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
“大王不信任臣,臣告辞”
赵佾说完便直接扬长而去,这把赵王气的不轻“敢在寡人这耍脾气,信不信寡人杀了你?!”赵王怒气冲冲的指着赵佾的背影说道
一旁的郭开见状,立马上前安抚道“大王息怒,大王,有李牧在,春平君忤逆之事还得从长计议啊”
“寡人这口恶气迟早要出,你派赵葱去大梁告知魏王。派一个能言会道的能臣去说服齐王,只要齐王建能相助,我们便能把秦国打得满地找牙”赵王对着郭开说道
“诺”
秦国
书房
此刻上卿姚贾正看着文书,而一旁则是李斯
嬴政二位大人说说,此事该如何应对?
李斯大王,魏王以派人向韩齐求援,赵王则按兵不动,而一旦韩齐答应援魏,赵国便会趁机合纵列国与我大秦对抗
“臣也这么认为,如今战士不在攻城略地,而在伐交伐谋,臣请命出使齐国挫败魏赵连齐之计”姚贾说道
嬴政思考了一会儿,随后点了点头
嬴政好,寡人允了上卿大人出使齐国
“诺”
嬴政廷尉大人,你辛苦一下,去一趟韩国
李斯诺
当李斯与姚贾走后,嬴阴嫚翩然而至。嬴政抬起目光,与嬴阴嫚的视线交汇,随后他轻轻摇首,嘴角浮现出一丝既无奈又带有深意的微笑,低声道:
嬴政其他的人来寡人的书房都要事先通报一声,倒是你,想进就进,想出就出的来回乱窜
苏漓(嬴阴嫚)不可以嘛?
嬴政可以,这偌大的咸阳宫有什么地方是你不敢去的?
苏漓(嬴阴嫚)嘿嘿
嬴政这几日寡人公务繁忙,你若是实在闲得无聊,就去找你的几位皇兄和皇姐去玩,可别憋坏了
苏漓(嬴阴嫚)可是阴嫚就想陪在父王身边,陪父王说说话聊聊天,只要父王别嫌阴嫚烦就行
嬴政轻轻一笑,缓步走近,屈膝俯身,凝视着嬴阴嫚那张饱满而稚气的脸庞,她的眼睛如同闪烁的星辰,透着无尽的灵动感,整个人就像一个鲜活可爱的糯米糍,让人忍不住疼爱。他温柔地轻捏着她的脸颊,笑意盎然地低语道
嬴政怎么会,你可是寡人的小公主
苏漓(嬴阴嫚)嘻嘻,阴嫚就知道父王最疼阴嫚了
嬴政温柔的摸了摸嬴阴嫚的脑袋,紧接着便站起身回到了坐位上,而嬴阴嫚则趴在桌前静静的望着嬴政
此刻赵高走进来对着嬴政说道
赵高大王,芈夫人求见
苏漓(嬴阴嫚)(姐姐?)
嬴政嗯,让她进来
赵高诺
赵高退下后不久,芈华翩然而至,身边伴着一位端庄侍女。二人缓步入室,见到嬴政后二人也是恭敬的行了个礼
“拜见大王”
嬴政望了一眼芈华随后语气温柔的询问道
嬴政夫人,怎么今日得空来寡人的书房这?
芈华臣妾见大王待在书房一天一夜了,也没有吃东西。所以臣妾就做了一些粥给大王
芈华轻轻侧目,视线柔和地掠过身旁低眉顺目的婢女,那婢女随即小心翼翼地捧着温热的粥碗,步履轻盈地走近嬴政,将粥端到了嬴政跟前
嬴政轻轻提起那温热的的粥盏,用象牙勺舀起一勺,送至唇边。他细细品味,一丝满足的微笑缓缓爬上他的嘴角,他满意地点了点头,目光柔和地转向芈华
嬴政有劳夫人了
芈华大王说笑了,这都是臣妾应该做的
一旁吃瓜的苏漓听后笑了笑
#苏漓(嬴阴嫚)(我也不想磕他俩,但政哥一口一个夫人唉,众所周知夫人=老婆,这很难不让人沦陷啊😍)
系统(好磕是好磕,但是嬴政的心思没在芈华那)
#苏漓(嬴阴嫚)(我知道啊,他的心思在江山上,话说芈华作为芈启的女儿,为什么不多与他讨论政治上的事儿?)
系统(因为政哥最讨厌的就是后宫干政,后宫的那些妃嫔都知道,所以也就都不愿意讨论,毕竟惹怒咱政哥的后果可是很严重的)
#苏漓(嬴阴嫚)(说的也对,咱政哥是妥妥的事业型男主喜欢把所有的权利都留在自己的手上,要是他真的找到了长生不老丹,真的不仅皇后不需要立,就连太子也不需要立,全都是他一个人的,江山是他的,权力也是)
系统(哈哈哈,众所周知,政哥在江山和权力这一块控制欲是极强的,只要他在的一天,没人敢反,也没人能反,当年秦武阳和荆轲一同来自杀嬴政,秦武阳第一眼见到嬴政就被吓破胆子了,可见咱政哥的威慑力不是一般的强)
#苏漓(嬴阴嫚)(当然了,198的大高个,他站在那里威慑力就杠杠的,一个眼神就能让人吓破胆,难怪第1次刘邦见到嬴政就忍不住的惊叹,这也不怪他,毕竟那可是嬴政啊,那个时候的嬴政统一六国后处理许多大大小小的政事,虽已经略显疲惫,但是气质这一块是真的挡都挡不住)
系统(哈哈哈,这倒真是)
韩国
“大王,大秦廷尉李斯受秦王之命拜见大王”
韩王安望了一眼李斯,而李斯见状并没有鞠躬,也没有行礼,这让朝堂的大臣议论纷纷
这也让韩相张让有些尴尬,于是对着李斯说道
“李斯大人,我王在上,你这…”
李斯秦使李斯代我王向韩王询问二事,请韩王据实回答
这让韩王有些懵逼,他虽然不知道李斯来到韩国的原因,但是大概也能猜到一点,无非就是为魏国和赵国的事,要知道秦国无论是兵力还是军事,都远在韩国之上,想到这韩王客客气气的回道
“贵使请问”
李斯一,韩国曾暗中支持秦反臣嫪毐,图谋乱我大秦,可有此事?
