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死兔崽子,这可是金贵的东西,人家给你你真拿了。”
刘胜义的媳妇走到半路,被自己的孙子追了上去,没想到这兔崽子,给自己一颗大白兔奶糖。
连忙拉着自家孙子赶忙往这边走,小声的指责道。
没想到撞上自家丈夫和刘高状还有那知青。
“咋了?”
刘胜义见自家媳妇有些恼怒的模样,问道,刘狗蛋有些委屈的想哭。
“许知青,这大白兔奶糖,我们不能收。”刘胜义的媳妇将那三颗糖递过去给许沅卿。
“而且,自己可不相信无缘无故的就给别人东西吃。”
刘胜义的媳妇想着,看许沅卿的眼神也更不喜欢。
许沅卿后退了几步,听刘胜义的媳妇讲的话,看到想哭的刘狗蛋。
“刘婶,这几颗糖,给他吃了就算了,我又不缺这几颗糖。”
面对一个对自己没什么好感的人,许沅卿说的话也冷了不少。
“你带孩子先回去,我带许丫头先去找租借的地方!”
刘胜义上前眼神有些犀利的看了看自己的媳妇。
刘胜义的媳妇只好拉着孙子离开,手里的大白兔奶糖,许沅卿也没要,只好拿着回去。
“村长,许丫头,我先回去了。”
刘高状想着拿设计的图纸回去好好研究一下,就不想陪许沅卿和村长去找租借家了。
“行,”刘胜义和许沅卿来到了村里的中间有两三棵大树,这时的大树下汇集了不少人。
村里的路分成了三条路,分别是在东、西、南
他们也知道今天会有新知青来,而且,知青点在往东那边的路,要去到最里面,而三条路都是要通过这条路来出村子的。
“呦!村长,这也是新来的知青啊?”
不知道坐在树下的人群中谁问的一句话,也是其他人想问的。
“是啊!”刘胜义不再多说,毕竟,天上的太阳也渐渐的落山。
带着许沅卿往南边这条路走
“刘叔带你去的这家是村里的外姓,姓郭的一家。
他们一家为人也算不错,村里的名声较好。
她们家里也可怜,一个四十多岁的妇好不容易拉扯大四个孩子,三个儿子、一个女儿。
老二和女儿是龙凤胎,九岁的时候,在村背的那天河里被淹死了。
老大去当兵很少回来,好不容易结婚了,老大媳妇留下一对双胞胎儿子病逝。
老四会打猎,是个不爱说话,两年前摔断腿,好了腿还是有脚坡,有个儿子。”
许沅卿听着刘胜义说的话,脑海里想到了上一世,那郭家老四上山救过“她”一命,但郭老四被“她”给害死在深山里面。
两人来到一户泥盖院子门口停下来,“许丫头,郭氏脾气有点火爆,但为人是不错的,只要不惹到她。”
一个妇女能拉扯大四个孩子也不容易,更别提会遇到一些不要脸的男人,脾气火爆也很正常。
“郭大妹子!”刘胜义一边喊着,一边敲门。
“谁啊?”一个较粗的女声音在里面问,毕竟,现在不都忙着做饭吗?要是来蹭饭的,来都不用开门了。
“刘村的村长,”里面的人一听,连忙脚步快些走开门口打开门。
“诶呦,村长。”开门的是一位较高瘦,样貌也有几分好看,的四十多岁的妇人。
看到刘胜义身边的年轻姑娘,有些疑惑的问:“村长,你带这姑娘来我家这是干啥的?”
“之前,你不是说过,要是有知青愿意来租住的,考虑一下你家吗?”
那妇人听完,用手给自己脑袋拍了一下,“瞧我这记性,老咯。”
对二人热情招呼喊道:“来来来,快进来。”
许沅卿进到去,里面右边是瓜棚下养着两只野鸡,左边是有口井,院子里也挺干净。
村里的能打井的人家可不多,许沅卿是从刘胜义嘴里知道的。
厨房那边烟筒升起
两人坐在客厅的桌子旁边,“刘伯,喝水。”
给刘胜义端来一碗水的是约莫五岁的男孩,“姐姐,喝水。”
给许沅卿端来一碗水的是和刚才那男孩很像,但他的右脸上有伤。
“郭婶,我们直接谈吧!如果我在你这住三个月先,一个月给多少租金?”
郭氏见状,也不客套了,也直接说出自己想要的租金,“三块钱一个月行吗?”
“噗”,刘胜义喝着的水喷到一边,“我还没说完呢!”郭氏见状,连忙解释。
“我那房间可是大约三十多平方米,基本的家具你可以用,我还提供被子、席子什么的。
家里的菜和水和柴你都可以吃用的。”
“麻烦带我去看看你房间和环境?”许沅卿觉得这价格还可以,但她要住三个多月,就得看看值不值。
“好,姑娘,跟我来。”郭氏见状,连忙带许沅卿来到她说的房间逛了起来。
郭氏说的和这个自己住的房间差不多,许沅卿又和郭氏逛起了后院。
后院的菜在郭氏的打理下,那些菜十分的绿油油又大颗,还种了不少的青瓜、丝瓜等,还有豆角。
“怎么样?不亏吧?姑娘。”郭氏看着许沅卿,问,要是许沅卿能答应住下来,家里又有一大笔钱进账。
“行!”许沅卿觉得不错,两人回到客厅里,“刘叔,我住这,”
“我可以写两张字据?”想到要稳一些,便问郭氏,“这字据要都写的。”刘胜义说。
许沅卿打开自己的箱子拿出一个笔记本和一支黑笔。
写下郭氏答应的这些条件,自己在这三个月,也要按时给钱。
要是两人一方毁约,要赔钱。
“村长,看看有什么不妥,要是可以的话,麻烦读给郭婶听吧!”
这字据的,许沅卿不好自己读,同一个村的,起码信过她这外人。
刘胜义看完,觉得没什么不妥,读了出来,郭氏也听完后觉得可以。
许沅卿签了名字,郭氏也识几个大字,也会写自己的名字。
字据写了三份,刘胜义作为村长拿了一份,剩一个,许沅卿和郭氏,一人一份。
郭氏拿了字据,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自己家里,可以多一份收入,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