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汇总:
一、基本概念与理论
1.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原子、分子、离子等基本概念;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
2.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化学反应类型(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等);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热化学。
3. 溶液与胶体:溶液的浓度、离子浓度、电解质;胶体的性质与应用。
二、常见元素与化合物
1.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2. 酸碱盐:酸碱中和反应、盐的水解、盐的溶解性。
3. 硅、硫、氯等元素及其化合物:硅酸盐、硫酸盐、氯酸盐等。
4. 有机化学基础:烃、醇、醛、酮、酸、酯等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
三、实验与实验技能
1. 常见实验操作:滴定、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等。
2. 常见实验仪器:试管、烧杯、漏斗、酒精灯、容量瓶等。
3. 实验数据分析:误差分析、数据处理、图表绘制等。
四、综合应用
1. 化学反应原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 化学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3. 化学知识与医学、农业、环境等方面的联系。
以下是部分具体知识点详细讲解:
1.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MgO)。
2.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二氧化碳。
3.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二氧化硫。
4.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Fe3O4)。
5. 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NH3)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H2O)。
6.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生成水。
7.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生成氯化氢。
8. 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Cu),试管口有液滴生成(H2O)。
9. 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Cu),石灰水变浑浊(CO2)。
10.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二氧化碳。
一、物质分类——先搞清谁是谁的爹
• 纯净物 vs 混合物: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都是H₂O),空气是混合物(N₂+O₂+杂七杂八)
• 胶体必考操作:丁达尔效应=光路(区分溶液和胶体),渗析=除杂质(提纯胶体)
• 电解质口诀:酸、碱、盐、水、金属氧化物(醋酸铅也是电解质!)
重点陷阱:CO₂、SO₂不是电解质(它们水溶液导电,但本身不电离!)
二、氧化还原——记住“失升氧,降得还”
• 万能分析法:
标化合价(不会标?背常见元素价态!)
看升降:升价被氧化(还原剂),降价被还原(氧化剂)
• 配平口诀:
一标(价)、二等(升降数)、三定(系数)、四查(原子守恒)
实战案例:MnO₂ + HCl → MnCl₂ + Cl₂ + H₂O
标价→Mn降2价,Cl升1价→最小公倍数2→1份Mn配2份升价Cl→系数定1:4:1:1:2
三、离子反应——抓住“写拆删查”四步
• 拆不拆?看这3条:
✓ 强酸、强碱、可溶盐——拆(如HCl、NaOH、NaCl)
✗ 单质、氧化物、弱电解质、沉淀、气体——不拆(如Cu、CaCO₃、CH₃COOH)
• 离子共存禁忌:
→ H⁺和OH⁻、CO₃²⁻
→ Ca²⁺和CO₃²⁻、SO₄²⁻(微溶!)
→ Fe³⁺和SCN⁻(血红色别碰)
四、摩尔计算——死磕3个公式
n = m/M (质量÷摩尔质量)
n = V/Vm (气体体积÷22.4 L/mol)
c = n/V (溶质物质的量÷溶液体积)
刷题捷径:
→ 看见质量想m,看见气体想V,看见浓度想c
→ 交叉求算先找n(物质的量是核心中转站!)
五、实验操作——扣死5个保命细节
闻气体:手扇向鼻(直接吸=作死)
酒精灯:火柴点燃,帽盖灭(吹灭?等着炸吧!)
滴定管:0刻度在上,读数估到0.01mL
容量瓶:只能定容,不能溶解或储存!
pH试纸:不能蘸水!玻璃棒蘸液滴在试纸上
六、元素周期表——横着背规律,竖着比性质
• 同周期(从左到右):
→ 原子半径↓,金属性↓,非金属性↑
→ 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如HClO₄ > H₂SO₄)
• 同主族(从上到下):
→ 原子半径↑,金属性↑,非金属性↓
→ 氢化物稳定性↓(如HF > HCl > HBr)
必背特例:
✓ 碱性:LiOH < NaOH < KOH(金属性增强)
✗ 酸性:HClO₄ > H₂SO₄(非金属性Cl > S)
七、化学键——电子配对法一招鲜
• 判断口诀:
→ 离子键:金属+非金属(NaCl、CaO)
→ 共价键:非金属+非金属(CO₂、H₂O)
→ 例外:AlCl₃是共价键!(金属但熔点低)
• 电子式防错点:
→ 离子化合物标[ ]和电荷(如Na⁺[ :Cl: ]⁻)
→ 共价化合物不标电荷(如H: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