手里鼓囊囊的荷包,笑得肆意:“有我出马,挣钱还不是手到擒来?”

“这几个孩子是怎么回事?”他话锋一转,目光落在地上的四个小孩身上。

那四个孩子见有人问起,连忙爬到马车前跪下,齐声哀求:“求恩人收留!”

董青皱了皱眉,打量着他们,随即从车架上跳下来,对张妍和张羽吩咐:“你们俩把东西归置一下搬上车,咱们稍后就出发。”又转向地上的小鬼们,“‘恩人’这称呼可不敢当。”说着瞥见张海琪因发热而汗湿的额头,忙递过去一瓶药丸,“先吃这个。”压低声音问,“到底怎么了?”

张海琪倒出一粒药丸咽下去,冷哼道:“还能怎么着?赖上咱们了呗!”

她对着董青飞快打了串手势——养四个已经是极限,若不是族里清理了叛徒奸细,这一路带着拖油瓶哪能安全往厦门走?哥,我真没想到你这么心软,要不是知根知底,我都怀疑你被人掉包了。

董青尴尬地抠了抠脸,知道妹妹有些动气,却还是快速回了手势——哈哈,族里都是自家人,哪用得上我卜卦?出来了,老爹特意嘱咐要护你周全,我不得算清楚些?张海盐和张海虾跟你有缘,现在好好调教,等我去了西部,正好给你留几个帮手……再说了,还不是你死倔不肯服软,才被发配这么远?我爹放心不下,咱们可是答应过姑姑要好好照顾你的。

张海琪被噎得说不出话,好好的怎么又绕回自己身上了?她恨恨瞪了董青一眼,懒得再理论,转身翻上了车厢。

这边张妍和张羽已经把东西搬上车,张海盐和张海虾也换好了新衣服,四个孩子乖乖爬上车架坐好。

地上跪着的四个小孩见没人搭理,却依旧执拗地望着董青,眼里满是祈求,泪珠在眼眶里打转,仿佛他一拒绝就要哭出来似的。

董青心里暗叹,摸出枚替人算前途的铜板,对着四个孩子的面相抛了抛——一连四次都是相同的卦象。他只得开口:“若是哪天在厦门海事衙门跟前看见你们讨饭,我就管你们顿饭。”

“你们的生路,得自己挣。”

四个小孩脸上的绝望更重了,最小的那个已经抽抽噎噎哭了起来。

董青摇了摇头,转身要走,没几步又停住,从荷包里抓出半把碎银子递给最先开口求收留的孩子:“这是我能帮的最后一把,省着点用,该能撑到厦门。”

小孩颤抖着手接过,紧紧攥在手心,重重磕了几个头。

车厢里的张海琪掀起帘子:“哥,这可不像你。”

董青望着四个孩子眼里重燃的希望,对妹妹笑道:“这世道艰难,就不许我攒点功德,让功力再进一层?能多算些日子,不也是为了自(张)家好?”

张海琪想起董青那神乎其神的卜卦——张家传承的手艺都没他自学的准,可惜只能算十天内的事,确实有很大进步空间。小时候她最爱缠着这位堂哥,毕竟他靠这本事赢得全族喜爱,出门总被求着卜算,家里好吃好玩的从没断过,她也常让他帮着算些小事。

这么一想,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她只得冷哼一声,傲娇地别过脸不再言语。

董青笑了:“这才像个小姑娘嘛。我还以为你过了三(十)岁生辰,就不爱让我管着了。不管多大,你都是我妹妹。”

张海琪“唰”地放下帘子,懒得理他。

“你们四个进车厢。”董青扬声道。

“好!”三个孩子应声爬了进去。张海虾却坐到他身边:“青叔,我想学驾车,陪着你。”

“嗯。”董青一抖缰绳,“驾!”马车缓缓启动,不多时便消失在树林拐角。

望着马车远去的方向,最先开口的小孩站起身:“走吧!”

“哥,咱们去哪?”

“厦门!”

往南赶了半天,张妍要去的镇子已遥遥在望。可眼前的景象却让人心里一沉——正如路人所说,管辖镇子的城池爆发了瘟疫,官员早就卷着家财逃了,居民四散奔逃,只留下一座荒废的空城,还有几个在疫情里苟延残喘的人,附近的镇子也早已空无一人。

张妍望着镇口的牌坊,想去打探一番,脚刚抬起又停住了。

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恶臭,地上满是乱窜的老鼠和飞舞的蝇虫,路边时不时能看见一两具倒伏的躯体,不知是死是活。

她面色平静地看着这一切,又看了看一旁还在憨笑的哥哥,轻轻叹了口气:“姨,叔,我和哥哥怕是要多麻烦你们一阵子了。”

张海琪只点了点头,董青则从包里翻出药瓶递过去:“每人一粒,防瘟疫的。”

四个孩子赶紧各吃了一粒。董青调转马头,马车向着东南方向驶去。

他们在南洋海事衙门下的身份姓“董”——光绪二年同进士出身,家中小富,有旁支在南洋经商,此次由辽宁调至厦门任职。

厦门的董家靠航海业发家,富可敌国,拥有的船队在南洋堪称首位。

来之前董青没提过董家和张家的关系,直到张海琪跟着他拜访董家,看到几张既眼熟又陌生的脸——眼熟的是张家特有的骨相,陌生的是迥异的皮相。再想到堂哥“董青”的化名,她忍不住冷笑——又被族里的老头坑了。

这种用假身份混入人群的把戏,张家玩了几百年,早已炉火纯青。她这才明白,张家早在两百年前就将整个董家悄悄替换了。

可一到地方,堆积如山的档案就压垮了两人的好心情。董珍淑(张瑞敏)穿着银白旗袍,风韵犹存,脸上却戴着六十岁老太太的面具,一头花白头发,笑得温柔慈祥:“青儿,照着档案扔铜板,挑出重要的留下,没用的就扔了。”转头又拉着张海琪,“小琪,来给你哥端茶倒水。”

吩咐完,几个“瑞”字辈的老头老太太连夜溜了,只留下句“干了一百年想歇歇,不是天大的事别叫我们回来”。

偌大的两层洋楼,瞬间只剩董青、张海琪和四个孩子。好在张海虾和张妍沉得住气,帮着分担了不少整理工作。张海盐被拎到后院练功夫打熬筋骨,张羽瞧着他总爱偷奸耍滑,直肠子的他哪会让对方偷懒,看得死死的。

一个月后。

“什么时候是个头啊!”张海琪从隔壁房间搬来一堆牛皮纸档案,“咚”地砸在桌上,对着百无聊赖往纸上扔铜板的董青抱怨,“以为来了能活动活动筋骨,结果还是看文件!”

董青摸了摸被妹妹揍得还泛着青紫的下巴,安慰道:“快了快了……我这边差不多了。你头疼的话,就写写这几个孩子的档案,我好带回族里入册。忙完这些,过几日哥带你去海上转转……”

“行吧。”张海琪烦躁地揉着眉心,走到窗边,正看见院子里七个孩子在认真扎马步——当然,还有一个歪歪扭扭的张海盐。

阳光下,她忽然笑了起来,明媚又舒朗,像极了久雨初晴的天空。

上一章 番外—张妍 (盗笔张家前传)一家三口的旅途第一站最新章节 下一章 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