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雪接触过这么多案子,什么弹道啊~什么炸弹啊~她都能信手拈来,唯独这一个案子,她陷入了沉默。
因为,根本无从下手,没有爆炸物啊!就一个尸体,江雪能干什么,验尸吗?那是法医的工作。
而且,什么样的爆炸会是这样?没有引爆装置,没有燃烧痕迹,如果非要找出爆炸源头,江雪只能指向人体本身。
人体炸弹的案例确实存在,但那些都是国外案例,而且都遵循基本的爆炸原理——能量转化、化学反应等等。而这个案子完全颠覆了这些常识,简直诡异至极!
这个炸弹客已经不能用"进化"来形容了,他完全跨越了技术壁垒,而且是一步登天式的突破。
江雪没有入手的点,她就开始翻警方档案库的资料,这样的手法不可能是这个炸弹客的,他背后一定有人,而且,这样的手法是需要长时间的实验沉淀和反复修正过程的。
此时,杜城他们也陷入了一种莫名的恐慌中,赵建宇的死已经传递出一个信息:这个凶手是真的在复仇,就连没死成的人,他都已经回头动手了。
“我们不能再这么被动下去,现在这个炸弹客有些不讲道理了,不管怎么样,我们必须在这三个受害者身上找到关键点,那个凶手复仇的原因。”杜城的声音里透着压抑的怒火。
爆炸案的三个受害人中,两个两个的可以拼到一起,但三个一起就完全对不上,这说不过去。
第二起案子的受害者王兴军很突兀且扎眼,平凡的人生,没有任何突出的经历,比起他,赵建宇和张伟峰才更像是一类人,不仅经历很相似,而且还是互相认识的。
“这个炸弹客的确是为了报复,那既然是报复,那这三个人应该能联系到一起,就像拼图一样,这其中……一定有一个是错的,这个错误的点打乱了我们的思路。”沈翊虽然也觉得复仇找错人的事有些吊诡,但并不排除有这样得可能性。
杜城的手指重重地点在赵建宇和张伟峰的童年合照上:"那我们就从这两个人开始查起。"
调查显示,在2011年的时候,他们两个参加的那个夏令营里,一个孩子在爬山过程中,意外坠崖身亡,而那个死去的孩子的名字叫李连楷。
沈翊敏锐地察觉到异常,“李连楷……那他的家人呢?”发生这么大的事情,这新闻里,一点都没有提到这个孩子的家人。
按照正常的思维逻辑,李连楷的家人具备了报复的前提条件,而后面查到的消息,李连楷是和父亲李军伟一起生活的,而他的父亲也因为儿子的死,辞了快递员的工作,搬了家。
“快递员……这炸弹客,该不会真是这个李军伟吧?”杜城和沈翊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如果真是李军伟所为,那么以快递员身份上门送炸弹,简直天衣无缝。
杜城和沈翊抬头看向那破旧的出租屋,老旧发黄的墙皮掉得一块一块的,很多地方都已经露出了里面的暗红色的砖石了。
显然,这么些年,李军伟过得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