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生活一如既往地进行着,很快,我在学校里交到了一个朋友—米歇尔·琼斯。我通常叫她MJ。她也是一个学习特别好的女孩。我们经常在一起讨论问题。
来美国读书的这几个周,我的课外活动与在国内读书时相比增加的太多了。我现在每周上2节西班牙语课、3节散打课、2节羽毛球课,还有1节网球课。最近,我还重新拾起了舞蹈和轮滑。再加上学校本身的活动,课外生活简直不要太丰富多彩啊!而且我现在也有了8-9个小时的充足睡眠,现在我的状态比在国内读书时还要好。
很快,我们迎来了这学期第一次月考。这里说一下,我虽然在美国上学,但我现在还是中国国籍,而美国的种族歧视是比较严重的,所以我决定控一下分,让自己别考得太好。虽然控了分,但我的成绩还是很高,排名:年级15名,全班第一名。(虽然但是,优秀怪我喽🤷🏻♀️)
我预料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上课铃一响,班主任就一脸严肃地走进了教室,开口说道:
“艾琳·布朗,你站起来!”
唉,一定是因为我的成绩的事。我站起来,问老师:
“老师,我怎么了?”
“你自己说,你为什么要在考试时作弊?”
拜托,我就知道她会说这个。但我没有急着反驳,反问老师道:
“老师,您为什么这么肯定我作弊了呢?您有证据吗?”
老师显然被我问住了,但她还是继续说:
“这次考试的题目很难,连全校第一名考的分数都不高。我看过你之前的成绩,虽然你成绩很好,但你所在的高中只是布鲁克林区的一所普通的高中而已,这不能代表什么。你不应该考到你现在的分数,除非你作弊了。”
“老师,我真的没有作弊。您能让我证明一下吗?”
听了这话,班主任顿了顿,然后对我说:
“想证明你没作弊,可以。我这里有一份卷子,你现在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来做,我给你一节课的时间,要是你能答对这张卷子上一半的题目,就证明你没有作弊。”
“好。”
说罢,我走到讲台前,拿起那张卷子看了一眼,不看不知道,这一看,我心里顿时欣喜若狂。麻省理工学院的数学竞赛题!!!而且还是之前在国内准备数学竞赛时爸爸给我讲过的那套!!!这套卷子的答案我已经熟记于心了,既然这样,那我可就不客气了,我一定要让这些外国人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实力!
就这样,我开始写起了那套卷子,班主任还在旁边提醒道:“你有一节课的时间,不用着急。”但我却不以为意:“老师,我很快就做完了,不会耽误您上课的。”不知道此时讲台下面的同学是怎么看我的😓。15分钟后,我就完成了卷子,并将卷子交给了老师。交卷时,老师的眼神里充满了难以置信,问道:
“我给了你一节课的时间,你却只用了15分钟。你确定你不再检查一下吗?”
“不,老师。我现在就要交卷。”
老师只好收下了我的卷子,开始批改。回座位的时候,我听到一些同学在窃窃私语:
“我去,她怎么这么快就交卷了,老师是认真的吗?”
“老师给她的卷子一定是和这次考试难度差不多的,说不定她是乱写一通就交上去了。”
“我也觉得是这样,中国人有什么实力?”
…………
听到这些话,我的唇角微微扬起弧度,不好意思,这次我要让你们所有人都失望了。很快老师批改完试卷,眼睛陡然睁大,难以置信地注视着我,缓缓开口说:
“这是麻省理工学院的数学竞赛题,你只用了15分钟就做完了,没有检查,却还是满分!”
也许是因为过于激动,老师的声音一下子高了八度。听到这话,同学们也炸开了锅:
“她是怎么做到的啊?”
“不到20分钟就做完麻省理工学院的数学竞赛题!而且还是满分!中国人现在学习这么好吗?”
“看来是我们肤浅了,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以前的中国了!”
…………
不但同学们不敢相信,老师也激动得直发抖,好不容易才将声音压下来:
"难以置信的奇迹,简直令人惊叹!看来关于艾琳的疑虑纯属多余,她的才华犹如璀璨星辰。这样一个天赋异禀的孩子出现在我的班级里,仿佛是上天眷顾的恩赐,一颗明珠悄然落在我掌心。"
于是,课堂的时光悄然流逝,留下一室余韵。当铃声响起,宛如画幕落下,瞬时,我身边便熙熙攘攘地聚满了好奇的同学。他们带着惊叹与疑惑,口若悬河地询问我成就的秘密,仿佛想探寻一份神奇的魔法。那一刻,班级的空气里弥漫着敬佩的味道,我仿佛看见一颗颗心被我的表现悄然征服。
米歇尔·琼斯替我驱散人群,然后看着我,眼里闪烁着欣喜的光芒:
“太好了,艾琳!我就知道你可以做到的!”
说完,我们俩心照不宣地笑了一下,然后又各自去做自己的事了。
我戴上耳机,继续专心致志地研究一道关于微积分的问题。突然,一个声音打断了我。
“你好,你可以给我讲一下这几道题吗?”
我轻轻摘下耳机,缓缓抬起眼帘,眼前再次浮现那张无比熟悉的面孔——彼得·帕克。见是他与我交谈,我不禁微笑,应声道:
“当然可以啊。我先看一下题。”
话说毕,我接过了他递来的练习册,目光轻轻掠过那密密麻麻的字迹,随即便开始了细致入微的解析。随着一道道难题迎刃而解,我注意到他眼中的光芒越发闪亮,其中夹杂着钦佩与仰慕之情。讲解告一段落,他再次开口,对我道:
“谢谢你。你的数学好厉害呀,这是怎么做到的?”
听到这话,我微笑着说:
“只要勤加练习,你也是可以做到的。加油!”
听了我的话,他也笑了,收起练习册,刚准备离开,忽然又好像想起了什么似的,回过头来,对我说:
“对了,你还不认识我吧。我是彼得·帕克。”
我看着他,又笑了,也介绍自己道:
“艾琳·布朗。很高兴认识你。”
就这样,我们结束了第一次对话。从此以后,我们渐渐熟悉起来,他还邀请我参加了学校的辩论组。又一次考试后,我向老师申请了换座位。自从我15分钟写完麻省理工学院的数学竞赛试卷后,老师对我很好,我提的条件她基本上都听,于是我很顺利地和彼得·帕克成了同桌。我们之间的故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