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随着一声清脆的大哭,满头稀疏胎发的女孩来到了这世界。
产房里刚生产完的年轻母亲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之后,昏了过去,留下医生和护士们做余下的善后工作。
说来奇怪,这女孩除了刚降世时号了一嗓子,后来几乎不哭,安静得似乎是个天使宝宝。
但是好景不长,当她能睁眼之后,她就显出了和其他宝宝的不同之处。她不仅经常不哭,甚至能对着她觉得熟悉的人甜甜地笑。那样子,真是说不出的神奇,仿佛生来就带了对不同脸的超强记忆。
虽说一般对人来说,笑本是很好的事,可是这事出现在一个刚出生数天的婴儿身上,就有点让人匪夷所思了。
孩子的父亲对此有些不安,他到处打听,周围人家里的孩子有没有这种情况或者哪怕是类似的情况。为了不引起别人的好奇和猜忌,他只把这个说成是自己偶然看到的一个新闻来遮掩。
但这位年轻的父亲似乎忘了,周围人都知道他最近刚做了爸爸,按常理,谁又会去巴巴地打听不是自家的事情呢?但是周围人谁也没有去戳穿这个无伤大雅的谎言,成年人的世界里,大家最起码的素质还是有的。
宝宝还是那样灿烂地对她认识的人笑着,她的父亲还是在不厌其烦地到处打听。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很快孩子长到半岁,脸蛋已经比刚出生时皱巴巴的样子舒展了许多,显出了女孩的秀气甚至是漂亮。
宝宝的妈妈最开心,因为女孩生得好看,以后可以省去更多普通的恶意。但是,人性很复杂,太漂亮也可能会招来祸患。所以,她很开心,自己的女儿好看,但不会是那种让人忌恨的好看。
时间不紧不慢地往前推进着,像个气定神闲的美丽女人。宝宝很快长到了一岁,已经可以蹒跚地走路了,有时候还是会不小心跌倒,引得她的母亲心疼不已。但为了孩子能快一些学会走路,她也不会太多地干涉孩子的学步,顶多就是在孩子摔倒以后搂到怀里、摸摸头,嘴里说的是:“宝宝好棒啊!走得比之前更远了。”而不是以前的父母和老一辈们的无辜推责:“都怪地板!打它!”
母亲这样的鼓励,换来的是孩子更加开心的学步,而不是得到安慰后的嚎啕大哭和抱怨情绪。
孩子已经到了一岁,除了笑那件事,倒是没有别的与其他孩子不同的地方。不过,因为这件事,爸爸妈妈还没有给她取正式的名字(之前取的名字现在觉得不太合适),出生证上有名字,但是他们想重新取一个。因为他们心里隐隐觉得,这个孩子未来会不一般,名字上也就想更谨慎。
为了取个合适的名字,整个家的人都在行动:有查字典的,有查《诗经》的,有联想寓意的,宝宝的奶奶甚至去找了算命先生。这阵仗,还真是不小。宝宝还是那么无忧无虑,丝毫不知道大人们在为她的名字而忙个不停。
毕竟是两个年轻人的孩子,家里最后还是决定让两个人来决定怎么取名字。宝宝的妈妈是个文化程度还可以的女子,一直很喜欢中国的文化,于是和丈夫提议,还是采用《诗经》里的字来取名。夫妻俩感情一直很好,这种事情,妻子既然提了,那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