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众人只以为又是一场新的轮回,一个弱势的帝王,一个聪慧的少师,大乾的天命又要重复上演。慢慢的,姜雪蕙让诸臣都心服口服。
朝堂上,这次的议题是开海禁与否。其实也没什么好争议的,主导海上贸易的是姜少师,所有人都知道所谓议题不过是走个过场。
很快事情就进行到出海的人选,出乎意料的是,姜雪蕙推荐了曾经兴武卫出身的一个小官——周寅之。要知道过去的定国公坏事后,兴武卫直到现在都一蹶不振。姜雪蕙引荐时,赞其善于沟通,吃苦耐劳,心性坚韧。
对周寅之有些了解的人都皱着眉头,他本人激动的拜倒,效仿姜雪蕙当年,立下军令状。
下朝后,已经是刑部侍郎的尤月找到她,有些不解,“雪蕙,我听说他人品不太好……”
姜雪蕙摇摇头,“喜欢权势钱财,从来不是什么大的缺点。他足够狠心,也足够有毅力,另外再加上善于左右逢源、察言观色,就是大大的优点了。”还有就是他的妻子,势力也都在大乾,他没得选,不过这种原因就不好说出来了。
在新的钦天监监正方妙卜卦后,船队挑了个宜出行的日子启航。
一年后,瘦了一大圈的周寅之带回了大量新奇的种子和技术,还有附近的地图,大乾上下一片哗然。
新的改革不断上演,整个国家又焕发出新一轮的活力。
看着朝堂上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姜雪蕙,燕临又看了看同样满眼惊艳的张遮,心里叹了口气。乱世用能人,智者漫步繁星,凡庸却连一处脚印都无法追及,大乾上下谁能不为她的优秀而倾倒。
流放璜州前,燕临还想着姜雪宁喜欢张遮,她怎么办,如今想来当真是庸人自扰,她怎么会是为了儿女情长绊住脚步的人。
回想起战场相遇时,看着他惊讶的表情,姜雪蕙洒脱一笑,对他说,“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燕回,打完这场仗,我们就算两不相欠了。”
确实两不相欠了,之后她的眼中就只有苍生天下和表兄谢危。
看着意气风发的姜雪蕙和……门口贤惠送妻的谢危,姜雪宁想,她们真的很不一样。
同样是掌握权势,她拿着玉玺,被骂是祸国妖后。姜雪蕙光明正大的在前朝搅动风云,却能让所有人都称赞她的才能,夸她是君子直臣。周寅之跟着她是互相利用,对着姜雪蕙却当真生出了崇拜敬仰,她不得不服。
门前是日新月异的大乾京都街道,姜雪宁停止胡思乱想,也上了马车去户部点卯。好歹她如今也是让大乾发展的一员,得对得起身上的责任。
四十岁时,孟氏去世,姜雪蕙看朝中已是人才济济,索性提出辞官归隐。毕竟不能永远让她主导一个朝代的发展,新的人才也要有发挥的空间。
守孝结束,托白果寺师父照顾好婉娘的长明灯,她留下“万物恒变,唯变不变”勉励朝中众人后,就带着跃跃欲试的谢危开始了全国旅行。
他们去看了塞北的雪,江南的水,见过大漠长月,江海山川,两人的琴音也于每一处风景奏响缠绵。一路走走停停,年老后体力下降的两人又回了姜家休养,和昔日好友围炉煮茶。
后世史书记载:
姜雪蕙,十九岁作为公主伴读,任职户部,充盈国库;二十岁随还是储君的沈芷衣,亲征大月,收复平南王逆党势力;二十三岁连中三元,官拜太子少师;三十岁开海禁,带领大乾睁眼看世界。此后十年,经文维武,居功至伟,无可挑剔。
往后千百年,她都是令无数文人墨客心生向往的存在,无数文臣武将终其一生只求达到其中一半的成就。
大乾纷乱的朝局中,她是唯一清冷的雪,更是那个时代,唯一的主角。纵使当时的帝王沈芷衣并非庸主,在她面前也要黯然失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