韩王一听到是嫪毐的事连忙解释道“没有没有没有,韩国是受魏国逼迫,韩国绝无乱秦之意啊,此事寡人以派遣使臣入秦,向秦王再三声明,还望秦王宽宥”
韩王生怕嬴政会为此事追责韩国,于是便把所有的锅都甩到魏国身上,不得不说,韩王甩锅的本事也算是一流的
李斯二,韩王用郑国为间以修渠之名,行疲秦之实,作何解释?
这让一旁的张让听后都不可置信的望着李斯
听完李斯的话,韩王结巴了半天“这…这…”韩王的眼睛转了半天,愣是想不到话来接,台下的张让见状立马解释道
“秦使容禀,先王当初派郑国入秦确实受到了小人蛊惑,而当年我王尚是公子难以左右先王决策,然我王登位以来,闻知郑国为秦所修之大渠,惠及八百里秦川心中甚慰,还望秦使明察”张让的一番说辞,李斯听后也是点了点头,这让台上坐着的韩王顿时笑着松了口气
李斯转过身望着张让又望向韩王,对着韩王说道
李斯我王还听闻,魏王遗遣使入韩欲使韩国出兵助魏,与我大秦相抗啊
张让望向韩王,韩王见此也直接表明态度“魏使一再请求寡人出兵,可是寡人从未答应”
李斯本使正告韩王,你这嫪毐作乱,魏国乃挑唆之主谋,目下秦军攻魏是对魏国小惩大诫,我王不追究韩国已是大度,若韩王再敢助魏抗秦,恐怕就不是本使前来好言相劝了
听完李斯说的话,韩王顿时吓得一身冷汗,李斯的话简洁明了就是在说“你要是敢出兵帮魏抗秦,那你就等着大秦的铁骑到你都城门下吧”
一旁的张让立马识趣的说道“是是是,秦使放心,我王绝对不会行此不智之事的”
台上的韩王也随声说道“是啊,是啊,请贵使转告秦王,韩国一向亲秦,韩秦两国盟好,才是两国百姓之福啊”
李斯如此就最好
李斯韩王今日之坦诚,本使必会据实禀报我王
“有劳贵使,贵使一路风尘劳顿,寡人今夜就在这大殿设宴,为贵使接风,如何?”
李斯韩王厚意,李斯却之不恭
赵国邯郸
赵王和郭开正坐在马车上,而两旁都是跪拜的百姓
郭开为赵王边捶腿边说道
“臣已安排好,王后随太后去城外纳凉消夏邯郸城内大王可以随意游玩”郭开说完后赵王开心的笑着说道“就你了解寡人的心意呀”
“臣位列丞相,当然要及大王之所及,想大王之所想”突然此刻马车停了下来,郭开一脸不悦的说道“谁人胆敢阻拦王驾?”
“大王,臣有要事要求见大王”说话的这人正是春平君赵佾
“何事啊?”赵王一脸不耐烦的询问道
“庞煖撤军,魏国怎么办?”
赵王听后冷哼地笑了一声,紧接着郭开便说道“大王已经尽力了,那齐王健和韩王安都那般畏手畏脚,凭什么让我们赵人去跟那些秦狗硬拼啊?”
“秦国攻下衍氏,腾出手来就会攻打赵国,如此便对赵国很不利,赵国不能见死不救”
“你为何三番五次在寡人面前危言耸听,秦军攻打衍氏已经数十日了,拿下来了没有?你觉得他会攻下吗?等秦国跟魏国打起来了,我们趁乱不就可以了吗?”赵王生气的说道
“大王,消消气”一旁的郭开在旁边劝说道
“大王,秦人一旦攻取衍氏。关东六格将被割裂,届时再战局面将对我赵不利”
“你,寡人还有要事在身,不跟你啰嗦”赵王说道
“走”赵王一声令下马车便继续行驶,车上郭开对着赵王说道“大王消消气呀,你说这个春平君他总是故意扫大王的兴致”
“行了,赵佾的担忧没错,我们对秦军可不能掉以轻心,不管他跟魏国战局如何混乱,我们都要时刻提防,你马上加派人手去咸阳,寡人要知道嬴政的一举一动”赵王对着郭开说道
“臣即刻安排”
秦国
咸阳
书房之中
“大王,李斯从韩国带来消息韩王拒绝了魏王援助衍氏的请求”御使王绾说道
“姚贾大人也派人禀报,齐王再次允诺和秦之策”丞相隗状说道
芈启王翦将军派斥候回报,赵将庞煖已退守邯郸,前锋与东郡之军对峙
“大王未雨绸缪,秦军将士用命攻克衍氏指日可待呀”御使王绾说道
嬴政昌平君,运往前线的粮草一定要如数备足,不能让杨端和他们一面鏖战,一面再有后顾之忧
芈启大军粮草皆从渭水码头足额调拨运送一介不少
嬴政那便好
嬴政我大秦上下一心,同仇敌忾,六国想阻止我大秦东出,自不量力
蓝田大营
嬴政垣蒲衍三地已经尽在我手,如今冬初的通道已然大开,今日所议,乃是我大秦。今后数年东出之格局,乃牵涉到寡人是否能与在座诸位一起完成先王一统天下之宏愿,牵扯到天下万民万世之福祉,故,知无不言,寡人想要听的是实情实论,要的是平天下的良策
嬴政我大秦东出,首当其冲乃是三晋之地,赵国与秦同族,赵国之兵力也不弱于秦国,然而秦赵世仇几经鏖战几成水火不容之势,关东列国也以赵国为首,与秦相抗,赵国乃是我东出道路上最强劲的敌手,魏国,毕公高之后李悝著法经革魏政,魏国始强称霸天下,曾经欺我秦国,杀我秦人,略我秦地,孝公二十载,变革图强,一战弱魏,卫国日薄崦嵫,寡人已命杨端和与李信占魏地,魏人虽国弱,但是恨秦之心,却是昭然若揭,韩国国力最弱,却占据着九州中央之地,屡遭强魏悍楚所欺,秦也多次出兵帮助,但是五国合纵,韩却必从之
嬴政寡人想要灭韩赵魏,首当其冲者为何?
