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紫禁城的角楼在月光下投下斑驳的影子,巡逻的侍卫换了一波又一波,靴底踏在青石板上的声音,在寂静中格外清晰,却又仿佛无法穿透这深宫内苑层层叠叠的幽暗。
漱芳斋里,烛火摇曳,映着小燕子和紫薇略显疲惫的脸庞。白日里的宴席风波虽暂歇,但那份被人觊觎的不安,像藤蔓一样缠绕在心头。小燕子躺在床榻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脑子里全是弘瞻的叮嘱和紫薇的担忧。
小燕子(摄政王妃)“紫薇,你说他们今晚会不会再来?”
紫薇正坐在桌边整理账目,闻言放下笔,走到床边轻声道:
紫薇“别胡思乱想,皇叔肯定安排了人守着,我们锁好门窗,不会有事的。”
话虽如此,她自己的手却下意识地攥紧了衣角——这宫里的黑暗,远比她们想象的更深。
就在这时,院墙外传来一声极轻的“噗通”声,像是有什么重物落地,随即又归于沉寂。紫薇和小燕子对视一眼,瞬间屏住了呼吸。
小燕子(摄政王妃)谁?
小燕子猛地坐起身,抄起枕边的小佩剑——那是弘瞻担心她出事,特意让人送来的。
紫薇按住她的手,示意她别出声,自己则蹑手蹑脚地走到窗边,撩开一丝窗帘向外望去。月光下,几个黑影正猫着腰靠近正屋,动作迅捷,显然是练家子。
紫薇不好!是刺客
小燕子(摄政王妃)“他们真敢来?!”
紫薇“不能硬拼!”
紫薇“我们去里间躲起来,找机会求救!”
两人刚冲进里间,外间的房门就被“砰”地一声撞开,几个蒙面人手持短刀闯了进来,四处翻找。
万能人物“人呢?仔细搜!”
“叮铃铃——”清脆的铃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
蒙面人显然没想到她们会求救,顿时慌了神。为首的人低喝一声:
万能人物“快走!”
几人来不及细搜,转身就往外跑,翻墙而去,很快消失在夜色中。
几乎就在铃声响起的同时,弘瞻安排在漱芳斋附近的暗卫立刻行动起来。他们循着黑影逃窜的方向追去,却在一处岔路口失去了踪迹——对方显然对皇宫的地形极为熟悉,早已布好了退路。
弘瞻接到消息时,正穿着夜行衣在皇后宫外围观察。听到漱芳斋遇袭,他眼神一凛,立刻转身赶去。
弘瞻(摄政王)“怎么样?没伤到吧?”
弘瞻冲进漱芳斋,看到小燕子和紫薇脸色苍白地站在里间门口,连忙上前问道。
紫薇“皇叔,我们没事……”
紫薇“刚才有好多蒙面人闯进来,还好我们躲起来了,还摇了铃铛。”
小燕子(摄政王妃)“他们肯定是皇后派来的!太可恶了,居然敢直接来杀人!”
弘瞻(摄政王)“他们没找到你们,说明行动仓促,应该是被铃铛声惊到了。”
弘瞻(摄政王)“而且,他们这次出手,也暴露了马脚。”
他看向暗卫留下的暗号——刚才暗卫在追踪时,捡到了一个从蒙面人身上掉落的玉佩,玉佩的样式是蒙古贵族常用的狼图腾纹,而边缘处刻着一个极小的“札”字。
小燕子(摄政王妃)“札萨克亲王?”
小燕子(摄政王妃)“是阿古拉公主他们家的人?”
弘瞻(摄政王)“未必是亲王授意,但至少和蒙古使团脱不了干系。”
弘瞻(摄政王)“皇后想借蒙古人的手除掉你们,既可以掩人耳目,又能嫁祸给蒙古,一石二鸟。可惜,她急功近利,反而留下了破绽。”
小燕子(摄政王妃)“那我们现在就去告诉皇阿玛!”
弘瞻(摄政王)“不行,”
弘瞻(摄政王)“仅凭一块玉佩,不足以定罪,尤其是牵扯到蒙古亲王,皇上不会轻易相信。而且,皇后肯定早就准备好了说辞,只会反咬一口。”
小燕子(摄政王妃)“那难道就这么算了?”
弘瞻(摄政王)“当然不会。”
弘瞻(摄政王)“他们急着动手,是因为蒙古人马上要走了,皇后想在他们离京前做成这件事。那我们就反其道而行之,让他们走不成。”
他对身旁的暗卫低语了几句,暗卫领命而去。
紫薇“你要做什么?”
