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不得了了!
他们身为朝廷命官,还是能够上朝的京官,竟然不知道皇帝换了人?
顿时是六神无主手足无措,拉着身边的人就问了起来。
这到底是个怎么回事啊?
怎么皇上变成了雍郡王了?
那原来的皇上康熙呢?
还有太子,太子怎么也不见了?
朝中朝盛很少没有派系的,可是他们因为级别低的原因,没有参与进昨天晚上的宫变事件。
而且好多人都是住在外城,没有及时与同僚进行交流。
上面的大佬,昨天晚上也都被保昌留在了宫里,就更不顾不得通知他们了。
所以即便是跟着原来雍郡王一系的官员,知道雍郡王当了皇上,心里高兴,可还是想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被问到的人,知道的内情的就兴奋的给人说着昨天晚上的盛况。
至于大庭广众之下,讨论新皇是造反上位的会不会被处罚?
昨天晚上皇上就说了,这些个名声,他担得起,还指着当时记录的史官说,让他一个字都不落的记下来。
皇上都无所谓了,他们害怕吗?
说呗!
而且现在整个大朝会上的人都在讨论这个事情,也不是他们单独一个说,怕什么?
皇上还能把他们都杀了?
那肯定不能行呀。
而且皇上是雍郡王的时候就一向温和,昨天更是连太上皇和太子都没有要他们的性命,肯定也不会对他们如何。
所以很是兴高采烈的和旁人科普着。
底下人讨论的声音吵了一夜没睡的保昌没了耐心,上朝是说正事的,不是给你们讨论八卦的。
当这是菜市场吗?
要八卦回去八卦。
把办理登基大典的事交给内务府,保昌就宣布了下朝。
连给那些御史反应过来死谏的机会都没有。
这些个文人,有个别真的是要名声不要命,皇帝都是他们名留青史的踏脚石。
不过清朝时期汉人文人的骨气都快没有了,更何况满人他们自己换皇帝,估计没有什么汉人御史真的会拼命上奏。
自己闹去吧,一家子杀光他们都不管。
跟保昌造反的速度一样,登极大典举办好的速度也很快。
老三为了办得又快又好,天天不分白天黑夜的盯着底下人干活,生生的把自己都累瘦了。
十天后,保昌举行了盛大的登基仪式,去天坛地坛祭告了天地,去奉先殿祭告了祖宗。
求神和问祖先的,结果都很好,他们没一个反对他的。
可见他造反是正确的。
这个时候,康熙的后宫也全部都搬干净了。
保昌的妻妾们也都进了宫。
保昌给自己的妻妾们进行了册封。
正妻瓜尔佳氏云华,自然是皇后,居承乾宫。
侧福晋李氏月瑶,齐妃,居翊坤宫。
格格宋氏清研,懋妃,居长春宫。
格格耿氏,裕嫔,居钟粹宫。(就是一次就怀孕的那个。)
他懒得再重新想封号,干脆就用了她们历史上的封号。
另外,还纳了马齐的女儿进宫,册封富察氏为宁妃。
就是十二的福晋。
这次时间还早,她还没有嫁给十二,马齐为表忠心想让自己的女儿进宫,保昌为了安他的心,也就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