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叔本华的《孤独是人生常态》,学到了一个很重要的生活方式——如果正确面对侮辱。
在以前,我会对别人莫须有的侮辱和诽谤很上火,甚至有时候会暗暗气得发抖,百思不得其解别人为什么要无缘无故这么恶意地对待我。
今天看书里讲,一个有成就的人会引发没有本事的人的暗怒。我想了一下,理解了这里面存在的人性问题——你的能力更加凸显了他的无能——至少他是这么认为的,所以他对你抱有很大的敌意。
以上说的只是一种情况,还有一些侮辱是无差别的。换句话说,他不是针对你去侮辱,他对所有除自己之外的人,都在进行侮辱。
怎么应对这种行为或者这种人呢?我们可以学习苏格拉底的做法——无视。原因是,苏格拉底认为,这和被一头驴踢了一脚没有区别。你难道会和一头驴去争辩什么吗?所以,当我们慢慢以这种模式去看待别人子虚乌有的侮辱和诽谤,没有什么能伤害到我们。
以前,我一直很苦恼别人无缘无故的诋毁,也不知道如何破局。直到今天看到书里写:你抱怨敌人什么?难道你们是可以同行的吗?是啊,就像书里说的,品味不同的人不可能同行。既然如此,你为什么要浪费时间去抱怨那些人。你最好的回应方式就是无视,不为这些不值得的人和事浪费哪怕一秒钟。
通常来说,我们会抱怨,是希望对方能有所改变,但除了最亲的人或者很爱你的人,你说再多,别人不仅不会按你所说的方向去改,反而会很反感你。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抱怨不仅浪费时间,而且还让自己不讨好。
当我看到书里这么写之后,我顿时卸下了不少心理包袱——我不用再去抱怨那些跟我生命和生活无关的人,他们身上的不足自有社会或者其他人去鞭打,不用我来做什么。社会是最好的大学,也是最严厉的师者,如果谁不按规则走,一定会受到惩罚。
认识到这一点之后,我心里舒畅很多——我以后再也不用为别人毫无缘由的恶意而苦恼。我要始终相信——恶人自有恶人磨,不必我出手,他/她自有教训在等着他/她。
有时候,人不要太不懂得节制,不要肆无忌惮地做一些以为别人不知道的坏事。我一直相信,能量是守恒的——你播种什么,就收获什么;你播种善良,你就会得到善良的果子;如果你散播恶意,你就容易自食恶果。
在我们并不长的一生中,我们要学会去原谅那些看似凶恶、其实可怜的人,因为那也是放过我们自己。但是,始终要记得,在以后的生活中,离那些人或者那种人远一些。我们要始终对自己的精神世界负责,不要让什么人随意糟践或者损耗我们的精气神,要始终好好保护自己的精神世界。也许一个人并不需要多么丰富的物质生活,但是拥有一个健康美好的精神世界,却是我们未来要去努力达到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