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孝帝御书房
“她现在怎么样?”洪孝帝拈起一颗棋子,下了一手刺。(刺在围棋当中的含义是直接针对对方的断点或薄弱的地方。)
萧蘅手微顿,接着下了一手二间高挂。
“成王卧薪多时,已有成竹之势,你我之间不必多言。”洪孝帝将棋子放回棋篓,正视萧蘅。
“如今朕有权,你有兵,却缺了这粮草,握在成王的手中。”萧蘅也将棋子扔回棋篓:“陛下真正想要的,不是粮草。粮草一事由兵部和户部共同协理,成王仅仅掌握了负责承运的御史台。”
“那你应当清楚,朕真正在意的,是什么。”洪孝帝端起茶杯饮了一口茶。
“陛下真正愁的,是成王举荐即将上任的工部侍郎,将手伸向军火。”萧蘅重新握了一颗棋子在手中。
“肃国公有何高见?”
洪孝帝端起一杯茶放在萧蘅面前。
“陛下心中早有成算。”萧蘅并未动那杯茶,“此刻我却有些后悔,送出那封信。”
洪孝帝一手下在天元:“朕为天子,百姓安乐,朝堂安定是朕的责任。”
(天元是围棋中最中央的星位,在此处隐含洪孝帝希望推出一个足够吸引目光的靶子与成王一党明牌,同时获得助力,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萧蘅手指用力变得发白:“你舍得吗?”
“朕知晓这个决定对不起你们萧家,萧家满门忠烈,如今她回来了,想必也有自己想做的事,想报的仇。朕这么做,是在帮她。”洪孝帝起身伸向萧蘅的手,坚定地取走他手中的棋子。
“封为郡主也伸不进工部,陛下打算如何?”萧蘅松手,看向自己的手。
“先帝创办明义堂,朕可以开女官之先例。”洪孝帝坐回桌前,拿起一本奏折,“就封为,工部侍君。五年前她功劳卓著,那时并没有获得任何赏赐,此次一并封赏。”
“五年前国师府的大火陛下又如何解释?”萧蘅勾起一抹冷笑,“五年的无踪无迹又算什么。”
“国师府大火是歹人所为,至于桑荇,乃是万般艰险之下为你肃国公所救,重伤将养至此。”
“不,如今应唤她萧荇,既然国师已去,就归入你肃国公府,入萧家族谱,你也不再是孤单一人了。”洪孝帝登基五年,已褪去青涩,成为一个成熟的帝王。
“她的婚约。”萧蘅话刚出口,便被洪孝帝所打断:“此事不必再提。”
萧蘅起身走到门口:“十年相伴,离别五年后的第一面,就要在朝堂之上吗?”
话落,萧蘅向门外走去,竟也不曾告退。
门外的陆玑一看主君这铁青的脸色,沉默地跟在身后。
二人走到宫门,身后传来内侍太监的声音:“传旨!”负责传旨的太监与他们二人擦肩而过。
“一定要如此吗?连一刻也等不了。”
萧蘅上马,疾驰着往肃国公府而去。
御书房内,洪孝帝也并不像一刻钟前那样决绝。
“朕不是怕你后悔,而是,怕自己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