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悠悠第二,用可降解的 PLGA-壳聚糖微笼做载体,内部预置 VEGF 缓释颗粒,诱导血管网长入,形成‘胰岛岛’;第三,植入光控离子通道 ChR2,470 nm 蓝光脉冲按需开关胰岛素释放,误差 ±1.5%。”
祁心指尖轻点桌面,继续加码:
祁心“蓝光调控需要外置电源,患者不可能天天背一台激光器。”
乐悠悠“把电源做进手机壳,石墨烯柔性电池片 + NFC 无线供能,手机贴近腹部即可触发;手机离体超过三米,系统自动休眠,防止低血糖。”
全场安静了两秒,祁心的目光紧锁着她,语气仍淡:
祁心“如果血糖降到 2.8 mmol/L,你的系统多久能反向抑制胰岛素?”
乐悠悠“200 毫秒。”
乐悠悠不假思索,
乐悠悠“微笼里再埋一条葡萄糖氧化酶-FET 传感器,实时反馈;阈值触发后,蓝光立刻断电,胰岛素闸门关闭。”
祁心合上记录本,最后一问:
祁心“整个方案多久能进大动物实验?”
乐悠悠挺直脊背,立即将熬了好几天准备的 PPT 打开,一页页动画,展示她设想的“多模态可穿戴阵列”,集血糖、乳酸、酮体于一体,数据云端实时同步。结尾,她提出用 AI 预测模型提前 30 分钟预警低血糖。
乐悠悠“这方案,三个月内可以出原型。”
她合上电脑,自信中带着从容,会议室响起了掌声。祁心终于露出极浅的笑,在面试表上写下评语:
“理论扎实,思路跳脱,敢想敢做,特招。”
第二天下午,乐悠悠便收到正式 offer:
“欢迎加入 T计划——根治糖尿病专项,职位:一级科员,导师:祁心。”
她站在窗前,迎着秋风,给家人群里发了条语音:
乐悠悠“成了,下周开始,我就要给国家打工了!”
高致远“宝贝加油!爸爸相信你一定可以的!”
原身妈妈“宝贝,妈妈为你骄傲!”
......
接下来的三个多月,乐悠悠每天早出晚归,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国家实验试地下七层的无菌仓里,乐悠悠把最后一支淡蓝色试剂注入模拟人胰腺的微芯片。芯片中央,米粒大小的“胰岛岛”正闪着微光。
改良后的胰岛素不再是从猪牛提取,也不是传统重组人胰岛素,而是她亲手编辑的“超级β细胞”产物。
原料只用普通酵母菌和蓝光诱导因子,单支成本降到原市价的 1/10;纯度高达99.97%,无免疫原杂质,注射后血糖波动曲线几乎成一条平稳直线;一次植入,理论寿命 15 年,相当于“体内自带胰岛素工厂”。
“胰岛岛”本身是一块可降解的 PLGA 微笼,仅 0.8 mm³,内嵌 3D 打印的石墨烯电极网。笼壁布满 VEGF 微孔,两周内血管长入,把“工厂”牢牢锚定在门静脉旁;电极网与手机蓝牙直连,470 nm 蓝光脉冲 0.2 秒即可触发胰岛素释放,误差 ±1.5%;
反向断电则立即关闸,低血糖风险趋近于零。
今天,芯片血糖曲线第一次完美模拟了健康人“进食—高峰—回落”的全过程。