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李承乾登基以来,忙的抽不开身,但登基的第一件事就是下旨,解除二皇子禁足…和…接长公主李云睿回宫。
而接踵而至的是不断的奏折,几乎全是劝自己收回成命。
“长公主李云睿品行不端,陛下刚刚登基,根基不稳,此时当以大局为重,待以后再做打算。”
“长公主李云睿无诏不得回,是先皇的意思,请陛下务必三思而后行…”
“陛下思亲心切,但如今…”
“接长公主回宫终归是着急了,臣恳请陛下…”
“啪!”李承乾烦躁的把奏折推了一地“三思三思三思!朕难道想不明白?朕是皇帝他们是皇帝?!”
“陛下,注意圣体要紧。”范闲站在台下一本本捡起奏折,重新放回桌案“陛下为何事恼火?”
“啊”李承乾似乎这才想起台下还有人站着“你自己看看。”
范闲拿起一本,粗略的看了看,“陛下此举。属实心急,怕要寒了各位大臣的心。”
“…我是心急,但…”李承乾深知自己没理,没再往下,反而把话题引到范闲身上“今日来,所为何事?”
“陛下答应臣的事…”范闲开口。
“朕已经解除了二哥的禁足,不知道你还有什么事。”李承乾在说到与这个二哥有关的事情总比对别人有耐心些。
“陛下,臣范闲斗胆,”范闲跪下来,“求陛下,准二皇子出宫休养!”
“范闲!”李承乾走到范闲面前站定,“得寸进尺!你是觉得,朕连亲人都保护不了吗!?”
“臣不敢。”
“二哥身体不好,外面不比宫中安全,二哥也不喜欢。这些事轮不到你一个外人来操心。朕不是父皇,没那么多算计,朕的二哥朕自己清楚!”
“…是,臣知罪,臣僭越了。”范闲拳头越握越紧。
“不对,”李承乾说“你也是父皇的儿子,说起来,倒是朕不懂的你们兄弟情深了。”
“陛下说笑了,臣姓范。”
“既然你也知道二哥身体不好,需要静养,以后就不必常去叨扰了。”李承乾这般语气,倒和他那个死爹一模一样。
“臣!”范闲几乎咬碎了牙“遵旨。”
“退下吧,朕还得批折子。”
“是。”
范闲回去一路上,心不在焉。有人在背后跟着竟未曾察觉,直到那人抓上他的肩膀,“叔!”范闲有些激动。
“你气息不稳,你在生气。”他说话从来都这么平静。
“是,”范闲答,“李承乾要李云睿回京都,李云睿绝对不能回来,否则京都又是一场腥风血雨。”
“你在生气,不是因为这。需要我去杀了她吗?”五竹平静的戳穿他。
“是,”范闲也不瞒五竹,“叔,你帮我个忙。”
“你说。”他又说“李云睿杀不杀。”
“二皇子,李承泽,被软禁在寝宫,他身子不好。你帮我…”
“李家,没有好人。但我信你。李云睿杀不杀?”
“叔,李承乾那边应该也有高手,你小心点。注意安全。”
“好。李云睿杀不杀。”
“现在没空管她。”
“那什么时候杀。”
“???”范闲看着五竹,“不杀,留着她,有用。”
“好,”他又说,“你喜欢他。”
“谁?”
“李承泽。”
“是。”范闲坦诚的说。
“小姐说过。”
“什么?”范闲有点不明白,自己老妈已经厉害到预知未来了吗?“说我喜欢李承泽?”
“不是。”
“那是什么?”
“小姐说‘他以后喜欢男的女的都没关系,他高兴就好。’”
“啊?”范闲愣住了,果然还是老妈。这思想果然不一样。
“所以叔你…”范闲想问问他的意思。
“我不杀他。”
“……在理。”范闲又问了一句“妈还说过什么?”
“‘二皇子,李承泽是所有皇子中长的最像其姑姑李云睿的一个。’”五竹在脑海里搜寻关于小姐说过李承泽的部分。
“什么?!”范闲是有些震惊的,这是他都没注意的事。
那李承乾不放过李承泽的原因是………他不敢想。
范闲匆匆跟五竹交代了几句,朝着皇宫的方向跑去,五竹跟在后面。
等到从李承泽寝宫窗子翻进去,早已气喘吁吁。
李承泽坐在秋千上荡悠,就这么看着他在窗边的地上喘气,“我宫里没门吗?你这是干什么?”
“外面,”范闲喘了口气,“不是你的人。”
“我知道。”李承泽伸出脚停住秋千。衣角被身子压着,露出白皙的小腿,脚背上的青筋清晰可见。
“托你的福,软禁。”他拿起一串葡萄在手里把玩。
“……”范闲站起来,走到桌前坐下。李承泽推给他一杯茶“刚沏的。”
范闲喝了口茶,稍微缓了缓说“知道我会来?”
“我刚恢复自由,你几句话就又给我变成软禁了。我自然等你来给个说法。”想了想,又补了句“不想小范大人竟也做得翻窗这种事。”
范闲面露尴尬,“我考虑不周,抱歉。”
“怎么样?还想带我走吗?”
“想。”
“……”李承泽看了他一眼,又收回腿,重新让谢必安推了推秋千。“期待你的再次碰壁。还有,下次走正门吧。”
“求之不得。”
范闲看桌上除了葡萄,就是那壶茶,并没有酒。
“殿下喝了药了吗?”
“喝了。”谢必安回他。
那就好。范闲心想。
范闲在屋里,而五竹在屋外,解决那些所谓的“高手”,范闲不让杀,那就只能尽力引开了。
李承乾奏折从早批到晚,却还有源源不断的呈上来。气的他发了几通好大的脾气。当然,这事,是五竹在途中听到的。
第二天的早朝,李承乾竟还能面不改色的同各位大臣商量对策。果然皇家都能忍。
只是不知道他又在想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