“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我军已攻占衍氏,魏人已成惊弓之鸟胆战心寒,如果大秦出动倾国之师陈兵大梁城下,那魏人也只能开城投降”
嬴政嗯
“臣亦主张先取魏国,大梁临近大河,我大军军械粮草,可从渭水码头俘橹而下,魏人若不屈从,我军可长久围困,若能困,大梁以时日必能一战而灭”
“末将认为灭国之战与破军之战,大道不同,因寄望于大张声势,彻底摧毁敌国的意志,而右其投降并不可取,此次我随端和将军攻魏,取小小衍氏魏人冥顽不屈,矢志抵抗,更何况国都大梁,若发倾国之兵围困大梁,其五国联合攻秦,则咸阳危矣”
“大王,臣反对先灭韩魏,大王欲灭六国,应先灭其强赵国,韩魏区区郡县之地伐之无味,留着韩魏,可以迷惑关东列国,使其不知我大秦的战略意图,如若我大秦,大举进攻韩魏,那赵国必定合纵列国救之,我大秦的东出之军必将陷入苦战,燕赵是世仇,与燕谋面灭未尝不可”
李斯将军所言不无道理,但是我认为,人之食牛髀,当先啖其肉,厚裂其骨,最后饮其髓,而韩赵魏,正是牛髀之肉骨髓,先取其髓固然好,但倘若不剥其肉敲其骨,岂能见其髓,且赵国乃四战之地,赵人凶悍不弱于秦,赵国北败匈奴,东侵燕国,南慑韩魏,西战于秦,长平一战虽遭受重创,却屡拒我秦军于邯郸城下,今秦欲灭赵,虽或有燕国相助,然秦赵鏖战,纵使其他四国不助赵,秦灭赵后国力必当损失大半,不假以时日休养,岂能再面山东诸国,大王,臣认为我大秦当首灭韩国,除腹心之患,夺中原要地,与翦灭其他五国大为有利
芈启臣以为,廷尉之论乃谋国之言
一旁的傀状也点头表示赞成
“大王,臣不能苟同廷尉所言”王贲说道。而听到这话的王剪立刻便让王贲闭嘴
而此刻帐篷外虚拟形态的苏漓则听着这一切
苏漓(嬴阴嫚)好家伙,看政哥急急忙忙的跑到这儿来,以为是什么大事呢,原来就是来商议到底是先攻打韩国还是攻打赵国的呀?要不是跟着嬴政生怕出了什么岔子,我才不愿意来这儿呢,话说这个时间段应该没什么大妖,但如果要像上次那样,时空出现了错乱,有大妖或者是什么妖兽趁机跑出来,那可就麻烦了,所以我还是跟紧一点,虽然政哥是祖龙,一般的妖伤不到他,但是怕就怕是大妖,总而言之,什么情况我都要考虑到,唉真是一个头两个大
李斯兵贵胜,不贵久呀将军,若是秦军久战疲惫,锐气受挫,列国定会趁机而动,到那个时候纵然绸缪再好,用兵在妙也难以挽回大局,而我大秦攻赵必会陷于久战
王翦大王失志灭六国平天下,而非攻城掠地,今日大王所言,是为我大秦万世之伟业,而非以数城得失论成败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嬴傒赞同廷尉所论,当拿灭韩。作为我大秦东出之砥砺”嬴傒对着王翦说道
王翦若大王命末将,为大秦开辟数郡之地,末将定会赞同渭阳君与廷尉之议,今日我大秦是要荡平六国,应挫其强夺其锐,灭赵,六国断臂,灭韩,六国断指,孰重孰轻,一目了然嘛
芈启(他们吵吧,我们俩在旁边听着,反正也插不进话)
隗状(你心可真大)
芈启(怕什么?大王在这,量他们也吵不翻天,咱就静静的听着,看结果就行)
隗状(不愧是你啊,老兄)
芈启(那是)
“倘若大秦与赵国陷于久战,岂不是给六国制造了合纵抗情的机会了吗?”渭阳君嬴傒说道
“灭赵不仅需要秦军将士与赵军鏖战,更需要大王与诸位在庙堂之上筹谋全局”
“上将军所言极是,赵之短处,不在于将无谋兵无勇,而其根本短处在于赵王昏聩自大,朝臣四分五裂”李信说道
王翦对,我们只需先助长,赵王之强横,离间赵国之臣子,收买赵王之心腹,瓦解赵国之军队,争取赵国之民心,赵国虽强,亦可先行灭之
李斯如按诸位所言,灭赵之铺排甚大,灭赵之日必甚久,不如速灭韩以震慑天下
王翦廷尉,灭韩,我出兵无名,灭赵,我名正言顺,大王年幼时与太后蛰居邯郸被赵人所欺,此乃攻赵之名,六国莫言
隗状(好家伙,这可把家底都给搬出来了)
芈启(佩服,真的啥都敢说)
李斯将军
王翦这时才意识到自己把话说过了,于是众人纷纷齐刷刷的望了望嬴政,而嬴政也冷冷的笑了笑,随后对着众位臣子说道
嬴政寡人说了,今日所议知无不言,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诸位今日所议,寡人都已了然于心,时辰不早了,改日再议吧
“诺”大臣们纷纷行了礼,随后嬴政便走出了大营
秦国
咸阳
廷尉府
“大人,昌平君和渭阳君拜访”
芈启昨日蓝田大营议事,廷尉可有所感?
