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同人小说 > (盗笔张家前传)一家三口的旅途第一站
本书标签: 小说同人  1V1  冒险     

番外—青铜塔(玄策,海棠)

(盗笔张家前传)一家三口的旅途第一站

张玄策摇头:“这里……应是麒麟血越精纯,越容易驱动机关,还能顺带关闭四周的联动陷阱。”

说着,他再次将发丘指探入孔洞。

这一次,众人清晰地看到,孔洞深处似乎闪过一丝极淡的红光。

片刻后,他收回手,指尖果然多了一个细小的血点。

海棠拉过他的手检查时,那血点已经愈合。

几乎在同时,那扇大门上开始浮现出一圈圈红色的花纹——竟是藏海花的图案,以中间的圆球为中心,向四周层层发散,如同活过来一般。

花纹蔓延至门沿的瞬间,整扇大门发出沉闷的“轧轧”声,从中间向两侧缓缓打开,露出后面一条更为宽阔的通道,通道深处,隐约有幽蓝的光芒在闪烁。

穿过厚重的石门,又走过一段距离,眼前的景象让四人同时屏住了呼吸。

通道尽头豁然开朗,却是一道深不见底的悬崖。下方云雾如沸,翻涌不休,隐约有水流撞击岩石的轰鸣从深渊处传来,沉闷如雷,却始终探不到底,仿佛脚下便是连通幽冥的入口,稍一失足便会坠入万劫不复之地。

而与悬崖遥遥相对的,是一座矗立在云雾中的青铜巨塔。塔身高耸入云,向上望去,塔顶隐没在洞窟顶端的浓黑里,不见其踪;向下俯瞰,塔身直插云雾,同样深不见底,仿佛自天地初开时便已在此扎根,周身散发着亘古的苍茫与凛然的威严,让人望之便心生敬畏。

“是之前我们看到到的那座青铜塔?”

张景则望着那巍峨的塔身,语气里带着几分确认,又有些难以置信。

海棠摇头: “不是同一幢。”

他们此刻所处的崖边,与青铜塔相距恰好一丈。他们正对的塔身,有一处明显的缺口,像是人为开凿的入口,边缘的青铜门框早已被锈蚀得不成样子,表面裹着一层厚厚的铜绿,几处残存的凸起纹路依稀能看出原本精致的雕花,却已模糊得只剩个轮廓。

入口前是一个小平台,面积不大,仅能容下四五人立足,铺地的青铜板早已被岁月啃噬得斑驳不堪,缝隙间挤满了暗绿色的苔藓,湿漉漉的,看上去又滑又凉,如果踩上去稍不留神便可能打滑。

张正坤俯身趴在崖边,向下望了望,随即倒吸一口凉气——青铜塔的外壁泛着淡淡的清光,层层叠叠的塔檐上,竟全覆盖着尖利的青铜簧片,刃口闪着森冷的寒芒,密密麻麻,如同无数倒竖的獠牙。

“就算有足够长的绳子也难下去,”他指着那些簧片,“根本没有落脚的地方,稍有不慎就会被这些玩意儿割成碎片。”

海棠也凑到崖边观察片刻,点头道:“只能从那扇小门进入,塔里面应该有向下的阶梯。”

张玄策目光扫过悬崖与青铜塔那之间丈许宽的间距,又看了看对面湿滑的平台。

这一丈距离,考验来人是否是张家人或者西王母族人,就是道门槛。

若是寻常人到了这里,别说跨越这一丈天堑,光是看着脚下的深渊与对面湿滑狭窄的塔尖,恐怕就已心生怯意,知难而退。也只有张家人,常年游走于生死边缘,练就了一身过人的胆识与身手,才敢直面这般险境。也只有西王母族,一定在这里留有暗道或者捷径!

张玄策正要说找找暗道就听到

“我先过去探探。”张正坤说着,将马灯塞给张景则,脚底在崖边青苔上轻轻一碾,借着那点反作用力,身形骤然绷紧如弓,猛地弹射而出。他在空中拧身转体,衣摆被气流掀得猎猎作响,稳稳落在对面塔尖时,只脚掌在湿滑的青铜板上碾出半圈浅痕,便定住了身形——苔藓的滑腻仿佛没对他造成丝毫影响。

“安全。”他回头时,目光扫过塔尖边缘的锋利簧片,补充道,“边缘小心,别碰那些凸起。”

“好,接住!”张景则一把将手里的马灯扔了过去,随即屈膝蓄力,足尖点在崖边巨石上,身影如掠过水面的鹰隼,转瞬便落在刚接住马灯的张正坤身侧,落地时顺势半蹲卸力,指尖轻轻按在塔尖青铜板上稳住重心。

张玄策无奈,只得拍了拍海棠示意她先过去。

海棠点头,只足尖在崖边一点,身形便如一片被风托起的落叶,藏袍裙摆在空中划出浅弧,落地时轻得像羽毛拂过水面,恰好停在两人中间。

塔尖的青铜板被三人的重量压得微微震颤,边缘的簧片发出细碎的“咔嗒”声,有些轻微的错位,三人已经微微调动下盘的力量。

海棠盯着脚下每一处起伏,等稳定后打了个手势。

张玄策看着,身形已如离弦之箭射出去。不同于张正坤的刚猛、张景则的迅疾,他在空中时手臂微微展开,衣袍被气流撑得鼓起,倒像只展翼的鹰,既稳且疾。

塔尖的青铜板被他踏得“嗡”一声轻颤,他却半步未晃,只转了半圈便面朝三人,目光扫过他们身后那些凸起的簧片时,鼻尖嗅到一股味道,眉头肉眼可见的蹙了起来:“有毒!”

