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证词冲突了,矛盾了,虽然整体上没有问题,但是在细节上却错了。为什么我们所有进过厨房的男生出来后关于厨师长的说辞大同小异呢?为什么不是完全一样甚至是冲突了呢?”
一号看了一眼桥叶,随即收回视线,接着说。
“大家或多或少都读过推理小说,对于破案之类的也有所了解,自然也就知道单从线索数量来说对女生组不公平,所以我们要先将所有的线索公开,以便于各位掌握好目前的局势流向。”
不错的衔接。
“要想分析这整个事情的解决之法,就需要清楚此次事件之中有多少的变量,也就是各种不统一的信息量。这个信息量是什么呢?”
这人是天津人?
不过也确实,嗯……从理论上来说……时间?
桥叶不认为这算得上是变量,当初也不是没有考虑过,只是排除了这种可能,如果厨师长的外形随着时间变化的话,那么自己在厨房逗留这么久不可能看不出什么变化,回想一下,总计是十分钟左右。
一号带人进厨房,在自己上了三楼之后最多也就一分钟,自己上楼三分钟,下楼两分钟,观察时间最少三分钟,总计八分钟,如果一号提前考虑到了时间的问题,那么要想看出明显变化至少也会将人与人之间进入厨房的时间间隔保持在一分钟以上,观察厨房内环境至少两分钟,记住厨师长的服装细节就更需要时间。
根据一号给出的信息量,他怎么说最少都在厨房待了有五分钟,并且可能在这时间内靠近了厨师长,这么算,加上从厨房出来再楼梯口等待的一分钟,怎么说也比自己花的时间要久。
或者说其实只有一号和七号进去了?三号和六号说辞的时间顺序是在一号和七号之后的,而且也在身边,所以有可能是受一号吩咐,听他和七号的说辞后说一个大概,可是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排外?不可能啊,受游戏规则压迫,自己就算习惯单干并且自私也不得不好好合作,怎么说都没有撒谎藏证据的可能。
难不成,他已经发现了通关条件了?不不不,他的所有行动目前都受人监督,并且自己除了最先那一次,其余的时间一号都没有离开过自己的视线,他是没有可能发现有关通关条件的线索的,而且,整个楼阁有三楼加四楼的小卧室,不可能一楼就有所有的有关通关条件的线索。
所以,他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正常人,就算不是正常人,其反常的行为也必然是有目的性的,也就是说,无论是什么人,他在进行行动之前是一定会有其他的动作的,或许是眨眨眼、或许是手指敲个旋律、再者是两只手打个节奏,各种微小但是反常的动作,哪怕非常微小,也不是没有。
桥叶自认为别的不行,盯着一个人还是有点自己的法子的,他敢笃定,一号没有任何特殊的动作,甚至也没有任何特殊的表情,所以他没有提前找到通关条件的可能。
“我们进去的时间间隔是十五秒,分三组,第一个是我,第二个是三号和六号,最后一个是七号。”
漏洞太多了,先不说就算几人是只进不出,也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怎么可能会有只是因为不同视角而改变整体细节的事物呢?不过相对的,他说得也有道理,如果是这个分配在时间上倒也能够对上。只是,真的有效果吗?
不过,他不能反对,对于这个情况是什么叫法……阳谋?
自己是脱离群体的野兽,是需要受到压制的。
桥叶就怕他们用武力解决问题。
游戏说是与厨师长比试厨艺,可是连食材也都没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食材,有一套华丽的设施也没有用武之地,要是时间推移却依旧找不到食材的话,坚持到极限实在是不得不摒弃人性的时候极有可能动用武力,加上届时仅存的理智,会让他们堵上无知的可能,杀了自己,用自己的肉来和厨师长比试厨艺。那么,他将什么都做不到。
为了自己的安全考虑,也要赞同或者默认这个说法。
觉得自己被算计得很彻底,桥叶还是头一次。虽然都是一些小把戏,结果却是被早就发现的自己将自己堵死,导致一些事情不得不做,这滋味,真是一点都不好受。
“异议。”这时候,八号出声,“人眼能够观察到的变化是现象,并且有极大可能是可视的物理或化学变化,那么就一定有时间变量,十五秒以内你们可能贯彻了很多种变化或者一种变化,再者就是没有变化,根据你的说法,你们进去的时间不同,但是只进不出,要么得出相同的结论,要么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你们的说辞中具有迷惑性,没有清晰的指向性,尤其是三号和六号,他们的说辞最模糊,有可能他们两个根本都没有进厨房,实际上有可能只是你和七号进去过,所以我认为你们的说法不能够当成参考,并且我也不赞成你的猜想。”
为什么这个时候才说呢?
