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乞巧节, 大部分的女孩们都和自己的小姐妹一起,穿针乞巧、一起做巧果, 巧饭。 晚上再一起赏月,守夜许愿。
原来婉儿在宫中,总是和娘娘们一起过节,后来出了宫便和灵儿一起过。 灵儿不喜欢穿针引线, 便是婉儿一个人做两份穿针的活。 这巧果也是晚秋做好, 她们负责放进蒸笼里。 这巧怕是乞不上了,不过这姐妹间的情谊却是愈发深厚的。
可惜灵儿遭受了无妄之灾,如今两人天人相隔。 又到了乞巧节,看着府中的姑娘们嬉笑着,婉儿却是毫无兴致。 府中的侍女只知道这林姑娘从外乡来,怕是在邺城也没有什么好姐妹。 于是其中一位胆子大的,便走上前问到:“我见姑娘绣工好的很,一起来玩穿线乞巧可好?”
见姑娘们热情,婉儿本不好意思拒绝, 这时, 却见范思辙走了进来。
“婉儿姐。” 范思辙大声地招呼着。 见是范公子来了, 侍女们便都安静的退下了。
“姐夫在望月楼等你呢。” 范思辙小声说完就拉着婉儿出了府。
把人送到了, 范思辙就回去了。
“阿海。谢谢你。 今日我不想热闹,却也更怕孤孤单单一个人。” 婉儿进了门便开口说道。
“我们之间不用言谢。” 藏海拉着婉儿坐下。 窗外明月如皎,可惜月只一半,人不团圆。
“今日来找婉儿,一是怕你睹物思人。 二来也是有事要和婉儿商量。” 藏海开门见山的说到。
“是有什么烦心事吗?” 说起来近些日子婉儿忙着生意。 倒也有些忽略了藏海。 因为藏海管着账,便是两人一起时,也总是讨论着店铺的事情。
“近几日我观帝星黯淡。 当年庆国的暗探网也已不复存在,也不知道京都是何情形。 北齐皇帝让我参加秋试,允我太傅一职。 婉儿觉得如何?” 藏海问到。
“阿海觉得这北齐皇帝如何? 若是明君,为其效力,造福后世有何不可?” 婉儿说到。
“婉儿是庆国郡主, 倒想让我为齐国效力?” 藏海问到。
“庆人又如何? 齐人又如何? 都是这四方大陆之人,都吃着五谷杂粮。 为哪国效力都应是为民谋福。 若是齐人富足,君王宽厚仁义, 互为邻国,那也是庆国之福。” 婉儿说到。
“婉儿此言倒是让我自愧不如了。” 藏海说到,“我可没有婉儿如此深谟远虑,只是单纯的不想要为诛我一族之人效力。 但若是范闲真的成了事, 我倒也想助他坐稳那个位置。 只是现在事态还不明朗,若是应了北齐皇帝, 又再反悔, 也非君子所为。”
“你若是能安定北齐,不让北齐贸然乘乱打劫,对范闲来说已是助力了。” 婉儿说到。
“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藏海举起茶杯与婉儿碰了碰。
“其实阿海心中早有思量,不过让我说了出来,你就更安心了。 也好让我暂时忘记这失去好友之痛。” 婉儿喝了茶,缓缓的说到。
“真是什么都瞒不过婉儿。” 藏海说完搂过婉儿:“日后庆国若有新帝继位,婉儿作何打算呢?”
“你放心, 这北齐我一时半会儿,还舍不得离开呢。 下个月新铺子也要开张了,有的忙了。 范思辙允我三七分账。 我七他三。 便是不做郡主,不拿宫中份例,我也能自食其力。 我喜欢现在这样的生活。想要什么就自己争取, 不需要再事事谨小慎微。”婉儿说到。
“其实婉儿一直都很勇敢。” 藏海说着。两人依偎着在窗前赏着明月。 两颗心紧紧相连,再也没有什么能分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