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陵容和宝鹃正在泛舟游湖,陵容来了兴致哼起了家乡的采莲曲,虽然只是自娱自乐,歌声却是不俗,正巧让出来散步的皇帝听到了。
看着船上两个女子一边唱歌,一边采莲,采莲曲也因主人的情绪变得十分欢快,让皇帝也展露了笑颜。
皇帝苏培盛,你去查查这唱歌的是谁
皇帝刚吩咐了苏培盛又改了主意
皇帝不,不必了,看着打扮,想必应该是哪个低位嫔妃吧。
皇帝没打算上前交谈,那女子采了足够的莲蓬就带着身边的小宫女离开了。
这当然是宜修的安排,个中的细节不必多说,连陵容也是不知情的。
现在的安陵容相比原剧情中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宜修先是让安陵容读四书五经陶冶情操,改变对方小家子气的气质,如今安陵容变得落落大方了不少。又让对方学习琴棋书画,誓要将安陵容变成名副其实的才女,也幸亏安陵容有天赋,又实在努力,宜修的计划才能顺利进行。
越是读书,安陵容越是感激宜修送自己的这场造化,对宜修更加依赖。
这些暂且不提,第二日皇帝又来到故地,想再听听那天籁的歌声,却没再碰到陵容了。
皇帝派了人盯着,陵容出现了就去通知他,如此见了陵容好几次,却再没有听过陵容唱歌了。
皇帝实在心痒痒,终于忍不住现身。
皇帝没穿龙袍,身边也没有太监跟着,但是安陵容看到对方衣服上的花纹就猜到了对方的身份。
安陵容嫔妾答应安氏参见皇上,皇上万福金安,嫔妾扫了皇上赏花游园的兴致,请皇上恕罪。
皇帝你怎知朕是皇上
安陵容回皇上的话,除了天子之尊,谁的衣服上敢绣这五爪金龙的花样,何况嫔妾是后妃打扮,寻常人也不敢前来搭话。
皇帝好个聪慧的安答应。朕前几日曾听你唱过采莲曲,歌声犹如天籁,怎么今日没有唱歌。
安陵容回皇上,嫔妾唱歌只是兴之所至,若是没有心情,便怎么也不愿唱。
皇帝那安答应今日可愿为朕唱一曲?
安陵容嫔妾的歌声难登大雅之堂,皇上若是想听曲,自有许多人愿意。
皇帝被扫了兴,却对安陵容更加感兴趣了
皇帝安卿的嗓音后宫无人能媲美,怎么会难登大雅之堂呢。
安陵容都说一入宫门深似海,嫔妾思念家中母亲,才会唱家乡的采莲曲,如今在唱,不过是平添思念。
说着安陵容竟落下泪来,美人垂泪,皇帝心中有了无限的怜惜。
经此一事,皇帝和陵容终于熟悉了起来。皇帝每每处理政事累了就去湖边放松身心,看陵容或采莲、或垂钓、或嬉闹,皇帝只觉得内心宁静,将陵容引为知己。
虽然心痒,但是皇帝却没有召陵容侍寝。陵容和余莺儿不同,皇帝对余莺儿没有感情,宠幸就宠幸了,可是宠幸了陵容就不好面对世兰和嬛嬛两位爱妾,皇帝也只能忍住,等到他忍不住的时候就会找皇后,让皇后引荐陵容。
只不过此时却发生了粮草丢失案,皇帝大怒,将所有涉案人员都下了狱,事后皇帝才知道陵容的父亲安比槐也在其中,立马纠结了起来。
陵容知道这件事后,立马来找宜修求情,宜修安慰陵容,言明后宫不得干政,又给出了一个苦肉计的方案,陵容同意了此法,跪在了皇后寝宫外。
另一边皇帝一直在等陵容来为父求情,却等到了皇后宜修。
皇后皇上因为粮草一案大动肝火,臣妾深知皇上为国为民,可皇上也要注意保重龙体。臣妾亲手熬了皇上最爱喝的鸭子汤,请皇上多少进一些吧。
皇帝喝了汤,说
皇帝皇后贤德
皇后臣妾知道后宫不得干政,可是后宫中安答应的父亲也牵扯其中,臣妾少不得要为安答应求情。
皇帝这个时候正是想要找个台阶放了安比槐,只会觉得皇后果然与他心意相通。
皇帝此事也与后宫有关,皇后但说无妨。
皇后安答应作为女儿是最了解父亲的品行的,绝不相信安大人会犯下如此大错。知道父亲下了狱后安答应就求到了臣妾这里。安答应在宫中安分守己,臣妾认为安答应的话有几分可信。只希望皇上能彻查此事,不要让无辜的人受冤狱。
皇帝皇后所言极是,朕会派人重新彻查此事。
皇帝只是没想到安答应不来朕这里求情,倒是求到了皇后那里。
皇后安答应不敢影响皇上处理政事,因此跪在了本宫殿外,既是为父求情,也是为父赎罪。
皇帝什么,竟有此事,苏培盛,摆驾
皇帝没想到安陵容为了不让他为难,只求到了皇后那里,更是跪了许久,为父赎罪,一时之间对陵容更加珍重,迫不及待的想要去见陵容。
到了皇后寝殿外,陵容终于撑不住,晕了过去,被皇帝一路抱回了寝宫,皇帝一个是立马宣了太医。
陵容昏迷,皇帝一直守在旁边。等到陵容醒来后,两人终于互诉衷肠,表明心意。陵容说了自己从小到大的遭遇,皇帝一边心疼,一边觉得二人同病相怜。最终安比槐被无罪释放,皇帝给了安比槐一个正七品的闲职。虽是小官,却是在京中的,陵容日后见母亲更加方便。
陵容受伤的这十几天皇帝没有再招别人侍寝,等到陵容伤好后,才正式侍寝。陵容被晋封为常在,封号惜。
陵容受宠,华妃嫉妒,甄嬛伤感。因为陵容有皇后的庇护,加上甄嬛有协理六宫之权,华妃的怒火还是集中在甄嬛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