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飞逝,一晃眼间时间就来到了雍正十三年,这个薄情寡义的皇帝果然还是没能逃过枕边人的算计,在熹贵妃的注视之下断气身亡。
宝亲王府这几年也再未有婴啼响起,不过倒是,增加了几个新人。
先是熹贵妃赐来一位钮祜禄氏的女子漪涵。原本熹贵妃是想要让漪涵入府做侧福晋的,可是皇上却说新人入府不宜位份过高,只做了庶福晋。这几年她也还算得宠,只是并没有怀过孕。
另有两个满族的格格,镶蓝旗董鄂氏淑慎和镶白旗林佳氏曦文,这两人长得也是各有风采,但是都不算特别得宠。
再有高晞月也晋位了侧福晋,不过是靠着高斌前朝得力,皇上特意给的嘉奖罢了。
丧钟响的时候,富察琅嬅正和高晞月金玉妍几人说着养孩子的心得,猛的听见钟声响起,几人都愣在了当场。
一时间,众人脸色都是变了又变,先是惊了一下,后又露出一丝喜悦来,王爷是皇上唯二长大成人的阿哥之一,五阿哥荒诞不经,这样能登上皇位的只有他们王爷了。
可是随即,众人又都换上了一副悲伤的脸色。富察琅嬅镇定的对众人说:“皇上驾崩,你们此时切记不要慌乱,都赶紧回去换了衣裳发饰吧。晞月,玉研,们身为侧福晋,是需要与我一起进宫哭灵的,可千万不要失了礼数。”
几人都是面色肃穆的应了下来,赶紧往自己院子里走去。
皇宫之内,随着丧钟的余音缓缓消散,一片肃穆与沉重笼罩了这座金碧辉煌的宫殿。
天边乌云密布,仿佛连自然也在为这位帝王的离世而哀悼。宫门紧闭,红墙黄瓦间,白幡高挂,随风轻扬,每一缕风都似乎携带着无尽的哀思,穿梭于宫宇之间。
宫女太监们脚步匆匆,却都保持着极低的音量,生怕惊扰了这份沉重的宁静。
不管是宫女还是太监,甚至连嫔妃们都是身着素服,头戴白花,脸上挂着难以掩饰的悲伤,眼神中既有对先皇的缅怀,也有对未来不确定的忧虑。
乾清宫前,巨大的灵堂已经搭建完毕,四周摆满了来自各地的贡品与祭品,香烟缭绕,烛火通明,照亮了灵堂内的一切,却照不亮每个人心中的阴霾。
熹贵妃还是当着众人的面说出了那句:“先帝高瞻远瞩,早已将只放在了乾清宫的正大光明牌匾之后。”当着众人的面定下了新帝正是她的养子,四阿哥弘历!
“父皇,您安心去吧,儿臣定当继承您的遗志,守护好这片江山。”弘历对着棺椁扣头行礼,如此说道。
随着葬礼的正式开始,整个皇宫陷入了一片庄严而悲伤的氛围之中。
乐师们奏响了低沉的哀乐,每一个音符都像是直接敲击在人心上,让人不禁泪目。
王公大臣们依次上前祭拜,他们或低头沉思,或泪流满面,无一不表达着对先皇的哀悼之情。
富察琅嬅领着高晞月、金玉妍等侧福晋,按照礼仪,身着素衣,头戴素花,紧跟在丫鬟身后,步入灵堂。
她们的脸上同样挂着悲伤的表情,但在这悲伤之下,却也难掩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与兴奋。
毕竟,随着先皇的离世,她们所依傍的王爷即将成为新的帝王,她们的命运也将随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葬礼持续了数日,整个皇宫都被悲伤的气息所笼罩。然而,当最后一缕青烟消散于天际,当最后一滴泪水滑落脸庞,一切都将迎来新的开始。
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弘历身着龙袍,在万众瞩目之下登上了皇位,成为了大清的新一任帝王。
弘历坐在皇位之上,俯瞰着恭敬敬跪在下面的臣子们,心中既有对父皇的怀念,也有大权在握带来的难以控制的兴奋和快乐。
“王爷终于登基了,也不知道这位分是怎么安排的。”高晞月坐在富察琅嬅下手,亲昵的看着富察琅嬅,“福晋必然是主子娘娘了。到时候还请主子娘娘垂怜,给我和璟霏分个好点儿的宫殿呢。”
“放心吧,便是亏待了谁,也亏待不了你和大格格,大格格这几日可好些了吗?”富察琅嬅也是笑着询问到。
“不过是那几日去皇宫里哭灵,有些吓到了,如今已经好了。”高晞月提起女儿,面色变得十分温柔。
“那就好,这位份之事啊,你们也不必着急,皇上和我自有定夺,不会亏待了诸位妹妹的。”
“有您这句话,咱们可就放心了。”金玉妍笑眯眯的捧了富察琅嬅一句,惹得富察琅嬅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