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父“闺女,家里谁来了?”
陆染涵“爸爸,你不是说要去开会的吗?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不是说好要到下午才回家的吗?”
陆柒涵满脸疑惑地看着父亲,语气中带着一丝不解与惊喜。
陆父“我担心那家人会欺负你,你这性子太固执了。为什么非要选那个男人不可呢?那家人的话难道你还没听懂吗?听父亲的吧,我会再为你找一个更好的。”
陆染涵“我已经说过,人已经来了,你刚才那些话他们都听见了。昨晚那个人来家里说的话,全是他一厢情愿的胡言乱语罢了。他的家人可不会说出那种话。”
大家面面相觑,显得有些尴尬。谁说不是我当着别人的面说他的不是。即使脸皮再厚的也会觉得不好意思。而且还人家还属于陌生人的阶段。更感觉不好了。
陆父“那个你们聊。嗯,我回村里继续开个会。”
面对这般尴尬的局面,他默默做出了离开的决定。家中已有妻子一人足以应对,而自己坐在这里反而显得有些多余。或许,前往村委会参加个会议会是更好的选择。若非女儿对这男子情有独钟,无论如何他也断不会轻易同意这桩婚事。并非是因为经济条件不允许,养育女儿本就是他的责任与幸福,即便需得供养她一生一世,他亦甘之如饴。然而,最令他难以释怀的,莫过于亲眼见证女儿从昔日那缠着自己讨糖吃的小丫头,成长为如今即将为人母的成熟女性。这般转变,怎不叫人心生无限感慨与忧虑?
陆染涵“爸,人都已经回来了,你怎么又想着往外跑?这样岂不是让人笑话?村里的乡亲们会怎么说咱们家呢?你可是这家里的顶梁柱啊。难道……你是对他不满意,还是对我为你挑选的女婿有意见?抑或是对我有什么不满?”
陆父“爸怎么会对自家闺女不满意呢?你可是我从小带大的。对别人再不满意,也不会对我闺女不满意。我”
许映星“伯父你好,我们昨天见过接下来我给你介绍一下我家里人如何?”
许映星“这位是我的爷爷奶奶,这是我的爸爸妈妈。还有,这是大哥和大嫂,二哥和二嫂。我是家里的老五,上面还有三位哥哥。三哥因为工作太忙没能赶来,四哥也是如此。站在我身旁的是小姑和小姑父,至于大姑,则是因为事务缠身未能出席。”
许映星“今天我们是来下聘的。”
陆父“你这是故意来找茬的吧。我几时答应过要把女儿嫁给你了?我不过是同意你们交往,可从未提过婚事。她是我家的福星,我怎舍得让她离开。”
许映星“我已经正式提交了申请报告,而我们的关系也得到了官方的认可。这足以证明国家对我们之间关系的承认。我理解伯父您对女儿远嫁的担忧,但真的很难用言语来表达我的决心和对未来的规划。”
奶奶一等便是三十载春秋,未曾再嫁,只在这旧院中默默守候。如今她已年过六旬,却依然固执地坚持着每半年便前往他曾常驻之地逗留半月,而后返回家中,继续守护着那株见证了岁月变迁的石榴树。家人曾多次劝说,试图让她放下这段漫长的等待,然而即便许家权倾一时,似乎也与她的执着无关。许家兄弟几人,虽坐拥丰厚家产,却始终无法忘怀那位英年早逝的五弟。每逢佳节或寻常日子,侄子侄女们总会找寻理由,每月抽身四五次回到这里,每次停留数日,仿佛唯有如此,才能稍稍慰藉心中那份难以割舍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