弘瞻(摄政王)“等着看好戏吧。”
弘瞻(摄政王)“既然他们想把水搅浑,那我们就再添一把火,让幕后之人无所遁形。”
次日一早,蒙古使团准备启程的消息刚传开,宫里就爆出了一个惊人的消息——昨晚追捕刺客的侍卫,在离蒙古王公驻地不远的草丛里,发现了几件沾着泥土的夜行衣,而夜行衣的布料,正是蒙古使团常用的粗麻布。
消息一出,朝野哗然。乾隆得知后,立刻传召札萨克亲王。
亲王府邸内,札萨克亲王看着那几件夜行衣,脸色铁青
万能人物“皇上明鉴!我蒙古使团绝无此意!这定是有人栽赃陷害!”
乾隆(皇上)“栽赃陷害?刺客身上掉了你们王府的玉佩,追捕时又在你们驻地附近发现了夜行衣,亲王觉得,这些还不够说明问题吗?”
万能人物“这……”
札萨克亲王一时语塞,他看向站在一旁瑟瑟发抖的女儿阿古拉,忽然明白了什么。
就在这时,弘瞻上前一步,道:
弘瞻(摄政王)“皇兄,臣弟以为此事尚有蹊跷。蒙古亲王此次来京,一向恭顺,断不会贸然行刺。更何况,刺客若真是蒙古人,怎会如此不小心,留下这么多破绽?”
乾隆(皇上)“你的意思是……”
弘瞻(摄政王)“臣弟怀疑,是有人故意模仿蒙古人的装束,行刺之后,又将证据留在亲王驻地附近,意图嫁祸,挑拨我大清与蒙古的关系。”
弘瞻(摄政王)“而能做到这一点,又对蒙古使团和皇宫地形都如此熟悉的,恐怕只有宫中之人。”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站在一旁的皇后,继续道:
弘瞻(摄政王)“前几日御马场惊马,用的是草原草药;昨日宴席上,阿古拉公主的酒有问题;今日刺客,又被栽赃给蒙古人。这一切,未免太过巧合了。”
皇后脸色一变,厉声道:
皇后“摄政王!你休要血口喷人!你说这些,有什么证据?”
弘瞻(摄政王)“证据?”
弘瞻(摄政王)“臣弟确实有一个证据,或许能证明是谁在背后主使。”
弘瞻(摄政王)“这是昨日宴席上,阿古拉公主用过的那个银酒壶,儿臣让人查过,壶底刻着的记号,是皇后宫中库房的标记。”
众人目光齐刷刷地看向那个银酒壶,只见壶底果然有一个极小的“景”字——那是皇后寝宫景仁宫的标记。
阿古拉“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哭道:
万能人物“皇上饶命!是……是容嬷嬷找到我,说还珠格格是祸乱宫闱的妖女,让我帮她……我一时糊涂,就答应了……昨晚的事,我真的不知道啊!”
所有线索瞬间串联起来,指向了皇后。乾隆看着皇后,眼神冰冷得像寒冬的湖水:
乾隆(皇上)“皇后,你还有什么话要说?”
皇后脸色惨白,身体微微颤抖,却依旧强撑着道:
皇后“皇上,臣妾冤枉!定是有人伪造证据,陷害臣妾!”
乾隆(皇上)“够了”
乾隆(皇上)“事到如今,你还想狡辩?御马场的竹刺、银酒壶的标记、蒙古公主的证词……桩桩件件都指向你!你为了除掉两个格格,竟然不惜勾结外人,甚至想挑起蒙古与大清的战火,你太让朕失望了!”
他深吸一口气,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乾隆(皇上)“即日起,皇后乌拉那拉氏,禁足景仁宫,无朕旨意,不得踏出宫门半步!容嬷嬷杖责五十,打入慎刑司,严查其党羽!”
皇后“皇上!臣妾冤枉啊!”
皇后尖叫着,却被侍卫强行拖了下去。札萨克亲王见状,连忙跪下请罪,乾隆念及蒙古与大清的关系,并未过多追究,只是让他管好族人,尽快启程。
一场风波,终于在弘瞻的步步为营下平息。漱芳斋里,小燕子和紫薇看着窗外明媚的阳光,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小燕子(摄政王妃)“太好了,皇后被禁足了!”
小燕子(摄政王妃)“弘瞻,你太厉害了!”
紫薇“这下总算能安心些了。”
弘瞻看着她们释然的笑容,心中也松了口气。只是他知道,这皇宫的争斗从未真正停止,这次的胜利,不过是暂时的平静。但至少此刻,他护住了想护的人。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三人身上,温暖而明亮。或许前路依旧有风雨,但只要彼此扶持,总能找到前行的力量。而属于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