桥叶困惑。
八号是个苗条的女人,穿着宽松的居家服,身高并不是很高,是亚洲黄种人,长发及腰,但是长得不高,看样子生理发育可能有些障碍,要么就是真的很年轻(理论上来说,这种可能性更大)。
从措辞上推测大约是习惯掌握全局的感官,应该擅长棋盘类游戏。
观察力不错,脑子也好用,不过大局观似乎差了点,或者说是掌握线索的数量太少了?
“小姑娘,大局观还得再培养培养啊。”一号笑着看着八号,反驳说,“这里与现实的物理法则不互通吧?你说我说得对不对,十号?”
桥叶点了点头,对此并不是很意外,从刚才意识到一号算计了他后,他就已经想到了这种可能。
他,应该也看出来了。
“各位,回想一下整栋楼的地形图,还烦请想象一下这栋楼阁的空间结构组成是什么样的就能明白了。”
一号解释了原因,看来事实的确如此。
为了验证“物理法则与现实不互通”的假说,如果当时自己选择静观其变,跟随队伍的人去厨房观察情况,那么他大有可能会假装看了看楼梯口之后然后直接说明自己的猜想最后让人去上三楼验证。
他一定会选择自己。
为什么这么说?
回想一下出生点所有人的站位,自己是所有人中最靠近门的“单人组”。
出现在一个陌生的地方里时,因为虽然自己所处的地方暂时安全,但是不能够确保下一秒会不会出现一个歹徒拿着刀对着他脸颊比划,而自己目前身上并没有什么创伤,所处的空间又是陌生的,所以最先会做的事情会是什么呢?
当然是观察四周,找到自己安全的保障,如果手脚可以活动,就会找门、窗、柜子,如果手脚被捆绑住,就会找人,以他们的处境来看属于前者,那么门口的桥叶会变成所有人聚焦的焦点。
自己是一个人,视觉上分析,无论有没有交流,自己在初印象里就是被孤立的那个,一号作为目前先锋,如果想巩固自己的地位,就需要排异,其他人什么话都没说,占大多数,并且多在抱团,不好剔除他们的原生队伍,所以没有原生队伍的自己就会被盯上。
当时他并没有将所有人的站位放在心上,甚至没有仔细看,现在才发现,真是……
当然,如果男生组和女生组是一起行动的,他可能也会选择八号,因为八号最先开口,并且说了一个没什么用并且还浪费时间的分配方法,所以其实也就缓解了桥叶的孤独,届时将会有三个选项,让八号去,让自己去,和两个人一起去。
但是,他选择男女分组,也就是说,他的重心暂时放在男生组上,虽然女生组的看起来确实是那种没有能和他叫板的实力就是了。
男生组只有他,那就只有先排除他了。
但是,他应该保证自己这边统一才行。既然能率先想出这么多东西,为什么不能想到自己队内除了可以相信的六号(存疑)之外的人有反水的可能性呢?
总不可能是因为粗心大意吧?
到头来,无论是自己去还是不去,自己都要去。
被算计了。
这就是桥叶的弱点,他不能像一些天才一样无论什么时候都冷静地保持着高强度的思维运转,只要干扰项多一点,他的大脑就会因为思考各个干扰项组合的合理性和可能性导致处理不来,他只能永远保持冷静,但是不能永远保持思考。
在这一点,他算是输给了一号。
“没有支撑梁?”四号开口。
这才三十秒,恐怖的空间想象力,在这不过最多一分钟的时间内就在脑海之中构建出了自己所处楼阁的空间模型,真是恐怖。
中国有诗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就算有地形图,想要构建空间构型也是很难的,可能是没有这个技术力,所以没有标明楼阁的具体数据,仅仅只是结合自己对于一楼的直观见识构建其他没有见过的楼型的构型也是很难的。
不过,是因为没有注意到?还是说……
“没错,没有梁,对吧十号?”
桥叶再次点了点头,自然是没有否认的必要。
“我上了三楼,看到没有支撑梁,所以这么猜测,这里的重力与地球重力不同。”
物理学上,重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它会影响很多物理公式的运算,假如能出去,并且确认地球的位置的话,那么还能用古人的方法计算出和地球的距离,但是需要检测重力,这里一点检测用仪器都没有,怎么测?
倒也不是不可以,自己的身高是180cm,如果能将自己的身高均分成18份,那么每份就是10cm,或者说直接用自己全部的身高,计量这个地方重力的物理量。
结合牛顿……不行,还少了一些东西,测不出来。
算了,自己本来也不会算。
“有别的东西吗?”
防止我藏招?