李斯请昌平君指教
芈启攻韩还是攻赵争执不下,我和渭阳军倒是不担心分歧,我们担忧的是大王的抉择
“大王对赵人的仇隙贸然决议攻赵,万一酿出祸患,于大秦不利呀”渭阳君嬴傒说道
李斯哎,攻韩抑或攻赵,对大王而言,抉择艰难,当先解除大王的心结
“那先生可有好的办法?”
李斯文信侯前往封地时曾叮嘱过我,为大王虑,亦为大秦一统天下计,应早日迎回太后
芈启和嬴傒望望彼此
李斯若大王与太后永世隔绝,于孝道有亏,会给六国以抗秦之口实
李斯斯以为,于国于私,迎回太后,皆是大秦的当务之急
“可依大王的性子,你我若贸然禁言,大王定然不会接纳,反而会造成僵局”
李斯那就先做试探,待时机成熟,再找合适人选进言
咸阳宫
#芈华迎回太后?
芈启不错,这是唯一一个能解开大王心结的办法
#芈华可是当初这件事情,大王生了多大的气,父亲不是不知,贸然提起,恐怕只会让大王厌恶
芈启可再怎么样你也是他的夫人,又为他诞下了嫡长子,他总不能迁怒于你吧?
#芈华可后宫一向不干政,大王若问起,女儿又该如何回答?
芈启这…不过这件事情,你还要多上上心
#芈华嗯,女儿明白
晚上芈华途经书房时见书房的灯还亮着,于是便上前询问道
赵高芈夫人
#芈华大王还未休息?
赵高并未,自从昨日大王从蓝田大营回来之后,就一直在书房
#芈华嗯,那我进去看看
芈华刚想进去却被赵高拦住
赵高芈夫人,大王今日心情不太好,要不您先在外面候着,我进去通报一声
芈华的目光落在那盏烛火摇曳的房门上,心中泛起淡淡的失落,她转过身,对赵高轻声道:
#芈华不必了,既然大王心情不好,那我也就不必进去叨扰了
紧接着芈华便转身离开了,在回寝宫的路上却遇到了景良人
景良人哟,嫔妾凭借以为是自己看花眼了,没想到真的是芈姐姐呀
#芈华这天已经黑了,景妹妹为何会在此啊?
景良人原本是送一些粥给大王的,谁知大王今日心情不好,不见任何人,所以妹妹便只好返回了
#芈华原来是这样,妹妹也是有心了
景良人那姐姐呢?姐姐去见大王,可见到了?
#芈华并未见到
景良人原来姐姐也吃了闭门羹呀,不过姐姐就算吃了闭门羹在大王心中的地位跟我们这些妾依旧是不一样的,毕竟姐姐再怎么说也是大王的正妻,而且又生了嫡长子,母凭子贵,子凭母贵,日后在这宫中还要多靠姐姐照福妹妹才是
#芈华这是自然
景良人大王这几日处理朝政也不来后宫, 有几位刚进宫的妹妹们,都没见过大王,姐姐应该懂妹妹的意思吧?
#芈华懂
景良人既然姐姐懂,那妹妹就替那些刚入宫的妹妹们谢过姐姐了,妹妹告辞
#芈华嗯
说完景良人便离开了
赵国
龙台宫
赵王坐镇龙椅,豪饮瓶中的酒,直至瓶中的酒点滴不剩。酒兴骤减,他愤然掷瓶,玉瓷破碎声刺破殿中的沉寂。桌案之上,文牍玉器无一幸免,皆随他的一腔怒火纷飞落地
“该死的嬴政,竟然把寡人给骗了,一个外客也没抢到,顿弱这个软蛋还跑到咸阳去了”赵王拍打桌子气愤的站起身
“可恶的嬴政,竟然还牵制我赵军,趁机夺取了三块魏地”赵王气愤到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嬴政…”,此刻倡后走了进来,望着满地的狼藉询问道
“怎么了?是谁触怒了大王?”
“是嬴政,是那个该死的嬴政!”紧接着赵王拔出剑说道“寡人要出兵攻打秦国”
“又是秦王嬴政?他能让大王如此大动肝火?”倡后疑惑的问道
“你懂什么?嬴政甚有手段,他把秦国的芈姓,宗室还有外客通通制服的服服帖帖,寡人,寡人已经没有可能再打败嬴政了”赵王说道
“你们这些男人,就知道整天打打杀杀的依妾看来能动口就别动手”倡后说道
“妇人之见”
“大王别瞧不起女人,天底下男人能做的事情,女人可都能做,妾就有一个计策可以不用动一兵一卒就可以让秦王来到邯郸跪地向大王求饶”
此话一听赵王望着倡后一脸的不可置信
“大王既然不信,那臣妾就不说”
“等等,夫人,但说无妨”
倡后将赵王手中的剑收了回去说道“大王想听?”
“想,当然想”
“那可要答应妾一件事情,不许再去女闾了”
“好,寡人答应你,如果能制服那个嬴政,寡人这辈子再也不踏进女闾半步”
倡后笑了笑,“夫人快说,什么妙策”赵王催促道
“妾听闻,这秦王将秦国的太后幽禁于雍城”
“确有此事”
“秦国太后是赵人,大王派人把她弄到邯郸来,这秦王还不忌惮大王三分?”
“寡人服了,你比那个郭开还要强多了”
秦国
咸阳宫
芈华和离秋正在替嬴政挑选衣服
嬴政可以了吧?朝臣们都还在等着寡人议事呢
离秋华妹妹,玄色的贵气,红色的提神,哪个更好一些啊?
