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并不反对皇上开一次选秀,毕竟就像太后所说,皇上登基后一直没有选过,后宫现在的嫔妃也多是潜邸旧人,的确应该选秀一次了。
只是如今宫里孩子不少,皇后怕选进来一些心思重的,若是再起了什么歹心就不好了,所以特意提前筛掉了一些家里位高权重的女子,请皇上赐婚给了宗室和一些重臣,其实那些女子原本也不必非得入宫给皇上当妾,如今这样正好皆大欢喜,只是她们的父兄却不怎么高兴。
九月初一,太阳当空,云淡风轻,是个顶顶好的日子。
此次选秀乃是皇上登基后的第一次大选,自然是格外盛大。因此,满蒙汉秀女分作三天来选,这初一第一日便是满军旗了。
秀女们在神武门外下马车,皇后派了嬷嬷们领着她们,五人一组进入神武门,在顺贞门外,嬷嬷们会进行初选,身体有异味的,装扮不合格的,或是面部以及身体有瑕疵的都会在这一轮被送出去,之后秀女们才会进入复选。
复选,皇后则交给了高晞月来负责。主要就是考察秀女们是否识字,女红如何之类的,现在的女子少有大字不识的,这一轮刷下去的人数就少了许多。
之后才是殿选,皇上和皇后以及太后坐在上方,随着太监的唱名响起,秀女们依次步入太和殿前的广场。
其实这一轮大部分是秀女心中多少都是有数的,更别提皇上已经给很多家都传过消息,表示了赐婚的意图。
秀女们依次上前,行礼问安,声音清脆悦耳,如同春日里的溪流,潺潺流过人心。她们或才情出众,吟诗作对,令皇上刮目相看;或温婉贤淑,举止得体,赢得皇后与太后的青睐。但在这众多佳丽中,有三名秀女尤为引人注目。
第一位是满军旗镶黄旗郭络罗氏,年十六,长的端的是艳丽无双,一双狭长的丹凤眼透着几分伶俐,让弘历一见便心生春意。郭络罗氏又擅长古琴,更是让弘历心中喜欢。
第二位则是伊尔根觉罗氏,她父亲是镇守辽宁的大将,这一位,皇上肯定是要留下的,幸好她长得不算难看,且身材十分高挑,比后宫的女子高出许多,倒是显出几分独特了。
最后一位就是叶赫那拉氏了,这个姓氏一出,太后脸上闪过一丝算计,皇后则微微皱起了眉头。
“皇上,从前皇太极进入京城,挖出一块石碑,上面写着灭大清者,叶赫那拉,虽说有些令人匪夷所思,但是……还是算了吧。”琅嬅想到那个诅咒,心里很不舒服,于是这样劝说道。
皇上闻言,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目光深邃地望向皇后,轻声道:“皇后所言,朕自是知晓。但朕以为,叶赫那拉不过只是一个弱女子,又怎么能颠覆得了大清江山呢?若是天子治国有方,何惧那虚无缥缈的预言呢?”
太后也点点头,说:“不过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传言罢了,皇帝言之有理。更何况,这叶赫那拉氏意欢,看起来颇有才情,应该是能好好伺候皇上的。”
皇后见皇上与太后皆不以为然,心中虽有顾虑,却也只好作罢,面上重展笑颜,温婉道:“皇上与太后所言极是,是臣妾多虑了。想来这叶赫那拉氏意欢,既有才情又容貌出众,定能为后宫增添几分春色。”说着,她轻轻抬手,示意意欢上前。
意欢闻言,轻盈起身,步履间带着几分书卷气,她行至中央,缓缓下拜,声音柔和而坚定:“臣妾叶赫那拉氏意欢,参见皇上,太后娘娘,皇后娘娘。愿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后娘娘千岁千千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千岁。”
皇上目光微转,细细打量着眼前的意欢,只见她眉宇间透着一股子温婉与坚韧,不禁心生好感,笑道:“意欢,春意浓如酒,花开遍地欢。风轻拂柳绿,燕舞乐翩跹。果然是个好名字,可曾读过什么书吗?”
意欢闻言,眼眸中闪过一丝惊喜,她微微抬头,对上皇上那充满探究的目光,心中更是十分欢喜。她从前就见过皇上,那时便将一颗春心都托付给了风神俊朗的弘历,没想到今日自己终于有资格站到他面前了。
她轻启朱唇,声音温婉而清澈:“回皇上,臣女自幼便喜爱诗书,家中藏书颇丰,臣女闲暇之余,常捧卷阅读,尤爱《诗经》、《楚辞》及唐宋诗词,亦曾略涉《唐诗》、《宋词》,虽不敢自诩学识渊博,但求能于字里行间,觅得心灵之慰藉,性情之陶冶。”
“不错,你竟读过这么多的书,果然不俗。留牌子吧。”皇上果然非常满意,把意欢留了下来。
有了这三人珠玉在前,之后皇上便觉得后面的人有些俗了,满军旗选秀也就只选出了这三位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