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堀剪短发了”
“啊😧
“好丑的”
“我回老家啦”
“去干嘛”
“没有啊我就是回老家”
“我们去年返校干什么了”
施婷记得暑假要返校
“什么都没有干”
“哪里啊我记得要检测什么的但是已经忘了就记得语文抽了古诗。我古诗其实还没背”
“谁背了啊”
“真好,一起挨骂”
“完蛋了,还好我会背古诗,只是不会古文”
“呵呵”
“男人的嘴”
“骗人的鬼”黄琰抢答
“……”
“我现在在写语文项目化,人死了”
“我都还没做他说开学前交也行我就没做,嘿嘿”
“e懒”
“那你说,你写的诗是什么。”
“暗恋是女孩子 所积累的一生之中 感情 的沉淀也是男孩子所不知道的 人生历程 心里的无奈”
“你当我没读过余光中啊”
“这么冷门的诗都看过”
“对啊”
你不知道的是
这是为了你看的
哪有什么不期而遇,都是我蓄谋已久
……………………………………………………
笔尖划过纸面,沙沙声在课上会精准复制粘贴。同桌的笔突然出现在视野边缘,偷偷摸摸敲击桌沿,停笔、疑惑、微微转头。没人言语,周围几个同学笑着用手指了指窗外。书写声渐止,一道道目光暂时从题目上移开,途经熟悉的身影,终点是窗外的晚霞。金色灿烂,粉色温柔,舒卷浓淡,就这样在我们的高中洋洋洒洒又肆意妄为的占据了30平方米的夏天。
“黄琰,你来分享一下,你最喜欢的诗人”
老师点到黄琰
施婷下意识地抬头,看向正前面的背影
“余光中。余光中的诗歌,特别是《乡愁》,通过四个递进的事物: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不直接言愁,却将愁绪毫发毕现。这些诗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还反映了台湾与大陆分隔的历史背景,以及诗人对国家统一的渴望。诗中的时空交杂,通过设置时空矛盾和时空并置的手法,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和诗意的深度。例如,《春天,遂想起》中的时间与空间的对比,以及《嘉陵江水》中空间与时间的延伸,都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余光中的诗歌还蕴含着丰富的意象和文化记忆,通过对物的反复书写,构成意象链,赋予更深的象征和旨归。这些意象不仅是乡愁的载体,也是文化记忆和隐秘情感的象征。诗人的这种表达方式,使得他的诗歌具有了跨越时空的力量,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此外,余光中的作品《世界在走,我坐着》洋溢着文字里的家国情怀,通过独特的文字表达和深刻的情感,抒发了他对中国这片土地的热爱和眷恋。诗篇中的中国元素,如杏花、雨水以及江南的浪漫情调,透发出诗人对祖国的爱。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感,也激发了读者对祖国的赤诚之心和民族自信。”
“当然,最重要的是,我喜欢他写的暗恋”
他回头,正好与施婷对视
他张扬又肆意,像六月的太阳,让人欢喜的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