芈华玄色,更能衬出大王的气概
离秋可我觉得红色也不错
离秋以往可都是太后主持缝制春衣,太后给大王选的就是红色啊
提到太后芈华望了望嬴政随后说道
芈华太后喜欢红色,大王孝顺便遵从太后的意愿,其实大王更适合玄色,应该…
嬴政你们二人今日有完没完?寡人已经说过了,不要在寡人面前提太后
嬴政的语气显然是生气了,将书扔在地下拿起秦王剑后便离去了,离秋和芈华见状也是连忙的下跪谢罪
离秋大王恕罪
芈华大王恕罪
嬴政走远后二人才缓缓起身
#芈华你刚刚是什么意思?
离秋我能有什么意思?
#芈华在大王面前故意提及太后,你究竟有什么意图?
离秋妹妹误会了,我能有什么意图?况且方才提其太后的又不止我一人,妹妹刚才不也提了吗?
#芈华你…
离秋妹妹应该很恨太后吧,倘若当年不是太后执意要让大王娶我,只怕妹妹现在已是这大秦唯一的王后了
#芈华是不是这大秦唯一的王后我根本不在乎,倒是你,别做的太过分…
说完后芈华离开了,望着芈华离去的背影,离秋笑了笑
离秋芈华,你错就错在对他用情太深了,在帝王的眼中“情”也只不过是权利和地位的一个附属品罢了,咱们两个到底谁能走到最后,还不一定呢
这时虚拟形态的苏漓走了出来
#苏漓(嬴阴嫚)离秋这话说的还挺对的,姐姐动情十有九悲,姐姐就是太注重感情了,世人皆为情所困,可这世间哪来那么多真情?都是虚假的罢了,难怪日后的姐姐要剥离情丝,被感情所左右的神仙,或许才是真正的可悲吧
课外聊天室
谁懂啊,我那帅气迷人的老祖宗,千古一帝嬴政,硬是被黑了2000多年,世人对他的指责无非就是“焚书坑儒”“急于求成”的“暴君”形象,但这事儿说实话,真不怪咱政哥,首先是“焚书坑儒”的事,首先“焚书”重要的史书、农书、医书,咱政哥可是一个都没烧,烧的都是那些方士谏言的书,而“坑儒”杀的也都是那些招摇撞骗的方士和术士,有人说其中也有儒生,但是很少。“焚书坑儒”的起源还要从政哥让卢生等一众方士求取仙丹说起,政哥自从统一六国后没日没夜的批阅奏折和处理朝政身体就大就不如以前了,所以才想要求仙丹来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方士卢生、侯生等替秦始皇求仙失败后,私下谈论政哥的为人、执政以及求仙等各个方面,之后携带求仙用的巨资出逃,政哥在得知自己被骗后大怒,所以下令抓捕并且审讯方士,并把抓获的460人都处死了。可见政哥坑杀的大多都是方士,或许会掺杂几个儒生,也因为他们包庇方士,甚至联合方士欺骗咱政哥才会被处死的,换一个角度想想,你花重金让人办事,那人没办成也就算了,不仅骗了你,还在背后偷偷说你,被你发现后就连人带钱的跑路了,难怪政哥会气得掀了桌子,堂堂帝王,千古一帝,被一个人骗也就算了,被一群人当猴耍,搁谁谁不生气啊?
崇尚法家,可法家就是秦的底色,秦国之所以强大,最终能够统一天下都是因为自商鞅变法之后,六代君王始终坚持依法家思想治国,所以作为大秦帝国的接班人咱政哥对法家是不可能有抵触心理的,再加上他很崇拜韩非子的文章,所以咱政哥更倾向于法家,但有人就很疑惑,既然政哥尊崇是的是法家,又为何让一介儒生来做长子扶苏的老师呢?还有他如果真的是法家人物,为什么又允许儒生们在齐鲁旧地继续宣扬儒生理论,齐鲁浓厚的儒学氛围一直到西汉初年也丝毫不减呢?倘若政哥真的是法家人物,那他为何又要追求长生求仙问道呢?要知道法家最抵触的就是迷信思想的
咱们政哥虽然高度认可韩非子的理论,但是他也是有自己的想法的,韩非子认为管理大臣必须要有针对性的手段,该杀的就得杀,该挑刺的就得挑,如果君王猜不出大臣心中所想,那君王就应该毫不犹豫,马上杀了他,韩非子无疑是站在了“上尊而不侵”的角度,为君王谋划出了一整套万无一失的管理方案,可咱们政哥却并没有严格按照他的要求说的做,针对于小人!像嫪毐,郭开这样的,嬴政自然不会心慈手软,但对于功臣他也是一个都不想杀!全都给了高官厚禄让他们善终,像李斯如果按照韩非子的理论,这种能力大,权力欲望强的开国功臣一定是要想办法给除掉的,其实政哥也不是不知道李斯有利欲熏心的毛病,可他一直在给里他机会并且试图感化他,而不是找理由杀了他
自汉以后,秦始皇就被刻画成了暴戾凶残的形象,但实际上咱政哥如果真的有缺点的话,那也就是过于仁慈了,倘若他尊崇韩非子的《操作指南》,那赵高早就被蒙恬给处死了,李斯即使不被处死也离死的边缘上了,又怎么可能会有后来的沙丘之变呢?政哥虽然秉承法家的理念,以性恶论来审视绝大多数人,但他也相信好人的存在。信任他人的品德对于那些高风亮节的君子更是由衷的钦佩,并不像韩非子一样将好人视为人性中的异类
秦始皇虽然深谙法加精髓,但他和先秦的诸子们有着本质的不同,先秦的诸子们都在穷极一生追求学术的真理,而政哥则是帝国的管理者,作为一名政治家,他的思维则是哪个有用就用哪个,天下尚未统一之时,法家对富国强兵确实最有用,但打天下和治理天下可不是一回事儿,想要经营好一个空前辽阔的庞大帝国管理四倍原秦国人口的天下百姓光是靠法家的严刑酷法明显是不够的,这也就是嬴政为什么要在统一天下后“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欲以兴太平”的原因,其实在政哥的心中,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被看做美好的政治理念要去实践的,正因如此,他才让一介儒生来给扶苏当老师
