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狸转身拿过鼓槌,敲了五六下,下下铆足了劲。
姜狸“请清风,送鼓声;请苍天,鉴忠奸。”
姜狸被大理寺带走后,淮乡百姓自发敲响登闻鼓引起洪孝帝的注意。
洪孝帝“你来得还挺快,说说吧,现在外面是什么情况。”
“陛下,中书令递了牌子进来,求见陛下。”
洪孝帝“怎么看?”
萧蘅“此时还是不见得好。”
洪孝帝“说朕不得闲,请他回去。”
洪孝帝“哎,朕这个老师回去,恐怕心里也不得安稳了。”
洪孝帝“说说吧,长安城的登闻鼓也响了,大理寺也把人抓了,接下来该怎么做,才能把你手下的棋子盘活?”
萧蘅“姜梨很聪明,早就为自己想好了后路,劫囚案,薛怀远案并案审理,后者翻案,劫囚案也就不成立了。”
秋水“公主,这戏看完了,我们该回去了。”
昭宁“不急,依照圣上兄长的性格,他会借机清肃大燕官场。”
话落,则是听见一个太监捏着公鸭嗓道:“圣旨到!宣圣上口谕,姜梨劫囚案与薛怀远贪墨案,着大理寺会刑部,并案审理,肃国公任钦差,代圣上督审,十日后御前议案,由圣上圣裁。”
“圣上万岁。”
昭宁见戏落幕,回府休息。
秋水“公主,姜夫人出面将姜二娘子带回姜家了。”
昭宁“你说什么?带回去了?她不是被关押了吗?”
秋水“我记得早前京城衙门有个规定,女子犯罪,只要不是杀夫杀子的大罪,在未审定之前,可以由夫君或亲属接回家中看管,听候传唤。”
秋水“大理寺卿再厉害,也算是京城的衙门,既是京城衙门的规定,姜梨又尚未出嫁,自然由姜家接回。”
昭宁“不错。”
昭宁“只是有一点我没想到,季淑然竟然能放下心中芥蒂,亲自去将姜二娘子接回来。”
“公主,肃国公求见。”
见昭宁垂帘,秋水怒声道。
秋水“蠢货,没瞧见公主心情不好吗?随便找个理由打发了就是……”
昭宁“不必,让他进来吧。”
昭宁“圣上皇兄已下令姜二娘子劫囚案与薛怀远贪墨案,并案审理,同样也下令派肃国公督审。”
萧蘅“公主殿下似乎对我和姜二娘子的事十分芥蒂。”
昭宁“……肃国公多虑了,我并不在意你们的事。”
萧蘅“是吗?”
昭宁“肃国公日理万机,该不会就想看我会不会对你和别的女子在一起心生芥蒂吧?”
萧蘅“是也不是。”
昭宁“肃国公既没别的事,那还请回吧。”
萧蘅“公主殿下曾与萧某说过,日后萧某想要喝茶,随时可以来公主府上喝茶,现如今可否算数?”
昭宁“不算数,只不过是多饮一杯的酒后玩笑罢了。”
萧蘅“好一句‘酒后玩笑’,公主殿下当真如此无情?”
昭宁“瞧肃国公这话说得,不无情,在代国又怎能活得下来?”
萧蘅“……公主殿下不必用代国为质那段过往来逼我就犯,如若公主殿下不待见我,我走就是。”
昭宁“等等。”
昭宁给萧蘅沏了一杯茶。
昭宁“喝完茶再走吧。”
萧蘅“多谢公主殿下。”
十日后
秋水“姜二娘子没有新证竟然反其道而行让圣上治罪薛怀远。”
昭宁“反其道而行?这倒是个不错的法子,接下来呢?”
秋水继续娓娓道来讲述姜狸带来的淮乡子民为薛怀远作证一事。
李仲南举起三年前的县令贪墨同样是为了百姓做事,许多百姓为他作证一事。
姜狸借此让御史查薛怀远和冯裕堂贪墨,经查实,薛怀远无良田,无私宅贪墨五千两,冯裕堂贪墨二十两。
魏乾却不认为姜狸的观点,贪墨哪怕一两银子也是贪。
姜狸请求再传人证。
秋水“公主你猜此次上来的人证是谁?”
昭宁“古大,古二,彭笑,何君。”
秋水“公主是怎么猜到的?”
昭宁“他们是薛怀远的旧部,薛怀远入狱后被关到矿山受尽折磨,自然会自愿前来给薛怀远作证。”
最后,姜狸使出杀手锏,请求洪孝帝传唤薛怀远,薛怀远疯癫模样让人大受震惊。
秋水“最后,薛怀远贪墨案翻案,姜梨劫囚案也并不存在,圣上赦免姜二娘子下堂后,可回到姜家。”
昭宁“猜到了。”
秋水“公主可知,后来发生了什么?”
昭宁“发生了何事?”
秋水“婉宁长公主殿下竟然当众说出姜二娘子就是沈学士的亡妻薛芳菲,结果公主猜怎么着?”
昭宁“阿姐不会成功的,即便带了贞女堂所有人过来,姜二娘子也能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反败为胜。”
秋水“公主真聪明,一猜即中。”
昭宁“婉宁阿姐还是小瞧姜二娘子了,即便她推出中书令姜元柏,姜元柏也不会承认自己认错女儿一事。”
秋水“最后圣上下令将婉宁长公主殿下押回公主府,婉宁长公主殿下不服,竟然拔刀想砍了姜二娘子,姜相挺身而出,肃国公出手结束了这个闹剧。”
昭宁叹气。
昭宁“走吧,去看看婉宁阿姐。”
秋水“公主,圣上已经下令不许婉宁长公主殿下出公主府半步。”
昭宁“圣上兄长有下令不许我进阿姐的长公主府了吗?”
秋水“这倒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