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庙摇曳的烛光中,杨广身着戎装,静静地跪在父母灵位前。面前是大隋文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迦逻的灵位。
杨广父皇、母后,儿臣今日便要登基了。儿臣,不,朕将登基仪式设在骊山顶上。
杨广朕定会珍惜这帝位,让大隋威服万方,名垂青史。朕还要比肩秦皇汉武,成为一代圣君。
萧后默默地走到杨广背后,杨广回过头,缓缓站起,二人默默相对,目光中满是复杂的情绪。
一座宏伟壮丽的宫殿,孤立于骊山之巅。四周武士挺立,甲胄鲜明,戈矛林立。白云轻飘,山河静穆,偶尔有阳光迸射出一道道光芒。
大殿上,文武百官分列两侧,鸦雀无声。突然,司礼官李渊鸣鞭三声,响鞭声在高旷的山巅显得格外清亮。接着,钟鼓齐鸣,中和韶乐悠悠响起。
杨广身着黄龙兖服,在萧后和众宫女的簇拥下,缓缓走来。百官立即伏地齐颂:
千年龙套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时间,千山响应,万壑回鸣。杨广携着萧后一步步拾级而上,新的二圣终于高踞于骊山之巅的龙椅上。又是一阵“万岁,万万岁”的呼声如山呼海啸般滚过。
杨广众爱卿平身。
司礼官李渊再次鸣鞭三声,二十四响鸣炮轰天。
杨素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国家受天眷命,集庆垂光,承承继继。皇父文帝,临御二十三年,厚德隆功,泽洽人心,极盛无加。
杨素朕奉遗诏,续承大统。祈告天地宗庙,继皇帝位,改元大业。仰惟先志之宜承,深望皇图之永固。布告天下,咸使闻之。
众人拜伏,山呼万岁。杨广的目光越过文武百官,俯视远处的千山万壑。骊山之巅,寂静异常。
他看到了长城,也看到了秦始皇的陵墓。秦始皇是杨广的偶像,尽管秦朝二世而亡,但其统一六国、车同轨字同文、统一度量衡的功绩,影响深远。大隋朝同样结束了华夏三百多年的分裂局面,推行了三省六部制,即将创建科举制度,不论世族、寒门,只要有真才实学,皆可任用,以期真正实现世无遗贤、才不埋没。
还有那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北至涿州,南达余杭,连接海河、淮河、黄河、长江乃至钱塘江五大水系。河中舟楫往来,桅帆如林,两岸富庶,人民安居乐业。这,便是杨广心中大隋的伟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