并且政哥还成立专门的机构,让儒生们积极参与政治。试想如果政哥真的仇视儒生,那他去泰山封禅的时候,又为什么要带着一大批的儒生呢?实际上在政哥巡游天下时留下来的中就有“贵贱分明,男女礼顺,合同父子,圣智仁义”等经典的儒家话语,还有在秦国的法律书籍《语书》和《为吏之道》里,像什么“慈下雾勿陵,宽俗忠信敬上”等也都是经典的儒家词框,这说明政哥在将儒家和法家相互融合方面做出的努力还是挺大的
秦国和大秦帝国是不一样的。成为皇帝后,嬴政坐拥天下,想短期内让六国之民都秉承同一种思想,那是不现实的。而且嬴政本人也不愿意一叶障目,否定其他的学派。所以,汉初针对秦王朝是亡于法家思想的结论,确实有失偏颇。复旦大学著名秦汉史研究学者刘修明认为:秦王朝的统治思想一直处于探索的过程中,法家、儒家、阴阳家的思想都参与到了这一探索中来。甚至于不仅是法、儒、阴阳思想的结合,道家、宗教神学,以及墨家的思想也有影响
秦始皇并不想罢黜百家,独尊某术,他在思想文化上更倾向于以法家为主,其他思想兼收并蓄,哪个好用用哪个。这是跟后世的王朝有很大的不同的。从《史记》以及很多秦简资料中可以明确的看到,秦始皇在依法治国的同时,儒家的礼仪教化和忠孝之道,道家的玄学方术,阴阳家的‘五德终始’‘四时之政’以及墨家的‘强力疾作’等,都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总的来说,咱政哥被评为“千古一帝”,华夏的“祖龙”不是没有原因的,他的思想和功绩是真的很超前,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车同轨,修筑长城定华夏龙脉,修水渠,用陶俑代替活人殉葬,让死后的士兵魂魄有处可去,提倡一夫一妻制,奠定了华夏的版图,将大一统的思想贯彻到底,天哪,我那帅气迷人的老祖宗,不敢想象,他要是活到现在,整个地球都是中国的,咱也就不用学那些乱七八糟的语言和文字了,话说唐僧肉真的不能分给他一片吗?
“一个用陶俑代替活人殉葬的帝王能有多残暴?”
“重要的是修长城,也不是白修的,都是给钱的”
“服兵役或者是做苦力家里都要留一个男丁来赡养老人,天哪,他真的,我哭死”
“ 他在位期间没有杀过一个功臣,尽管他倾向的是法家”
“我都不敢想象咱们的老祖宗在下面遇到扶苏,他的心态该有多崩溃”
“笑死了,赵王骂嬴政那一段真的看一遍笑一遍😂”
“政哥:就喜欢你看不惯我,但是又干不掉我的样子😝”
“哈哈哈,还有韩王的那一段,真的把甩锅甩得淋漓尽致”
“韩王表示别打我,我都是被逼的,都是魏国逼的!大哥你要相信我!”
“大秦可以亡,但是华夏绝对不可以分裂,谁懂这句话是咱政哥说的”
“唐僧身上肉那么多,分给他一片怎么了?”
“哇,咱政哥好帅😍”
“ 政哥和芈华什么时候生二胎呀?”
芈华哈哈哈
嬴政这个…
“政哥,趁现在咱年轻,赶紧生”
“政哥30多岁好像就不太行了,胡亥是他的第十八子,也是最小的一个儿子”
嬴政别提胡亥了,影响心情
“政哥和芈华怎么亲密部分那么少?”
“还想看你俩侍寝的”
芈华其实是有亲密部分的,只是没有写而已
嬴政对
“我去,芈华吃得是真好”
“这样的政哥,难怪芈华爱的死去活来的😍”
“他俩侍寝的画面,我脑子里都能自动浮现了😍”
“他俩只要该写的写多一点,很难不爱,最甜的不是现在,而是成亲后的那段时间,他是真的宠”
“不宠哪来的扶苏?🌝”
“哈哈哈,这话说的太对了”
“能不能把成亲后的给补上呀?我是真的很想看😍”
“ 和政哥传出绯闻的很多,但唯一能被证实的也就只有扶苏的母亲了”
“对,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光凭这一句足以肯定咱政哥有多喜欢这个嫡长子”
“包括他的生母,能得到政哥的唯一偏爱,也是绝了”
“扶苏的母亲不是郑国女子吗?”
“是郑国女子的概率很小,因为当时的后宫是华阳太后说了算,若不是楚国女子,华阳太后怎么可能会让她顺利生下嫡长子呢?”
“政哥爱芈华吗?”
嬴政爱是肯定爱过的,只是再怎么爱也没有江山重要
“妥妥的事业型大男主”
“感觉芈华不是那种楚楚可怜的纯情小白花”
“当然,就拿那场鸿门宴来说,她明知道请自己去就是为了羞辱自己的,但是她还是去了,并且还成了那场宴会的最大赢家,把赵姬气的不轻”
“哈哈哈,你以为赵姬让她罚跪,简简单单是因为她迟到了吗?”
“那是因为什么?”
“因为她敢正面硬刚赵姬,赵姬一怒之下才让她去罚跪的”
“她说了什么惹怒了赵姬?”
“没有嬴政就没有她如今的太后之位,说实话,赵姬当上太后就有点飘了,芈华的这句话直接把她弄生气了”
“我觉得芈华说的也没错呀”
“就是,有一点权力就飘了,竟然要情人不要自己的儿子,没有他儿子,她哪来的权利?”
