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城阳侯的到来,给一直咸鱼的夏世安他们提了个醒,有些事要搬到明面上了。
抛开凌不疑求亲的事不谈,桓远曾说过,凌不疑是他们选中的人,至于选来做什么……自然是一个中间人。
当桓远把造纸术交给凌不疑时,凌不疑第一个反应就是觉得意外。
“桓远兄,你这是……”在楼何大婚时,夏世安表现出来的避嫌,凌不疑都看在眼里的。
所以,凌不疑不懂,桓远这么做不就是与夏世安想要的避嫌反过来了吗?
“还记得我说过什么吗?我只是公私分明罢了,对于安安的事,我不会干预,你若是有本事让安安倾心于你,我也不会说什么。”桓远只是这么说而已,以他对夏世安的了解,凌不疑根本就没戏。
凌不疑自然明白桓远交到他手里的造纸术有多么的重要,也知道桓远为什么选他,这是看中了他做不出居功这样的事来。
这造纸术到了文帝手里,就是他巩固自己的地位和统治的一大利器,现在朝堂之上,世家可是掌握着一朝的命脉。
有一句话很难听,但也很真实:铁打的世家,流水的王朝。
世家能传承千年,王朝之寿命不过百年。
普通人想读书太难了,那些书籍大多掌握着世家手里,普通人手里若是能有一卷书简那是多珍贵的存在。
书简既为知识,而知识最浅显的便是识字,开蒙识字需要书简,需要有会的人教。
而那些知识都掌握在世家手里,要读书就要交束脩,而能学的书简还只能自己抄写,这若是没点家底的人根本就读不起书。
对于一般人来说,读书的成本太高了。
所以平常老百姓多半是不识字的,那些老百姓能写出自己的名字已经是极为不易了,再多的,他们也不会。
而世家能漏出手的东西都不会太重要,因为最核心的东西,世家都是给自己家的人学。
所以,世家才子为何能出头,一是有钱,二是家学不外传。
在古代,能读书识字的人,都不会混得太差。
而造纸术的出现,直接掐住了世家的命根,结束世家对知识的垄断,也缩减了读书的成本。
有了造纸术,文帝就可以大量的培养出不属于世家的人才来,也能让整个朝堂出现变革。
想到这些的凌不疑,自然也能明白桓远的谨慎,这造纸术若不是落在正确的人的手里,就会是一场新的垄断。
“桓远兄,我明白你的意思了,这造纸术,我会尽快呈给圣上。”凌不疑把东西就想离开,这造纸术越早交给圣上越好。
“子晟兄,莫急,请留步。”
“桓远兄,这是还有事?”
桓远不说话,只是看着凌不疑的腿。
这下,凌不疑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他方才并没有看错,夏世安和桓远的确是知道了什么。
“倒是瞒不过桓远兄和渺兮娘子,凌某这只是小伤。”凌不疑故意说得含糊,大家都是聪明人,有些事也不好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