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绵居)《芳菲落尽梨花白》,这首民间小调,写的是女子对命运的控死,凄楚而哀怨,一个少女,怎能将这首曲子弹的如此通透?仿佛有种极大的冤屈。
萧蘅“这曲子听起来如此悲伤,闻着落泪,怎么沈学士流了一身汗呐?”
沈玉容“乐曲演绎的扣人心弦,令人动容。”
萧蘅“公主殿下也是如此认为吗?”
昭宁“我又不参与评选,我怎么认为似乎没多大关系。”
路人(绵居)老夫无以言表,无以言表啊!再多夸赞皆显苍白,这首《芳菲落尽梨花白》和我过往所听大不相同啊!可是你另谱的吗?
姜狸“学生过去听闻词曲,亦被其旋律所感动,因此在日后的练习中加上了自己对词曲的感悟,让绵居先生见笑了。”
路人(绵居)哎,小小年纪,不仅会弹,还会谱曲,当真是后生可畏啊。
姜景睿“这回稳了。”
柳絮“姜梨,你真是太厉害了,方才你弹的曲子我虽从未听过,但是让我动弹不得,这魁首非你莫属。”
姜景睿“这回李廉他们肯定没戏了。”
叶世杰“若是他们把赌注押在姜若瑶身上呢?”
姜景睿和柳絮只顾开心,丝毫忘了事情的严重性。
柳絮“什么?”
叶世杰“我方才一直观察,李廉他们根本不关注自己队的人,反倒是对姜若瑶诸多关注,我想李廉他们应该也知道,只有姜梨赢过姜若瑶,我们的积分才会超过他们。”
叶世杰“为了不让我们得第一,他们宁愿帮助姜若瑶。”
柳絮“你觉得他们笼络了谁?”
叶世杰“绵居是位乐痴,想笼络他并无可能,惊鸿仙子又是姜若瑶的老师,自然会偏颇,就剩那三位了。”
路人(绵居)姜梨这曲《芳菲落尽梨花白》无论技巧、意境还是情感都值得第一,诸位也是这么想的吧?
路人(惊鸿仙子)姜梨虽然情绪饱满,但《芳菲落尽梨花白》未免哀怨太重,旁人恐无法感同身受,倒不如《雁落平沙》来得干净透彻,这琴心如人心,我觉得后者更有辽阔宽广之意。
路人(绵居)好家伙,我倒是今日才知晓,原来琴心也分高下,恕我直言,仙子这样的说法,简直是胡说八道。
绵居毫不留情当众下惊鸿仙子的脸,惊鸿仙子脸上有些挂不住。
路人(惊鸿仙子)绵居先生,既托我来评议,边不可让我受制于你,各人有各人的评法,我不驳你的意思,你也别驳我的。
路人(绵居)也罢,知道你偏好自己的成名作,不过,少了你,结果也不会变,萧先生,你说对吧?
萧先生拿起手中的票,有些犹豫。
路人(萧先生)我把票,投给姜若瑶。
绵居感觉他们像是被下了某种降头,立即站起身来。
路人(绵居)什么?是老夫耳朵聋了还是萧先生也跟着犯傻呀?这姜梨和姜若瑶都是你学生,你是不是收人钱了?
“噗呲”昭宁没忍住笑出声。
昭宁“不好意思,笑声有点大了,你们继续,不用管我。”
路人(萧先生)绵居先生慎言,我明义堂传授琴艺,讲求技法,是让学生能够羹丰富的演奏作品,姜梨的琴确实情感丰沛,只是……技法上落了下乘,相比之下,姜若瑶的琴技成熟稳定,明显是长期勤学苦练的结果。
路人(萧先生)我明义堂更鼓励学生扎实的精进一门技艺,所以,我投给姜若瑶。
路人(绵居)萧先生所言,倒是解了我多年的困惑,我说这明义堂这么多年为何只出庸才,却出不了大师。
路人(萧先生)你……
路人(绵居)肃国公,你投给谁呢。
萧蘅“我不是琴师,我是听琴之人,品评不得技法,只谈一二感想,琴痴,情痴,一字之差,姜梨的琴里恰好都有,此曲述一爱琴之人遭受背叛,下场惨淡。”
萧蘅“我悯此女的哀情,更敬她的刚烈。”
萧蘅拿着自己的票走到投票出放到姜梨名字下。
萧蘅“遂以此票,我祝琴中人,恩仇得报,前路坦荡。”
路人(绵居)好!不愧是肃国公,总算是有个正常人了,沈学士,现在她俩的输赢就交给你了。
沈玉容拿起手中的票有些犹豫,薛芳菲曾经为了他卖琴。
萧蘅“都说沈学士清明公正,不知你觉得哪一位更胜一筹啊?”
萧蘅“说来,我也曾去过清呈山上的贞女堂,人迹罕至,凄清苦楚,可怜一个弱女子,曾经孤身留在深山里。”
沈玉容拿着票走到投票处,最后沈玉容的票落在了姜梨的名字上。
萧蘅“公主殿下可否留步。”
昭宁“好一个遂以此票,祝琴中人,恩仇得报,前路坦荡。”
昭宁“肃国公对姜二姑娘果真看中。”
萧蘅“公主殿下……”
昭宁“秋水,我们走。”
文纪“主君,怎么办啊?公主殿下又生气了。”
文纪的关心在萧蘅听来有些阴阳怪气。
昭宁没走几步便遇到了姜梨一行人。
昭宁“姜二姑娘,你很不错,没辜负我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