“嗯嗯,芈华虽然身在出国,但是她不可能丝毫不知道在咸阳宫是赵姬和吕不韦说了算,她就是故意惹怒赵姬,让她去罚跪一切都是给嬴政看的”
“芈华和慕容雪一样都爱赌,之前芈华就赌在嬴政的心中,到底是他母亲赵姬重要还是她重要,结果她赢了,因为当时的嬴政并没有实权,所以她赌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芈姓一族,当然了,她又赌赢了”
“芈启生了一个好女儿”
“还有一个好女婿,笑死了,他全程在旁边吃瓜”
“本来可以拿双赢的,结果自己作死把自己作没了”
“如果芈启没有叛国的话,芈华和嬴政真的能够保他一辈子”
“做个全程在旁边吃瓜的老丈人不好吗?”
“芈启真的是双能,又是老丈人,又是丞相”
“哈哈哈,芈启到了后世能吹100年,秦始皇嬴政是我女婿”
“哈哈哈,芈启:装不了一点,心事都写脸上”
“有嬴政这个女婿,他是心高气傲,敢叛国,他是生死难料”
“芈启到关键时刻居然帮楚国,结果最后放火烧秦王宫的也是楚人”
“是项羽烧的,再怎么说,秦王宫也是秦人百年奋斗而来的基业,他凭什么说烧就烧?”
“杀了秦王子婴还不够,还放火烧了秦王宫”
“政哥表示下来直接无语住了,家没守住也就算了,还让人把家给烧了”
“政哥下来看了都表示不是他有病吧,坑杀秦人也就算了,干嘛把宫殿都给烧了?单抢你楚人一家的钱了?干活没给你工钱还是怎么回事?”
“哈哈哈,连带着未修建完成的阿房宫也一起烧了”
“政哥表示我的格局是大,但是不代表你就可以在我家里胡作非为,就算胡作非为,你也不该把我家都给烧了呀!”
“政哥:别管朕了,朕悬着的心已经死了”
“可怜我的秦王子婴,只是生不逢时而已,他明明有谋略有手段,要是让他早出生,又或者让他接了胡亥的位置,我就不相信大秦还能完”
“扶苏性子太过于温和是一位仁君,而子婴则不同要手段有手段,要谋略有谋略,是一位明君我感觉秦王子婴完全可以继承政哥的衣钵”
“扶苏和子婴都镇不住底下的项羽和刘邦,还得是要咱政哥亲自来”
“子婴确实从各个方面除了气质之外,是唯一一个符合嬴政立储君的人选的,但奈何他是罪臣之子”
“但最后不也是坐上秦王的位置了?”
“那是因为嬴氏的兄弟姐妹全被胡亥杀了个干净,没有人了呀”
“但凡嬴家有人,再怎么轮也轮不上子婴”
“大秦亡在他手上,但是后世却没有一个人骂他,因为他是真的生不逢时”
“还是一句话,政哥在位一天底下便无人敢反,哪怕最后项羽都带着大军杀到咸阳城,嬴政也能扳回一局”
“当然,咱政哥可是个谋略家和政治家,敢在嬴政面前逼逼,他拔出1米6的秦王剑,底下的人立刻就闭嘴了,死不可怕,可怕的是死之前还要受尽折磨”
“穿着一身玄色的龙袍,头戴王冠,198的大高个,眼神冰冷且又带着杀意,尤其还有他腰间别着的1米6的秦王剑他站在那里扑面而来的便是不怒自威的霸气感”
“哈哈哈,刘邦看了都要惊叹,更何况是项羽呢”
“项羽:嬴政是什么样的人?子婴:英雄 项羽:那我呢?子婴:不知道”
“哈哈哈,子婴表示我很坦诚的,即使是临死之前的坦诚”
“子婴:跟嬴政比,你算老几?”
“项羽作为西楚的霸王还是有点实力的”
“有实力和有格局是两码事儿”
“ 咱政哥的分评也算是反转了,之前看了好多帖子90%都是骂嬴政的”
秦朝的意难平,你最心疼谁?
一,嬴政和芈华的相伴却不能相守…
“大王,臣妾不怕受委屈,也不求王后之位,臣妾只求能默默的守在大王身边就好”
在扳倒赵姬,吕不韦和嫪毐之前,政哥一直都是无实权的,就连像出兵这种大事儿都不需要他知道,在得知自己的母亲赵姬和嫪毐之间的关系,嬴政当时的心情可想而知,而陪他一起撑过来的人是芈华,芈华知道他的不易和隐忍,所以并没有多问,但其实她都懂
而前期的嬴政对芈华也是真心的宠爱,虽然芈华跟离秋同是嬴政的正妻,但嬴政对二人的态度还是很明显的,尤其是芈华怀扶苏的那段时间,嬴政除了处理朝政批阅奏折之外,空闲时间全都陪着芈华,这宠爱和偏爱也是没谁了,在野史中和政哥传出绯闻的女人很多,可后宫的事在正史中却是极少提到,但是从嬴政对扶苏的宠爱和重视,不难看出他对扶苏的母亲芈华也是十分偏爱的,母凭子贵,子凭母贵,这句话可不是说说而已
可在正史中却并没有提到扶苏的生母,这极大可能是被嬴政抹去了她的存在,很多人都纳闷芈华到底做错了什么,竟然让嬴政抹去了她的存在,其实芈华就是华阳太后安排在嬴政身边的棋子时时观察他的动向,当得知嬴政要攻打楚国时,芈华第一时间将这件事情告诉了芈启,这估计是芈华这辈子做的唯一一件错事了,芈华做梦也没有想到告诉芈启后,他居然会舍弃她与扶苏包括芈姓的宗室们叛国,导致秦军损兵折将20多万,这可把嬴政气的不轻,嬴政虽然表面并没有责罚芈姓宗室,但实际上芈华却心里清楚,毕竟两人是夫妻,再加上两人多年的相处,芈华又怎么可能不知嬴政的为人,所以为了不牵累扶苏,芈华最终选择了服毒自尽,临死前她恳求嬴政照顾好扶苏,芈华知道以扶苏温和宽仁的性子总有一天会惹怒嬴政,所以在照顾好扶苏上又加了一条“倘若扶苏日后冲撞了大王,还请大王看在与臣妾多年的夫妻情分上宽佑扶苏”,不得不说芈华想的还是挺全面的
二,嬴政与扶苏的父不知子,子亦不知父…
“扶苏…你可是朕的嫡长子啊,朕怎么可能会要杀你?”
