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一两个月,他们还能靠着时差缝隙里的视频通话和零星消息维系。许凯会跟她抱怨海外合作的繁琐,她会跟他分享剧组里的趣事。虽然通话时间越来越短,消息回复的间隔越来越长,但彼此的心还是暖的。
但从第三个月开始,情况却变得不太乐观起来。许凯仿佛彻底被工作吞噬。白鹿发去的“早安”、“晚安”、“记得吃饭”,往往石沉大海,隔天才能收到一个简短的“嗯”、“知道了”、“在忙”。视频通话成了奢望,每次提起,他都以“马上要开会”、“还在应酬”搪塞过去。
第五个月,白鹿清晰地感觉到了不对劲。
这不再是简单的“忙”,而是一种情感上的“断联”。她作为未婚妻,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爱人具体在做什么,心情如何,身体是否吃得消。她的关心和问候,像投入深海的石子,连一丝涟漪都看不见。巨大的不安和失落感笼罩了她。
异国恋,本就脆弱。当沟通的桥梁断裂,信任的基石便开始动摇。她开始不由自主地胡思乱想:他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是不是……厌倦了?或者,像那些豪门狗血剧一样,遇到了更“合适”的人?
这一年,对白鹿而言,是一场漫长而无声的凌迟。她的委屈并非来自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源于无数个被忽视、被搁置、最终石沉大海的瞬间。
就在这时,网上开始零星出现许凯在国外的“花边新闻”
一张模糊的抓拍,是他和一位金发碧眼的合作方女代表在酒吧门口交谈,被营销号渲染成“许氏总裁异国夜会美女,举止亲密”。虽然很快被更专业的财经新闻覆盖,但那颗怀疑的种子,已经悄然在白鹿心里生根发芽。
她试着打电话给他,想亲口问清楚,得到的永远是冰冷的“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他工作手机常年静音,家庭机早已没电关机被遗忘在角落)
当那张酒吧门口的模糊照片在网上流传时,她告诉自己不要信,要相信他。她等他一个解释,哪怕只是一句“是工作应酬,别多想”。可她等来的,是更加彻底的失联。他的沉默,在当时的她看来,无异于一种默认。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就在每一个孤独的夜晚疯狂生长。
此时委屈、焦虑、不被重视的愤怒……种种情绪像野草般疯长,几乎要将她吞噬。她一遍遍翻看两人曾经的甜蜜合照和视频,对比现在近乎失联的状态,心像被针扎一样疼。
朋友会小心翼翼地问她:“你和许凯……没事吧?” 她只能故作潇洒地说“他忙他的,我忙我的,挺好”,转身却要独自消化所有的不安和猜测。她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不够好,不够重要,所以才会被他如此轻易地搁置在一旁。
将近一年的坚持,在这一刻彻底土崩瓦解。
在一个失眠的深夜,看着手机上依旧没有任何回应的对话框,累积了近一年的失望和伤心达到了顶点。冲动之下,她颤抖着手指,在微信上打下了两个字:
“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