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温婉娴静、鲜少向文帝提出请求的宣皇后,此刻心中却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她想为夏世安做些什么。
那些宣皇后未曾拥有过的,她希望夏世安能够如愿以偿。
“陛下,妾以为夏娘子和桓郎君的性情淡泊,并不在意身外之物,不如陛下就成全他们的意思吧。”宣皇后轻声细语,语气柔和却坚定。
最终,在文帝再三思虑下,决定给予应得的封赏:桓远被封为关内侯,而夏世安则被封为云渺君。
王侯将相,其实指的是四种不同的职位与爵位:
王:最高爵位,通常为皇室成员或开国功臣,如诸侯王、藩王等,拥有封地和较大自治权。
例如:汝阳王和雍王就是开国功臣。
侯:次于王的爵位,分封给功臣或皇室亲属,享有封地和税收,但权力小于王。
例如:凌不疑的父亲城阳侯便是这个等级的。
将:高级军事指挥官,如大将军、将军等,负责统领军队、指挥作战。
例如:凌不疑,万将军,何将军之流。
相:最高行政官员,如丞相、宰相,辅佐皇帝处理政务。
这个就更好理解了,三公九卿。
以桓远的身份,封王自然是不可能的,但以造纸术的贡献封个侯,倒也合情合理。
只不过,这侯爵之间也有等级之分:
列侯:最高级别的侯位,分为县侯、乡侯和亭侯,以封地大小区分。
县侯:封地为一县,地位最高。
乡侯:封地为一乡,地位次之。
亭侯:封地为一亭,地位最低。
关内侯:低于列侯,无封地,仅有爵号和俸禄。
而桓远就是最末等的侯爵之位,就连程少商的阿父在外行军打仗这么多年,他的曲陵侯也就是个关内侯而已。
然而相较于桓远的关内侯,夏世安的选择就更为有限了。
君:一些有特殊贡献或受到皇帝特别宠爱的女性所能获得的封号。
夏世安被封为“北渚君”,虽无封地,却也是一种殊荣。
不要小看夏世安的“君”位,已经是都城女子中极为罕见的封号,除了文帝的几位公主和开国老臣的王妃,夏世安可以说是自文帝登基后首位受封为“君”的女娘。
都城中的女娘大部分的地位都不及夏世安,贵女们除了文帝的公主们,便只有裕昌郡主看着陛下的怜惜有个郡主的称号,都城其他的女娘那是根本就没有。
而这个光有名头的称号,便能让裕昌郡主在一众都城贵女成了被捧着的存在。
即便两人的爵位都不高,但最起码夏世安和桓远也不再是白身,在都城中足以担任中等官职,说明他们也不再普通人能攀比的对象了。
只不过,说到底夏世安和桓远被封的这两个爵位,都只是一个只有享有称号和俸禄的官职。
然而,相较于夏世安和桓远所贡献的造纸术,这样的爵位显然显得过于微薄。
但这正是宣皇后有意为之——她要的是文帝对功臣的亏欠感。
最重要的是,这份帝王的亏欠感,将成为夏世安保全自身的关键。
夏世安不傻,她能明白宣皇后的意思,于是便抬头向宣皇后看去,一瞬间,她的眉眼如新月般弯起,唇角轻轻上扬,仿佛春风拂过湖面,泛起层层涟漪。
两位女子相互看着彼此,都从对方的眼睛里明白了对方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