嬴政对儿女们的要求也算是比较严格的,尤其是自己的嫡长子扶苏,从小便将扶苏视为自己的下一任继承人,虽然当时的嬴政正在攻打六国无暇顾及扶苏,但是对扶苏的教育也没有草率,请了儒家第一学子淳如越来当扶苏的老师,可见嬴政对扶苏的重视程度,可扶苏却不知情,尤其是他冒死进谏惹得嬴政大发雷霆,嬴政罚他去边疆,从那一刻扶苏便认为嬴政讨厌他了,殊不知,嬴政看他远去的背影,默默的在心中叹了口气“扶苏,你身为朕的嫡长子,却不知朕的良苦用心,更不懂朕,你要朕如何才能心安啊?”就因为这件事情,父子俩便出现了隔阂,扶苏自从去了边疆后便再没有来看过嬴政,而嬴政最后一次去边疆叮嘱了蒙恬几句话后望着扶苏的背影双眼含泪,但最后也是默默的离开了,而扶苏也看到了嬴政,但怕嬴政看到他又心生厌恶,所以便只能望着,扶苏没想到这一别竟成了他与父亲嬴政的永别
嬴政死后,赵高联合李斯与胡亥将嬴政拟定的诏书给销毁了,重新拟定了两个新的诏书,一个便是扶持胡亥继位的诏书,而另一个则是赐死扶苏与蒙恬的诏书,而当扶苏看到假诏时哭的泣不成声,当即拔剑决定自刎,却被一旁的蒙恬拦住,“皇上在外,没有立下太子,派我带领三十万大军守卫边疆,公子担任监军,这是天下的重任啊。现在只有一个使者来,您就立刻自杀,怎能知道其中没有虚假呢?希望您再请示一下,有了回答之后再死也不晚啊!”蒙恬也察觉了不对劲,奈何扶苏死意已决“父亲命儿子死去,还要请示什么!”情急之下蒙恬抢了扶苏的佩剑,却没想到扶苏竟还藏着小刀,于是便用小刀自刎了,而蒙恬则说什么也不肯自杀,于是便被使者关押在了阳周
三,嬴元曼与嬴政的彻底决裂,身为大秦的长公主却被逼的一夜白发…
嬴元曼父王…儿臣恳求您,不要将儿臣许配给王翦好吗?
此时的嬴元曼,泪水如断线珍珠般滑落,她颤抖的双手死死攥住嬴政的衣袂,满目哀切地恳求道
而嬴政却是冷冷的望着嬴元曼说道
嬴政寡人意已决,你无需再多言
赢元曼闻言,骤然如遭雷击,身子无力地垮了下去,瘫坐在冰冷的石板上。她的声音夹杂着无尽的悲痛,颤抖得如同秋风中的落叶,带着哭腔,直勾勾地凝视着嬴政,泪水如断线的珍珠,滚滚而下
嬴元曼父王,您就真的忍心让女儿嫁过去守寡吗?
嬴政这件事,寡人没得选…
嬴元曼可我是你的女儿啊!
嬴元曼的情绪如决堤之水无法遏制,嗓音里夹杂着无尽的悲呛,她嘶吼着,那声音如同破碎的玉器在夜空中回荡
嬴政你是寡人的女儿,但也是这大秦的公主,你没得选
听到这话的嬴元曼缓缓的从地上站起身望着嬴政说道
嬴元曼所以在你的眼中,我从始至终也不过只是你统一六国的牺牲品是吗?!
嬴政是!为了这大秦,为了统一六国的宏愿,寡人必须要这么做!
闻言,嬴元曼心中的烛火瞬息间熄灭,仿佛被疾风吹过的残烬,无力地跌坐于地,嘴角牵动着一抹苦笑,那笑容比哀哭更显苍凉
嬴元曼自古帝王皆是无情,女儿一开始还不信,直到听到父王刚刚说的话,女儿算是彻底信了,您为了大秦,为了统一六国,连自己的亲生女儿都可以舍弃,还有什么是您做不出来的?
嬴政……
嬴元曼愿下辈子,只求做个平凡女子,再也不愿入着帝王之家
说罢,赢元曼匍匐在地向嬴政重重叩首,泪光闪烁的眼眸凝视着嬴政
嬴元曼父王…这是儿臣最后一次这么称呼您,从今以后,你我父女恩断义绝
听到恩断义绝这几个字嬴政心头顿时一颤,不可置信的望着嬴元曼
嬴元曼日后,还望父王珍重…
说罢,嬴元曼再度向嬴政行了一个庄重的跪拜礼,完毕后,她缓缓直起身子,不带一丝回头,决绝地离去。嬴政目送着她的背影渐行渐远,眼底满溢的是自我责咎与难舍之情,泪水在眼眶里打转,犹如晶莹的珍珠悬于丝线,却硬是被他强忍回去,化作一声深沉的叹息,久久回荡在空旷的大殿之中
嬴元曼回去的当晚便一夜白头,从那之后,两人便再也没有见过面,直到嬴政的死讯从咸阳传出时,作为长女的嬴元曼也没有回去,可见嬴元曼对嬴政的恨意有多大
“怎么就只有三个,没有了?”
“还有,蒙氏一族和子婴”
“如果可以的话,把嬴政和芈华成亲之后的也给补上😍”
“政哥唯一愧对的就是自己的长女嬴元曼了”
“可最后嬴元曼还是被胡亥处死了”
“意难平,全是意难平啊”
“不知道改完之后是什么样的,只求别那么虐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