张景则动了动鼻子道:“我闻到的只有硫磺味道!”

海棠蹲在簧片边观察了片刻,伸手碰了碰后感受这指尖的酥麻过了一会才消失,伸手从怀里掏出一青瓷小瓶扔给张玄策,道:“一人一颗!这些簧片淬过东西,沾了会死。而张家人的血脉能抵抗,但沾了也精神发麻!”

张玄策接过青瓷小瓶,倒出三粒褐黑色的药丸,自己先吞了一粒,又递给张正坤与张景则。药丸入口微苦,带着草木的清香,顺着喉咙滑下后,丹田处渐渐升起一股暖意,驱散了地底的寒意。

海棠站起身静静看着三人服药后的脸色,当然张玄策脸上看不出什么,依旧白皙红润,而这药入了张景则和张正坤两人腹中,面上原因天授而苍白的脸瞬间红润了几分,至于内里想来也效果惊人,没见这两人一瞬间震惊的亮起来的眸光……

她心里给自己夸了一把:又发现一新药方。

随即四人目光同时投向那扇锈蚀的小门。

门楣上的铜绿已如痂般剥落,露出底下暗沉的青铜底色,门轴处缠绕着几根干枯的藤蔓,想来是从塔内缝隙中钻出来的,早已失去生机。

张正坤伸手按住门板,稍一用力,门便发出“吱呀”的哀鸣,缓缓向内打开。

一股混合着尘土与木料还有硫磺的气息扑面而来,不同于外面的青铜锈蚀味,这气息里带着几分温润,像是尘封已久的书房被骤然开启。

四人举着马灯踏入,眼前的景象让他们微微一怔。

塔内竟是另一番天地。不同于塔外的青铜冷硬,内里竟有许多木制品环绕摆放——案几、书架、甚至还有几个半人高的木俑,皆复着一层暗黄色的清漆,只是年深日久,许多地方的漆皮已剥落,露出底下老旧的木色,带着岁月摩挲的温润光泽。

更令人惊讶的是,墙壁上竟嵌着许多瓦片。那些瓦片并非寻常陶土所制,边缘处隐约能看见青铜的光泽,显然是用青铜灌注而成,表面刻着细密的云雷纹,样式古朴,绝非秦汉以后的工艺,倒像是先秦之前的造物。

张正坤伸手摸了摸瓦片边缘,指尖触到青铜的冰凉,又捻了捻上面的纹路:“这工艺……比家里祠堂里的青铜鼎还要古早……应该是商周前的了。”

而塔内的内壁,修筑着一道盘旋而下的楼梯。楼梯竟是纯木所制,扶手处的清漆早已斑驳,露出底下的原木色,踩上去能感觉到轻微的弹性,却异常稳固。阶梯边缘被磨得光滑,显然曾有无数人踏足过。

“奇怪,”张景则绕着木架转了一圈,马灯的光晕扫过那些木俑,“青铜塔里放这么多木制品,还复了清漆,像是特意在防潮防腐。可这塔内外温差极大,木头怎么能保存得这么好?而且上古时候就有了清漆了?”

海棠凑近一个书架,上面还依稀能看出摆放过竹简的痕迹,只是竹简早已朽烂成灰,只在木架上留下淡淡的印记。

她指着书架的夹层,“他们在木头里嵌了松香防潮。至于清漆,可能有后人来维修吧!族里有这里的记载吗?”

张玄策的目光却落在楼梯转角处。那里立着一个半倾的木柜,柜门上的清漆剥落得最厉害,露出的木纹里竟嵌着几根细小的青铜丝。

他抬手敲了敲柜身,沉闷的响声里带着木头特有的厚重感,不似寻常木料那般清透。

“是阴沉木。族里没有这座青铜塔的记载,不过看形制应该是与假青铜门同时铸造的,只是里面的修缮维护可能在最近一千年。很大的几率是康巴洛人……”

阴沉木入水不腐,入土不烂,本就是万中难寻的稀世之材,竟被用来做楼梯与陈设,可见当年建造者的用心之深,手笔之阔。

海棠绕着那些木架转了半圈,看着上面繁复的云纹与鸟饰,忍不住无语吐槽:“这排场,比家里真门里的还豪奢阔气,西王母族是真不缺钱啊。”

说话间,张景则已好奇地踏上楼梯,刚踩下第一阶,便听“咔”的一声轻响,像是朽木断裂的动静。

他吓了一跳,猛地收回脚,却见阶梯上剥落的漆皮下面,露出一行极细的刻痕,歪歪扭扭的,并非中原文字,倒像是某种原始的象形符号——一个人牵着一头巨兽,巨兽的背上赫然驮着一座塔,塔尖直指天际,线条虽简,却透着股莫名的庄严。

上一章 番外—凤鸟(玄策,海棠) (盗笔张家前传)一家三口的旅途第一站最新章节 下一章 番外—具形(玄策,海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