倒也正常。
“没有。”
桥叶摇了摇头。
他现在反倒不在乎阁楼整体的问题,如果想让游戏进行,这个空间是不会崩坏的。最重要的是游戏规则,现在找出来的东西中没有食材,厨房之中也没有食材,那要怎么进行比试呢?
只要是游戏,就必然有通关的方法,人肉只是备选项。
但是规则中,杀人的后果是未知的,没人敢冒这个风险,或者没人不想让别人成为投石问路的工具。
总之,现在可以对二楼进行调查了。
杂物间A也就只有这些很可疑,其他的物品取出过多反而会造成干扰项,所以拿出的都是杂物间A突出的小空间里的东西。
那个空间是标着一到十号的储物柜,打火机是在地下室找到的。
其他在储物柜中找出的物品一共六个,二号是笔记本、烟枪是三号、四号是竖锯、排插是五号、白布是六号、锅是九号。
这是否寓意着什么?
头一次,桥叶准备相信自己的直觉。
“没有吗?”
一号沉思,想必他也没有料到这种情况,不过严肃的表情很快恢复“那么就接着进行我的猜想说明吧。在这些线索之中,我们能够得出什么?”
得出什么?
桥叶开始思索起线索的共通性,说起来现在找到的线索,除去作为物质存在的七件物品之外,其他的真实性都有待考究,但是却没有人质疑他们的存在,说明问题出在我们自己身上,争议的点过多,以至于不真实,抽象。
至于物品,别说争议了,连一个解释的人都没有。
难道是真实存在的物质的无可争议性和口头说辞的不稳定性?那是什么?假设说辞是真的,那又能证明什么?
“想必大家都能够想到这之间的联系,结合游戏规则的规定特殊行为的未知后果,我大胆设想了一种可能:这里是量子力学的世界。”
量子力学?
这个可能……其实也不是没有。
假设这个世界处于未被人为观测的量子叠加态,然后通过观测的一瞬间决定结果,那么男生组的描述不统一其实也就可以理解了。
这同样也可以解释八号的说法,原先由于变化在一瞬或一段时间内,如果按照次序后再一起进入的话,那么观测的结果肯定是相同的,就算前面的结果不同
而且如果停留时间够长,那么是一定能够观测到变化的,加上这个假说,应该就能证明事实上厨师长的确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了。
不对,依旧是那个问题,为什么证词不一样呢?
自己就在厨房待了超过十分钟,这难道不算长?一号带着其他人进入前后时间也没有他长,不可能他们看得到变化自己看不到。
以理来说,在观测这一动作进行了之后这个结果便已经定好了,不可能观测后再关门又不一样,除非人为观测前其结果不断变化且处于量子叠加态,观测后一瞬决定的结果又是处于不断变化的,自己没有看到过变化,可如果是因为有前者已经观测过后结果已经注定了?那为什么证词还是不一样?
……
不可能观测之后再关门又不一样?
不不不,这种可能性应该不存在。
如果将自己的事例扩大到一号等人应该也是一样不会改变的,但是证词偏偏就是有区别,所以量子力学观测后决定结果的观点是不成立的。
硬抠字眼,那就更不可能了,众人的说法都很模糊,其实如果硬抠字眼的话,所有人都只能相信自己的说辞,别人的说辞都会是假的,但是那样就有可能带着怀疑主义看待以后所有的事物,那样将会没完没了。
而且,从严谨性考虑,这么做显然是无意义的,浪费时间的。客观角度上来看,相信其他人的说辞对于通关更有利,但只是相信自己的话,其他人就都不能离开自己的视线,费时费力费人,现在的处境这种想法压根不会在考虑范围之内。
“不妨再大胆一点,这里是个人主观的量子力学的世界,我们每个人的观测都是不同的结果,由于时间点的异同,我们观测的结果呈现给我们自己的感觉也会有所不同,这也就能够解释为什么证词不同了,而至于为什么共同观测并不会影响先前观测这事物的结果,自然也是量子力学的观测决定性,这个结果在你的脑神经内形成,由于饥饿产生的幻觉固定了我们的认知,所以才会导致看的东西有些微的不同,导致证词不同。你们呢?怎么看?”
很有道理,这也能解释很多事情。
桥叶不禁赞同,但是,如果饥饿产生的幻觉既然可以影响对于事实的判断,那么我们对于各自的想法是那么容易改变的吗?桥叶可以通过痛觉缓解晕眩感,那么其实这个饥饿感应该并不会很强烈才对,可是为什么?
况且,幻觉真的可以影响并且使一个人坚持自己观测到的结果并且不因为外界原因撒谎吗?
诚然,不是没有这个可能,但是真的会有那么稳定吗?
更何况……
桥叶向后一靠,淡漠的表情看着一号的背影。
这家伙……
为什么要吃力不讨好地摧毁正常的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