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非常愤怒,问道:“谁能帮我捉拿他?”话还没说完,文丑就骑马持枪,直接冲上了桥。
公孙瓒在桥边与文丑交战。两人战斗了不到十几个回合,公孙瓒渐渐抵挡不住,败退逃跑。
文丑趁势紧追不舍。公孙瓒逃入自己的军阵中,文丑骑马直冲进中军,四处冲撞。
公孙瓒手下的四名健将一起迎战文丑,但被文丑一枪刺死一个,其他三个都逃跑了。
文丑一直追赶公孙瓒到阵后,公孙瓒朝着山谷逃去。文丑骑马大声喝道:“快下马投降!”公孙瓒的弓箭都掉落了,头盔也掉了下来;他披头散发,骑马在山坡上奔逃;但由于马失前蹄,公孙瓒从马背上摔了下来,滚到了山坡下。
文丑迅速拿起枪准备刺杀公孙瓒。就在这时,草坡左侧突然出现了一个年轻的将军,他骑马持枪,直接冲向文丑,与文丑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公孙瓒爬上山坡,看到了那个年轻将军:他身高八尺,眉毛浓密,眼睛大而有神,脸庞宽阔,下巴丰满,威风凛凛,与文丑大战了五六十回合,胜负难分。
公孙瓒的援军赶到,文丑调转马头离开了。那位年轻的将军也没有追赶。
公孙瓒急忙下山坡,询问那位年轻将军的姓名。年轻将军礼貌地回答说:“我是常山真定人,名叫赵云,字子龙。原本是袁绍手下的人。因为我发现袁绍没有忠于国家和拯救民众的心思,所以决定离开他,投奔您的麾下,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了您。”
公孙瓒非常高兴,于是带着赵云一起回到营寨,整顿装备和士兵。第二天,公孙瓒将自己的军队分成左右两队,排列得像翅膀一样。
公孙瓒的军队中有五千多匹马,其中大部分都是白马。这是因为公孙瓒曾经与羌人作战,他总是选择白马作为先锋,因此被称为“白马将军”。羌人一看到白马就会逃跑,所以公孙瓒军中的白马非常多。袁绍命令颜良和文丑作为先锋,各自带领一千名弓弩手,也将他们分成左右两队;左边的一队负责射击公孙瓒的右军,右边的一队则负责射击公孙瓒的左军。此外,袁绍还命令麴义带领八百名弓手和一万五千名步兵,排列在阵中。袁绍自己则率领数万名马步军,作为后援。公孙瓒刚刚得到赵云,还不了解他的忠诚度,所以命令他带领另一支军队在后方。公孙瓒派遣大将严纲作为先锋。他自己则率领中军,站在桥上,旁边竖立着一面巨大的红色圆圈金色线条的帅旗在他面前。从早上辰时开始敲鼓,一直到巳时,袁绍的军队都没有前进。
麴义命令弓箭手全部躲在防箭牌下面,只等听到炮声就开始放箭。严纲带领军队鼓噪呐喊,直冲向麴义的军队。
麴义的军队看到严纲的军队冲过来,都静静地躲藏着不动;直到严纲的军队靠近了,一声炮响响起,八百名弓弩手立刻一齐发射箭矢。严纲急忙想要撤退,但被麴义骑马挥刀,斩杀在马下,公孙瓒的军队因此大败。
公孙瓒的左右两军想要前来救援,但都被颜良和文丑带领的弓弩手射住了。
袁绍的军队全面进攻,一直杀到了界桥边。
麴义骑马到达,首先斩杀了拿着旗帜的将领,然后将绣有图案的旗帜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